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及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不施药、硫酸铜、微生物菌剂(1号菌剂、2号菌剂、3号菌剂)等方式处理马铃薯。结果表明:2号菌剂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2 653.3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7.62%,高于其他处理组。3号菌剂处理下的平均感病率(36.87%)和平均病情指数(7.19%)均最低,分别较对照降低15.04%和13.4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方面,3号菌剂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治效果达63.16%,其次是2号菌剂,平均防治效果达50.10%,但所有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硫酸铜处理。因此,综合感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等因素,得出2号和3号菌剂可作为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或土传病害防治的有效菌剂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疮痂病是常发于马铃薯上的土传兼种传病害,与多年连作、土壤环境恶化关系密切,尤其在陕北沙地马铃薯生产中表现明显。结合生产经验,总结了陕西定边马铃薯疮痂病的症状表现、传播途径、发病规律,提出了选用良种、合理间作、药剂防控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一种世界性的马铃薯病害,普遍存在于我国马铃薯各主产区。该病由植物链霉菌引起,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商品性和耐储藏性。近年来马铃薯疮痂病在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和大田生产上发生日趋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危害症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主要危害块茎,从皮孔和伤口侵  相似文献   

4.
<正>1省内马铃薯疮痂病发展概况目前,吉林省马铃薯疮痂病逐年加重,由于吉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不大,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有的年份发生很轻有的年份个别中早熟品种发生很重,省内马铃薯产区怀德、扶余、九台等地均有发生,临省黑龙江宁安的尤金品种这几年发生甚为严重。但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很多种植户对该病还都不太了解,因此造成马铃薯疮痂病预防不及时并逐年加重。马铃薯疮痂病是世界性难题,并誉为马铃薯癌症,很难彻底治愈,目前有逐年发展趋  相似文献   

5.
<正>疮痂病是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除了土壤极酸地区外,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影响马铃薯品种和产量。发病初期,先在薯块表皮上产生浅褐色细小隆起的瘤状疮痂,后扩大或合并成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型大病斑。到后期,病部细胞组织木栓化,使病部表皮粗糙,开裂后病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收获时商品块茎表面出现近圆形或不定形木栓化疮痂,呈褐色病斑或斑块,手摸质感粗糙。通常病斑仅限于皮层,虽不影响食用,但薯块的外观变劣,不耐贮藏,商品价值显著降低,给种植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轻则10%~20%,重则40%以上。近年来,随着陕西城固设施大棚和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面积的不断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和应用,微型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微型薯生产周期长,繁殖系数低,而且生产用基质如果多年不更换,就会导致土传病害尤其是疮痂病严重,从而使微型薯质量大大降低.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技术是近几年逐渐推广开的一项新型的微型薯生产技术,它根据马铃薯生长特点,科学的配制营养液,在人为可控制的环境中,以雾化的形式定期供给植株,充分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即可当粮又可作菜,但由于病害浸染导致马铃薯减产和商品性状降低,所以防治马铃薯病害是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疮痂病及生理病害。 1.病毒病:是由马铃薯过滤性病毒引起的,它的种类较多,一般以花叶、卷叶、皱缩及坏死病毒病危害较重。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西果树》2015,(3):36
<正>据《中国果业信息》报道,山核桃疮痂病是一种真菌病害,2013年美国佐治亚州山核桃产量因山核桃疮痂病减产近半。疮痂病影响了该州两大山核桃主栽品种:Desirable和Stuart。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欲选育抗疮痂病的且果实个大、品质好的山核桃品种。研究发现不同品种山核桃对彼此间的疮痂病菌存在抗性。目前,那些品质好且抗疮痂病的品种已进入田间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有效药剂,将20%噻唑锌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40%甲醛水乳剂、33.5%喹啉铜悬浮剂、99%对苯二酚可湿性粉剂、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22.4%氟唑菌苯胺悬浮剂、50%氯溴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种化学药剂,采用药剂浸种或沟喷带病种薯两种方法,进行马铃薯疮痂病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对马铃薯出苗均无药害并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防效介于30.15%~70.61%之间,其中33.5%喹啉铜200倍液浸种的效果最好,为70.61%;20%噻唑锌500倍液沟喷的效果最好,为70.12%。  相似文献   

11.
<正>柑桔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苗木的调运引种和生产上的疏忽,柑桔疮痂病在万安县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全县柑桔种植面积3000hm2,发病面积2120 hm2,占柑桔种植面积的73%,对全县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柑桔疮痂病在万安的发病症状和分布规律柑桔疮痂病在万安16个乡镇场果园均有发病,尤其在夏造、潞田、窑头、枧头、弹前等乡镇老果园发病严重,柑桔疮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叶片上初期为油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疮痂病是一种真菌病害,2013年美国佐治亚州山核桃产量因山核桃疮痂病减产近半。佐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欲选育出抗疮痂病同时果实个大、品质好的山核桃品种。 疮痂病影响了该州两大山核桃主栽品种:Desirable和Stuart,品种间的病害程度不一致。由于疮痂病是本土病害,很难对付,且该病与山核桃共同进化。研究人员在检测中发现,疮痂病菌不只一种,而是许多种。不同品种山核桃树对彼此间的疮痂病菌存在抗性。  相似文献   

13.
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世界性病害,在我国许多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存在,连作地、偏碱地及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发生程度更为严重。自2007年以来,笔者对河北、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一些马  相似文献   

14.
本次调查总共发现马铃薯病、虫害共10种。分别是马铃薯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 Kaltenbach)、叶甲(Chrysomelidae Latreille)、金针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Thaxter)Waks.et Henvici),马铃薯病毒病(PVY)、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马铃薯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和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病虫害的发生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为保证‘威芋5号’的高产、优产,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次调查总共发现马铃薯病、虫害共10种。分别是马铃薯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 Kaltenbach)、叶甲(Chrysomelidae Latreil e)、金针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 scabies (Thaxter) Waks.et Henvici),马铃薯病毒病(PVY)、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马铃薯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和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病虫害的发生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为保证‘威芋5号’的高产、优产,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2018—2020年,从黑龙江省6个市(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鹤岗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和鸡西市)采集马铃薯疮痂病薯块,采用稀释分离法对马铃薯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利用萝卜幼苗法进行分离菌株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对疮痂病菌进行分类鉴定,并进一步分析了致病菌的PAI致病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从6个市采集到的154份马铃薯样品中分离鉴定获得263株链霉菌致病菌株,共有5种,为S.scabies、S.acidiscabies、S.bottropensis、S.rochei和S.lavendulae。其中S.scabies是优势菌株,S.bottropensis、S.rochei和S.lavendulae是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的马铃薯疮痂病菌。通过对致病链霉菌进行PAI致病基因(txtAB、tomA、nec1)的PCR扩增,共检测出2种致病基因类型txtAB~+/tomA~+/nec1~+和txtAB~-/tomA~+/nec1~+。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番茄的主要种植生产区域,番茄疮痂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1发病原因番茄疮痂病病原物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Doidge)Dowson,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链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棚栽培马铃薯,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好,极具推广价值。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期短、优质、高产的脱毒种薯。如鲁引一号、东农303等品种的脱毒种薯,该品种全生育期90天左右,早熟、产量高、品质好,且市场销售好。2严格选地,轮作换茬马铃薯在碱性土壤上易生疮痂病,所以,应选择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危害,筛选出马铃薯黑痣病有效防治药剂,试验选择适乐时、阿马士、唑醚·氟酰胺的不同施用方法防治马铃薯黑痣病。通过分析几种药剂的防效结果表明,施用阿马士(150ml/亩沟施)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到77.3%,对应其平均亩产量最高为1921kg/亩。  相似文献   

20.
辣椒细菌性疮痂病是湖北辣椒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转育疮痂病抗病基因对辣椒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杂交回交策略,将抗性基因Bs2和Bs3转育到核心亲本"墨丽-M"中,创制的辣椒种质"墨丽-M-Bs23/Me1R" 抗疮痂病,并具有"墨丽-M"的耐热和抗根结线虫的特征,植物学性状、配合力与核心亲本"墨丽-M"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