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泡桐苗木株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延长日照长度可促进苗木高生长,延长当年生长期;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下高生长停止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8 h(8月27日)、12 h(9月3日)和14 h(9月3日)、16 h(9月10日),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最晚,为9月24日左右,且后期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最高。2)日照长度与施肥对泡桐高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12 h和24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株高影响差异均极显著。其中12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泡桐苗木的高生长影响大小为:P肥PK肥K肥N肥,单施P肥或K肥在切枝水培中顶芽萌发率小,施PK肥苗木顶芽萌发率最高;12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苗木高生长大多在9月3日结束,与12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基本一致,其中单施P肥与处理6(N∶P∶K=2.5∶2.5∶2.5)在9月10日高生长停止,延迟了1周。24 h日照长度下单施K肥有利于促进泡桐苗木的高生长;CK与单施K肥的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相对较高,K肥在24 h日照长度下对泡桐苗木生长发挥重要的作用;24 h日照长度下不同配比肥料各处理的高生长停止时间比较一致,在9月24日左右,与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差异不大。3)秋季高生长停止前,进行人工环境调控(温度18℃以上、24 h日照长度)可保证泡桐顶芽不死,且能实现连续高生长。【结论】不同日照长度、日照长度与施肥调控不能保证泡桐顶芽不死或连续生长,而温度控制在18℃以上、进行24 h连续光照可以实现泡桐连续高生长。  相似文献   

2.
泡桐丛枝病对泡桐立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是一种分布广,为害严重的病害。它是由类菌质体(MLO)引起的病害。由于泡桐发展速度很快,丛枝病有发展的趋势,七十年代初发病率约10—20%,近几年有的地区10年生泡桐发病率达70%以上。丛枝病对泡桐生长影响程度如何,似乎看法不完全一致,不少同志认为丛枝病影响生长比较严重;也有认为有些影响但不严重;还有认为对泡桐生长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对丛枝病大可不必过虑。为了弄清丛枝病发病率对泡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对进一步解决丛枝病  相似文献   

3.
修枝对泡桐丛枝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生长迅速,木质优良,近年来,我国各地栽培面积大,数量多。但是,长期以来遭到丛枝病的严重为害。虽然有一些防治方法,如去病枝[Ⅱ],环剥病校基部树皮[Ⅱ]等,能起一定的作用,但防治效果不稳定,操作麻烦。一些方法如用四环素注液[Ⅰ]只限在  相似文献   

4.
泡桐患丛枝病后,呼吸作用旺盛,能量消耗提高,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同化产生的物质转运也随之恶化,使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枯死.笔者,对泡桐在患丛枝病时,会产生多大的生长减退,调查了平茬的3年生泡桐和移植分根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泡桐是速生优质的用材树种,在我国分布很广、种类很多,随着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栽培水平的提高,要求对泡桐的生物学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蒸腾作用是树木水分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树木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蒸腾速率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该树种对于土壤水分条件的反应和要求。为此,我们于1980年以毛泡桐和白花泡桐为试材,初步观察了它们在土壤干旱、湿润和水淹条件下蒸腾  相似文献   

6.
对泡桐(Paulownia spp.)丛枝病害有关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病原、媒介物与寄主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等。近些年来对植物病害加强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如Sequeira曾对有病植物中的激素问题作了综述,并提出进一步弄清其原因和影响的根本途径,必需在研究疾病的同时考虑形态及生化的变化。Dekhuijzen和Pegg又分别对健康和带病植物的内源激素分别作了阐述;认为在病株中激素水半的提高和降低足植物代谢的直接结果。Maramoroch在对类菌质体病害的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的回顾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研究泡桐速生丰产 N、P_2O_5、K_2O的协调范围和最佳配比施肥方案,我们于1985年开始进行不同配比施肥对泡桐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禹县曹徐村于1983年营造的泡桐速生丰产林中。该地土质属黄沙壤土,供试林地土壤养份状况见表1。供试品种为  相似文献   

8.
大袋蛾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 u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 el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  相似文献   

9.
<正> 提高泡桐木材质量对桐材出口和内销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材质指标除了树干削度、通直度和节疤多少外,还要看树干横断面的形状。树干横断面形状对出材率和材质均有很大影响,用造林学原理探讨解决偏干的措施,对指导生产实践有较大益处。一、材料与方法在河南省扶沟县江村、包屯公社的林网、片林、农桐间作林以及孤立木中选择160株样木。树龄为3-15年。胸径4.3-60厘米。对样木测定树冠最小跨距(A)、最大跨距(B),胸高断面之短径(a)和长径(b)。树冠最小跨距与最大跨距之比(A/B)值,称为树  相似文献   

10.
泡桐丛枝病(MLO)是泡桐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技术,1985年,我们做了两项与营林措施有关的试验。经过三年观察比较,初步看出,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与苗木根系大小,损伤度、接干方法、修枝强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品种为白花桐。选择外观无丛枝病状的1年生埋根苗,苗木地径5.5—7厘米,高3.5米以上,根幅直径为1米。  相似文献   

11.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量达到或超过75%时,生长量即显著下降。泡桐受害允许水平确定为失叶5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豫东地区样地调查资料和土样分析结果,以样地中平均木第8年胸径作为指标,探讨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和土体构型对泡桐生长的影响,找出不同质地泡桐生长的限制因子,影响泡桐生长的关键养分因子、泡桐生长的最佳土体构型,对当地的林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为探讨泡桐树开花、结实等生殖生长对其营养生长有无影响和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我们于1980年10月,用3年生兰考泡桐和毛泡桐做试验材料,分四组进行剪除花蕾与对照(即保存花蕾)的对比试验研究。1981年12月再次进行树木生长实测。据1981年4月的物候期观察记载,一般泡桐树(包括对照树)于四月中下旬大量开花,消耗了大量养分,仅有少量叶芽发芽、展叶,到了开花后期才大量展叶,成叶于5月中旬。而剪除花蕾的树,则由于集中了一定量的养分用于枝叶生长,所以提前了12天展叶,成叶时间提前了17天。剪除花蕾不仅可以促进枝叶生  相似文献   

14.
泡桐单板染色因素对色差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酸性大红染料对木材进行染色试验,以染液组成的染色工艺为试验因素,用正交方法对木材色差和上染率进行观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al是使泡桐单板染色差增加的第一作用因素,最佳浓度是1.5%。处理温度是第二作用因素。50℃的温度对色差和上染率都是有利的。表面活性剂是第三作用因素,最佳浓度是0.1%。最佳染色时间4h,作用因素居第四位。乙酸最佳作用浓度2%,是第五作用因素。染料浓度变化对色差没有造  相似文献   

15.
如何发挥泡桐速生丰产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目前泡桐生产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当然,在一个区域内,影响泡桐速生丰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营养供给则是适生条件下的首要问题。为此笔者从1982年至1985年连续在泾川县荔堡乡西关村,高平乡原边林场,县城党校院内和县林业局院内进行了多点试验,现就主要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GFRP)增强泡桐复合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FRP增强泡桐复合板的结构A和结构B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有明显提高;但结构B的界面胶合性能比结构A差,因此结构B的MOR和冲击韧性均小于结构A.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泡桐品种在湖北低山丘陵区的生长适应性及不同造林密度对泡桐幼林生长量的影响,在京山市虎爪山林场对6个不同泡桐品种1 a生苗期生长量及3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泡桐幼林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桐1号表现最为优良,与9501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51.38%,树高生长量提高37.56%;造林密度对泡桐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激光技术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崭新的科学,它是由激光器里的特定物质激发后,发射出的具有高能量光束。激光器的种类很多,我们采用了氦-氖激光器照射泡桐种子,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材料是毛泡桐种子。采用氦-氖激光器,剂量为6毫瓦,处理时间分别为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于1977年3月25日上午11时作照射,下午2时浸种放在温室内催芽,4月2日上午出现萌动,4月4日多数种子萌动,播于营养缽内育苗,6月14日上午移入圃地。在苗  相似文献   

19.
泡桐原产我国.国内分布很广,品种及种源间差异较大.若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泡桐资源,有目的地进行杂交育种,可不断地为泡桐生产提供良种,这是进一步提高泡桐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泡桐杂交育种方面的工作,并进行了杂交技术方面的研究.惟有些地方泡桐杂交座果率不太高,而自然座果率却比较高.为了提高泡桐杂交座  相似文献   

20.
泡桐单板染色因素对上染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泡桐单板染料上染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材料为0.5mm漂白泡桐刨切单板,染料为酸性大红,结果表明,NaCl对上染率作用显著,随NaCl浓度增加,上染率明显增加,但超过1%时反而下降,染色温度对上染率影响极显著,随温度的升高,上染率增加,90℃时达到最大值;随染色时间的延长,上染率逐步增加,直到染料在木材中的扩散和吸附达到平衡,0.5mm泡桐单板在90℃染色3h,可达到要求的染色效果;染料浓度不同,上染率也不同,1%浓度的上染率最大;随着染液材积比的增加,染料吸附量也增加,适宜的染液材积比是15:1;乙酸对泡桐单板上染率有促进作用,最佳浓度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