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Bv1-9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Bv1-9拮抗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到891株细菌,初筛出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83株,经过复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Bv1-9,并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此菌株鉴定为花域芽孢杆菌,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49%.  相似文献   

2.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了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12-51,通过对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鉴定此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4%.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初步断定拮抗物质为蛋白类.通过对粗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60%组分活性较高,并且对热及酸碱敏感性较小.试验结果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兰花炭疽病拮抗细菌8-59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各地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对兰花炭疽病病原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ichum gloeosporioides)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从土样中分离到720株菌株,初筛获得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32株,经过复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8-59。对8-59菌株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8-59与花域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很相近。根据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此菌株与花域芽孢杆菌标准菌株DSM 11031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49%。鉴定该菌株为花域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株DS45-2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样中筛选对棉花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8株,复筛选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DS45-2,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此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此菌株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与相应标准菌株NBRC 15535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50%。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对雏鸡腹泻具有显著预防作用的芽孢益生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以大肠杆菌菌株为病源指示菌,从健康鸡肠道中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JM-42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同时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对其产物物质种类及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M-42菌株与标准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的同源性最高,为99.92%,且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的同一分支上,最终鉴定JM-42菌株为B.velezensis。通过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其拮抗物质为蛋白质,50%硫酸铵盐析所得到的蛋白质组分活性最强,且对热及酸碱敏感性较弱,性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8-52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采用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3株拮抗细菌菌株,对其中的69株进行了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8-52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序列分析。将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结果与相应种、属模式菌的性状相对照,认为菌株8-52与芽孢杆菌(Bacillus)的相应性状很相近。根据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此菌株与Bacillus velezensis标准菌株AB245422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8%,因此鉴定拮抗菌株8-52为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7.
对1株马铃薯疮痂病菌拮抗菌株B1进行了鉴定和盆栽防效试验.在采用皿内抑菌试验、管碟法确定了B1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的抑制作用后,通过表型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一致,其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1的培养液经80%硫酸铵提取后,所得物质对部分马铃薯疮痂病菌也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云南烟草黑胫病高发区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并进行体外拮抗机理初探,为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提供生防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生防细菌在体外对烟草疫霉的生物防治活性及作用方式。【结果】从采集的烟草根际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6株对烟草疫霉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其中菌株CD-1表现出最强的拮抗活性,其抑菌带宽度达10.12 mm;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CD-1具有广谱抗真菌特性,其胞内和胞外均存在抗真菌物质,其中使用二氯甲烷作为细菌发酵液萃取剂所提取的抗真菌物质的抑制效果最好;在p H 6~8、温度40~80℃时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抑制活性;菌株CD-1在NB培养基中培养的上清液提取物和细胞提取物对烟草疫霉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达76.91%和67.23%;菌株CD-1分泌的抗真...  相似文献   

9.
猪源抗腹泻芽孢益生菌的分离与Z-27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对腹泻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株,采集健康仔猪的粪便为试样,以0.5%的猪胆酸盐为筛选压力,以大肠杆菌(Eacterium coli)K88菌株作为病原指示菌,筛选对大肠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产芽孢菌株.通过初筛,共得到对大肠杆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18株,进一步复筛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Z-27.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Z-27菌株为Bacillus velezeusis,结合对Z-27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最终鉴定Z-27菌株为Bacillus velezeusis.  相似文献   

10.
从催吐萝芙木中分离到1株对香蕉炭疽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LYM3,皿内拮抗活性达到64%,通过常规鉴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单因素法对其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其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胰蛋白胨1%,酵母粉0.8%,NaCl 1%,初始pH 6.0、28℃、180 r/min发酵培养60 h,抗菌活性物质产量达到最高,抑菌圈直径为3.42cm.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7-30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芽孢细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以棉花黄萎病痛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g)V-190为测试菌,筛选对其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通过初筛及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30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4株拮抗细菌菌株,再对其中拮抗能力较好的18株进行了复筛,得到抑菌圈达18.9mm的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30菌株,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综合考察,初步判断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获得了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芽孢细菌7-30菌株。  相似文献   

12.
拮抗细菌TYG-2是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芽孢杆菌,其菌株发酵液产生的抑菌物质对棉花黄萎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得到它的抑菌活性组分,将TYG-2菌株去菌体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到的沉淀物脱盐后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得到4个组分,经抑菌活性测定得到一个抑菌活性组分,再通过Sephacry S-100凝胶过滤分离得到两个组分P1和P2,经检测表明P1组分对V.dahliae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有效抑菌活性组分。经SDS-PAGE电泳纯化为单一蛋白带,分子量约为30kDa。  相似文献   

13.
从棉花根、茎、叶部组织中分离到19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枯抗作用的细菌,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1株.直径10~20mm之间的菌株5株,直径小于10mm的菌株13株.分离自棉花叶部组织的LC-04菌株对大丽轮枝菌V-190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时LC-04菌株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分析,该菌株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的鉴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原名73a)进行了菌种鉴定和田间应用方式的改进。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12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Biolog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证明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Jaas cd的16S rDNA序列与多黏类芽孢杆菌(AM062684)的相似性为99.7%,GenBank登录号为AY942618。田间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菌株Jaascd的发酵液在棉苗移栽前喷施棉苗和移栽时灌根2种方式处理,都能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提高棉花产量,但移栽前喷施棉苗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HMB-1005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芽孢细菌HMB-1005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强烈拮抗作用。盆栽试验显示:HMB-1005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对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对HMB-1005菌株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MB-1005菌株的菌落菌体形态及19项生理生化特征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完全相符,16S rDNA序列同源相似度为99.28%,因此,可将HMB-1005菌株归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短短芽孢杆菌A57对棉花主要病原真菌的拮抗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短芽孢杆菌A57(Brevibacillus brevs,A57)是从棉花根际土壤分离出来的桔抗细菌。该细菌对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和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平均抑制率分别是33.5%、39.5%、29.5%。该菌菌液稀释10倍对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效分别是49.8%、56.8%、48.9%。还利用A57不同稀释度的无细胞滤液培养棉花无菌胚,发现无细胞滤液对棉花幼苗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其中稀释500倍的促生作用最大,其胚轴20.2 mm,对照16.4 mm,较对照增加24.4%,从其无菌胚长成的幼苗提取浸提液,发现浸提液对棉花枯萎病菌仍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抑制率为5.7%。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A57菌株的主要拮抗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造成病原真菌菌丝体断裂、扭曲、畸形,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造成孢子畸形。用(NH4)2SO4沉淀法提取A57菌株的粗蛋白,对供试的病原菌仍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70%浓度时其拮抗活性最大,A57粗提蛋白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最大抑制率为23.7%,同时该菌经(NH4)2SO4沉淀后获得的粗提蛋白的上清液对病原指示菌仍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以枯萎病菌为指示菌,研究了该菌株表现最佳拮抗活性时的菌液发酵条件,结果表明,A57适宜培养基为LB培养基,pH8,好气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灵路  王长彪  汪保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520-11522,11525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极大地影响了棉花的生产。概述了棉花黄萎病病菌的分类及其致病机理,棉花黄萎病抗性的QTL定位及分子育种进展,探讨了黄萎病抗性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今后棉花黄萎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