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成果鉴定会于1984年10月中旬在山东省日照县召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学院、北京林学院、山东省林科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林校等12个单位的19位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了鉴定。代表们对这一科技成果给予良好的评价,建议推广应用。该县华山林区有松林3200亩、刺槐1000亩,1978年以前防治松毛虫每年花费农药五千斤左右,人工一万多个,仅1965年就摘袋蛾茧近六千斤。1977年以来没  相似文献   

2.
<正> 贵州销黔中地区在七十年代后期就建立了华山松种子园。目前,已筛选出适于黔中地区的几种华山松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均在90%左右,接株长势健壮,发育正常。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贵州省于1976—1978年采用优树上、中部的枝条作接穗,分别在扎佐林场和平坝县大坡林场嫁接了13亩和117亩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1980年在平坝县大坡林场采用幼林改建方法嫁接了20亩采穗圃。我们从1982年起在平坝县金  相似文献   

3.
1958年以来,在奉节县南岸海拔1300米以上的茅草坝、天升、尖山、飞播林场营造了华山松林27万余亩。1964年后,华山松林相继发生落针病,至1980年发病面积达19万亩,占成林面积的95%,並出现大面积块状死亡。  相似文献   

4.
1967年至1977年,邵阳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面积达100多万亩。经过10年,目前保存20万亩,其中城步县的长安公社13万亩,大羊公社4万亩,新宁县的麻林公社4万亩,生长很好  相似文献   

5.
象山县竹林面积8万亩,其中毛竹7.8万亩年产竹材80万株、竹笋350万公斤,产值在265万元以上。毛竹砍伐后竹林地的秆茎(竹根)日积月多,不但妨碍竹林地的改造,还影响了竹鞭的生长。1977年开始从事于竹根利用,至今已有竹根雕的单位10多个,工匠60多名,已利用竹根30万只(每只收购价0.5~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是华山松蛀干害虫。主要为害华山松主干及其枝稍,造成受害株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整株死亡。在受害区被害株率高达100%,一般都在30%以上,年死亡率达5%左右。该虫蔓延很快。如个旧市白云山林区,1964年发生面积仅六百余亩,到1979年蔓延到二万余亩。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近几年来,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yunnansensin Langor et Zhang)在东川区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10000多亩,严重影响了东川林业的发展进程和林业生产安全。为了巩固、保护和发展现有的造林成果,使森林充分发挥生态屏障作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于2009~2011年对华山松木蠹象进行了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通过对华山松木蠹象虫情动态及相关因子进行系统监测,掌握了华山松木蠹象在东川的生活史及以之相对应的物候、寄主生长发育情况,总结出了综合治理华山松木蠹象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省兴文县先锋国营林场赵家坪工区,1957年造的1,000多亩杉木林,1967年开始有3亩发生根腐病,以后年复一年地发展,到1971年已蔓延至900多亩,其中病害严重的有600多亩。病树的针叶普遍发紫变黄,新梢萌发率低;根系出现不同程度的腐坏,严重者须根全部脱落;侧根皮层污黑似水浸,易剥离。病害从6月开始发展,7、8月急剧加重并出观成片枯死,8月达高峰,后又渐稳定。据1971年调查:5月份发病30多亩,6月份发展到200多亩,8月份后扩大到900多亩,全工区的杉木林受到毁灭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解决楠竹种源不足,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1977年,我县从广西引进一批楠竹种籽,年底在珠砂大路山林场进行大面积育苗,根据楠竹的生物学特性,1977年进行多种小批试验,探讨育苗技术,1978年春扩大育苗面积30多亩,虽然当年气温较高,仍获得成功,并通过实验获得了一定科学根据,对整个育苗管理掌握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晓红 《国土绿化》2007,(11):26-26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城壕作业区退休工人哈国庭,七年绿化了3个山头,面积达1500多亩,栽了30多万棵油松,20多万棵柏树及刺槐等。如今,山坡浓密的幼树林里兔走虫鸣,蜂飞蝶舞,生机勃勃。1970年,青春年华的哈国庭离开家乡平凉市荣信县来到长庆油田,先后在钻井队、井下等单位工作,1977年调到采油二厂城壕炼油厂当了一名锅炉工。  相似文献   

11.
华山松松象(虫甲)(Pissodes sp.)是华山松蛀干害虫,主要为害华山松主干及其枝梢。受害株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整株死亡。在受害区被害株率高达100%,一般都在30%以上,年死亡率达5%左右。该虫蔓延很快。如个旧市白云山林区,1964年发生面积仅六百余亩,到1979年蔓延到二万余亩。至今,国内未见文献报导。为了探索其  相似文献   

12.
达拉特旗解放滩治沙站,位于库布齐沙漠北部边缘,总土地面积14000亩,现有林9400多亩,其中乔木6900亩,灌木林2500多亩,其林木价值达30万元之多。 1976年,乡政府为了治理风沙危害,决定成立乡办集体治沙站。当时,这里是一片沙丘起伏的不毛之地,一派荒凉景象。他们就在这飞沙走石的沙漠里建起几间茅屋,打下了供生活用的水井,28个农民开始了与风沙的搏斗。他们从1977年开始搞造林,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资金不足,于是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决定开展多种经营,以短养长,发展林业,治理风沙。他们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公社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正确认识和解决油茶和其他油料作物生产上的矛盾,在油茶林里大搞油料间作,实现了一工多用,一地多产,提高了油料产量.1976年至1977年,在2万多亩油茶林里间作油菜1千5百亩、花生410亩、黄豆8千亩,两年收获菜子4万5千多斤、花生2万4千多斤、黄豆37万8千多斤,共折  相似文献   

14.
国家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甘肃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目前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已达到80多万亩,农田配套面积62万亩,尤其是在工程实施在中注重生态经济林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6万亩,灌区内农田已基本实现林网化,并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摸的果园。引大入秦工程将青海省大通河水引到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盆地,灌区主要分布在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秦王川盆地有史以来水资源奇缺,海拔1750米到2300米,多年平均降水290毫米,年蒸发量1800毫米,区域内无正常径流,旱灾年机率高达75%,人畜口粮、饮水都成问题。1995年,引大入秦工程东一干、东二干相继通水,紧接着…  相似文献   

15.
广西百色地区那坡县国营那马林场,地处广西西南部,与云南省富宁县交界,省际公路横贯其中,是一个只有57名职工,经营总面积16,000多亩的小型林场。但是,由于主导思想明确,措施积极有力,场群关系密切,建场以后,经过30年艰苦创业,已营造了16,227亩森林;同时,护林防火抓得好,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山林火灾,80年代只发生一起火警,基本无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现象,森林保存完整。据最近调查,全场有杉木12,923亩,松2680亩,油茶373亩,其他251亩。经济林已有收入,用材林从1977年开始间伐利用,当年实现经费自给。1981  相似文献   

16.
华山松是赫章县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据1975年森林资源清查,全县有华山松中、幼林5242公顷(78630亩)。经过实测,平山林场有华山松中、幼林24800多亩,其中有21000多亩已郁闭成林。抚育间伐已成为林场的主要经营任务。为了摸索高寒地区华山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技术,以便积累资科,指导生产。由贵州农学院林学系、赫章县林业局和平山林场组成  相似文献   

17.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广西重点油茶产区之一,每年产茶油100万斤以上,今年开春后,在瓢里乡、乐江乡等地区普遍发生油茶毒蛾危害,而且虫情十分严重。 4月27、28日,县粮食局、林业局领导分别到瓢里、乐江、三门、平等乡调查虫情,发现在瓢里、乐江、平等乡部分村有油茶毒蛾严重危害,受害面积已达6万多亩,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我省大力发展毛竹生产的需要,迅速解决竹母奇缺问题,我国从1973年至1977年,在200多亩的毛竹幼龄林、近成林中进行培育临时性母竹园试验。5年来共挖掘母竹11670余株(其中:1973年624株,1974年1336株,1975年2262株,1976年2425株,1977年5015株),平均每亩挖母竹12株,最多的达28株,1977年平均每亩挖母竹39株,最高达45株。用自挖竹母造林430余亩,竹林长势很好。  相似文献   

19.
[苏联《农业科学通讯》1978年4期和《水土保持》杂志1977年7月报道]联合国防止沙漠化(也译做“荒漠化”)会议1977年8至6月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102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的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二年春,会东县野租彝族自治区进行华山松小穴点播造林,取得良好成果。野租区共有七千人,绝大部分为彝族,居住分散。当地山高坡陡,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公路不通。土地总面积四十多万亩,其中耕地一万六千亩,残次森林六百亩,其余为牧地和大片荒山。生产以牧为主,人平牲畜三头多。粮食亩产三百斤左右。社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