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了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12-51,通过对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鉴定此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4%.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初步断定拮抗物质为蛋白类.通过对粗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60%组分活性较高,并且对热及酸碱敏感性较小.试验结果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8-52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采用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3株拮抗细菌菌株,对其中的69株进行了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8-52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序列分析。将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结果与相应种、属模式菌的性状相对照,认为菌株8-52与芽孢杆菌(Bacillus)的相应性状很相近。根据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此菌株与Bacillus velezensis标准菌株AB245422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8%,因此鉴定拮抗菌株8-52为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3.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HMB-1005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芽孢细菌HMB-1005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强烈拮抗作用。盆栽试验显示:HMB-1005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对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对HMB-1005菌株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MB-1005菌株的菌落菌体形态及19项生理生化特征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完全相符,16S rDNA序列同源相似度为99.28%,因此,可将HMB-1005菌株归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多粘芽孢杆菌7-4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颖  孟成生  雷白时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97-1799,1825
为筛选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采用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4株拮抗细菌菌株,再对其进行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4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断其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5.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Bv1-9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Bv1-9拮抗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到891株细菌,初筛出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83株,经过复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Bv1-9,并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此菌株鉴定为花域芽孢杆菌,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49%.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拮抗细菌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7-4菌株的发酵产抗菌蛋白量,采用单因素法对B.polymyxa7-4菌株发酵培养基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了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对7-4号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葡萄糖5.0%,大豆蛋白胨5.0%,MnSO40.02%,MgSO4.7H2O 0.10%,培养基初始pH 7.5,种龄10~12 h,30℃摇床培养48 h。经过优化抑菌圈直径增加了50.4%。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芽孢细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以棉花黄萎病痛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g)V-190为测试菌,筛选对其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通过初筛及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30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4株拮抗细菌菌株,再对其中拮抗能力较好的18株进行了复筛,得到抑菌圈达18.9mm的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30菌株,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综合考察,初步判断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获得了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芽孢细菌7-30菌株。  相似文献   

8.
在察氏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配制不同碳氮源,设计了3种培养基,比较大丽轮枝菌VD-11和拮抗细菌C-0消耗碳源和氮源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拮抗细菌C-0在3种培养基中,消耗葡萄糖速度较大丽轮枝菌VD-11均有明显优势,在2号培养基中,优势集中在48 h之内,在1、3号培养基中,72 h之内均有明显优势,3号培养基中更为明显。拮抗细菌C-0在3种培养基中,72 h之内消耗不同氮源速度较大丽轮枝菌VD-11均没有优势,但不同形态的氮源对两种菌消耗碳源速度均存在影响,VD-11和C-0最适宜氮源分别为硝酸钠和蛋白胨。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28-332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堆肥提取液中分离到放线菌菌株46株;然后采用五点对峙拮抗试验进行初筛,获得10株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通过考察放线菌菌株发酵滤液的拮抗效果,最终筛选出对大丽轮枝菌拮抗效果最强的菌株G19,其初筛和复筛12 d时抑菌率分别达到51.8%和50.7%。经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G19菌株与链霉菌属灰略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最终将G19菌株鉴定为灰略红链霉菌。  相似文献   

10.
从向日葵黄萎病病区的健康植株根际分离到l株对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Y1-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1-2鉴定为Bacillus subtilis,其与(CJT14XVY01S)B.subtilis序...  相似文献   

11.
从棉花根、茎、叶部组织中分离到19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枯抗作用的细菌,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1株.直径10~20mm之间的菌株5株,直径小于10mm的菌株13株.分离自棉花叶部组织的LC-04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190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时LC-04菌株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分析,该菌株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棉花黄萎病拮抗菌DS45-2作为试验菌株,对抗菌物质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6-12h的种子发酵液正处于对数生长期,最适于作种子液。在pH8.0的LBG培养基中30℃摇床恒温培养48h后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的进一步研究,筛选出一株编号12-47的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并设计了该实验对其实验室发酵条件进行了摸索。笔者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在摇床培养的基础上对影响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12-47菌株产生拮抗物质的营养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因素的浓度和组合进行了优化;通过L16(43)正交实验对培养最佳培养基条件进行了摸索。由实验数据笔者确定优化后的培养基为:碳源玉米粉3%、氮源大豆蛋白胨5%、无机盐Mn2 0.1%、K 0.05%、起始pH8.0、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8%、发酵时间48h。最终通过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发酵液抑菌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269%。  相似文献   

14.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简称Vd)的生长,其中15株的抑菌率大于65%,最高达89.6%。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苗安全性所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3个菌株对棉花出苗表现安全;10个菌株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极显著,其中4株(ICB-18、NCD-2、CS-25和CS-27)的防治效果达72.3%0-81.4%;3株(C-94、C-28和NCD-25)的防治效果鬃55.7%-61.9%,而且这7株对棉花出苗都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这7个菌株中,菌株NCD-2能够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为78.1%;另外4株(ICB-18、CS-25、C-94和C-28)能显著降低黄萎病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37.1%-47.3%。  相似文献   

15.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株DS45-2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样中筛选对棉花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8株,复筛选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DS45-2,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此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此菌株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与相应标准菌株NBRC 15535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50%。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黄萎病菌系对棉花的侵染规律,以陆地棉耐病品种冀棉20和感病品种邯208为鉴别寄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鉴定和比较了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接种方法对6个黄萎病菌系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培养单独接种时,6个供试菌系的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V2和V6致病力最强,V1和V3中等,V4和V5最弱。混合培养后接种时,除个别菌系组合在邯208上略有增强外,其余菌系组合的致病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弱;单独培养后混合接种时,其致病力较相应单菌系接种时致病力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大部分接种菌系在2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力,表现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棉花根部损伤程度对感染黄萎病菌后体内抗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明棉花黄萎病对不同伤根程度棉苗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影响。【方法】棉苗长至四叶时,将纸钵与蛭石等去掉,用水小心冲刷,得到:⑴完整根苗。⑵将根下部3~5 cm的余根用消毒的刀切掉为切根苗。⑶留主根,将大部分侧根切除为伤根苗。3种不同根系状况的棉苗浸于20 ml棉花黄萎病菌的菌液中,以无菌水稀释至不同浓度。经0~48 h,记载致萎蔫程度,并测定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3种伤根处理的棉苗浸黄萎病菌培养液后,其致萎度差异显著。当病菌液的浓度为1﹕10时,整根苗不出现感病,受害最轻;其次为伤根苗,2级感病;切根苗最为严重,3级感病。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以1﹕50浓度处理效果最好,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伤根苗达42.96 U mg-1•min-1,整根苗达到较高值49.2 U mg-1•min-1,切根棉苗为38.2U mg-1•min-1。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切根棉苗为39.483 mmol•g-1,伤根苗为27.12 mmol•g-1,整根苗为最低值3.845 mmol•g-1。而体内相关抗性酶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高低与有害物质丙二醛(MDA)含量的多少,其顺序与受害轻重的顺序一致。【结论】棉花伤根后的棉苗外部病理反应与体内相关酶的动态生化反应进行研究,获得植株外部病理反应与内部生化实验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