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木薯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辐选01、桂垦09-11、南植199、新选048、GR891、桂垦09-26、华南124、华南205等8个木薯品种为材料,对不同生长时期各木薯品种的生长状况、叶片生理生化特性、产量性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筛选出产量高、性状好的木薯品种,为今后高产优质木薯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木薯的株高、茎粗与鲜薯产量高低紧密相关,块根长、块根粗、块根数与鲜薯产量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高可以促进块根淀粉的积累,叶片蔗糖、淀粉含量的高低与块根淀粉积累没有直接关系。在木薯的整个生长时期,新选048和桂垦09-26的综合性状最优,生长快,长势旺盛,产量高且品质好,鲜薯产量分别为93 887.95 kg/hm~2和92 665.74 kg/hm~2,因此适合大面积、规模化推广种植;辐选01、桂垦09-11、华南124的综合性状居中,但鲜薯产量较高,属高产量品种;GR891、华南205的综合性状一般,南植199的综合性状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桂平市木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个木薯品种进行筛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选048、南植199、辐选01、华南8号、华南5号等品种,表现稳产、高产、高淀粉含量,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较适合推广种植,可作为重点推广的优质高产木薯良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北海推广的木薯品种。[方法]以我国目前9个主要的优良木薯新品种为材料,以当地品种SC205作对照,测定其鲜薯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等农艺经济性状,观察其分枝情况和薯形等生物学特性,综合评价9个木薯新品种。[结果]新选048的鲜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南植199和GR891鲜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其他6个品种鲜薯产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但GR911和桂热3号的鲜薯产量较高;9个品种的淀粉含量均等于或高于对照,其中GR891和桂热5号淀粉含量最高,桂热3号、SC8、南植199和GR911的淀粉含量较高;桂热4号的淀粉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8个品种的淀粉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桂热3号、桂热5号、SC8、新选048和GR911的淀粉产量较高;新选048、南植199、GR911、桂热3号和桂热5号分枝少或不分枝,种植与收获时省工,适合密植和间套作,而SC5和SC8分枝较多;新选048和GR911薯形粗短,薯形好,适合机械化生产。[结论]新选048、GR911、桂热3号和桂热5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北海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木薯品种苗期的生长情况及叶片内在生理生化特性,为选育高产优质木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垦09-26、桂垦09-11、华南205、新选048、华南124、辐选01、南植199和GR891 8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苗期植株高度、茎径及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苗期植株较高的品种为桂垦09-26、新选048、华南205和桂垦09-11,茎径较粗的品种为辐选01、桂垦09-26、华南124和新选048,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桂垦09-26、辐选01、南植199和GR891,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桂垦09-26、华南124、桂垦09-11和新选048,蔗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华南205、华南124、桂垦09-26和新选048,还原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新选048、华南205、华南124和南植199,淀粉含量较高的品种为辐选01、GR891、华南205和新选048.[结论]桂垦09-26、新选048和华南205苗期综合长势较好,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和淀粉含量也较高,有利于木薯生长后期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辐选01、桂垦09-26、桂垦09-11、新选048、华南205、GR891、华南124等7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7个木薯品种中,新选048产量最高,块根品质优良,为最优品种;桂垦09-26、桂垦09-11产量高但块根品质较差,属于高产量品种;辐选01与GR891块根淀粉含量高但产量低,属于高淀粉品种;华南124综合性状一般,华南205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木薯新品种对肥料用量的反应,挖掘木薯高产的潜力.[方法]以木薯品种“桂热8号”、“桂热9号”、“桂热10号”以及“新选048”、“桂垦09-26”5个最新选育的喜肥木薯品种为材料,以品种的正常施肥水平作为对照,进行木薯的耐肥高产试验比较.[结果]①增施肥料能够显著增加茎叶产量.②增施肥料会降低木薯的干物率.③不同品种间的耐肥性不同,施肥量应根据品种间而有所差异.“桂热10号”与“新选048”适合高施肥水平栽培,其余3个品种桂垦09-26、桂热8号、桂热9号适合正常施肥水平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木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高产、高淀粉、广适性的鲜食加工兼用型双高木薯杂交新品种.[方法]以高产低粉的新选048为母本,高产高粉、低氢氰酸的桂热891为父本,采用人工开花调控技术进行诱导并杂交获得F1代,经单株评选试验、各级系比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鉴定、筛选出优良品种桂热11号.[结果]在生产性试验中,桂热11号平均鲜薯产量39.6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木薯新品种对肥料用量的反应,挖掘木薯高产的潜力。[方法]以木薯品种"桂热8号"、"桂热9号"、"桂热10号"以及"新选048"、"桂垦09-26"5个最新选育的喜肥木薯品种为材料,以品种的正常施肥水平作为对照,进行木薯的耐肥高产试验比较。[结果]1增施肥料能够显著增加茎叶产量。2增施肥料会降低木薯的干物率。3不同品种间的耐肥性不同,施肥量应根据品种间而有所差异。"桂热10号"与"新选048"适合高施肥水平栽培,其余3个品种桂垦09-26、桂热8号、桂热9号适合正常施肥水平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木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木薯品种新选048是广西大学木薯课题组从木薯种质资源ZM93-16的自然变异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再经过系统选育和定向选择育成的木薯新品种。该品种株型好,不分枝,茎杆节密,种茎发芽快,长势旺,结薯多,薯块大,结薯集中,容易收获,适应强,丰产性好。一般1公顷产鲜薯45000-60000公斤,高产的达75000公斤, 鲜薯淀粉含量28~30%。  相似文献   

10.
选取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205与新选048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超高产高效栽培、高产高效栽培与常规栽培(CK)3种栽培模式对木薯生理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不同栽培模式苗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面积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由大到小依次为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且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苗期光合特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生育期木薯茎粗、株高由大到小依次均为超高产高效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对照常规栽培;2个品种3种栽培模式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对照常规栽培模式相比,华南205和新选048两年(2013年与2014年)的平均产量在超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分别增产18.6%、10.5%和15.8%、7.7%,分别增收6 378、2 810元/hm2和7 366、3 018元/hm2。由此可知,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木薯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木薯品种华南205和新选048的需水特性,为木薯大田栽培及抗旱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木薯主栽品种华南205和广西大学自育品种新选048为材料,试验设置正常供水(A)、轻度干旱(B)、中度干旱(C)和重度干旱(D)共4个土壤水分处理,在木薯块根形成期(5~7月)、膨大期(7~9月)和成熟期(9~12月)测定木薯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势、叶片膜透性、叶绿素a+b、丙二醛、脯氨酸以及生物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华南205表现出受胁迫时间要早于新选048.生育期越靠后,木薯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越显著.干旱条件下受到水分胁迫时,木薯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影响,在中轻度干旱条件下还表现出一定的水分胁迫补偿效应.[结论]木薯对于干旱胁迫响应的生理顺序为:光合速率>蒸腾>气孔导度>叶片水势,适当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木薯产量的形成和淀粉积累;在该试验条件下,木薯品种新选048表现出比华南205更强的抗旱性及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本试验对13份木薯品种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不同,其中SC124的鲜薯产量(43 217.39 kg/hm~2)和经济效益(25 930.43元/hm~2)都是供试样品中最高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6个木薯品种:ZM8316、南洋红(SC201)、辐选01、华南124(SC124)、新选048、新选056为材料,研究不同木薯品种种茎的发芽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新选048、ZM8316种茎发芽最快,发芽整齐,发芽率高,种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发根力强,根数多,根系活力强,幼苗茎叶生长快,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其次是辐选01、华南124和新选056。南洋红虽然出芽较快,但出芽不整齐,发芽率低、发根力弱,根数少,幼苗茎叶生长慢,叶片叶绿素含量低。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中央“走出去”战略,扩大我国农业技术影响力,帮助缅甸提高木薯产量,提升木薯产业水平,将我国目前推广种植的5个木薯优良品种:桂热4号、桂热5号、华南5号、华南205和华南8号引种到缅甸,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的高产高淀粉含量木薯品种,为进一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结果表明,引入的5个中国优良木薯品种适应性强,在缅甸生长良好,保持了高产优质的优良性状.整体表现优于当地对照品种黄心木薯,鲜薯淀粉含量为21.58 %~27.47%,鲜薯产量为27.65~38.73 t/hm2,单位面积淀粉产量为6.02~10.31 t/hm2,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33 %~69.94%和-0.7 %~70.1%,品种优势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对扩大我国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缓解我国木薯原料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高产、高淀粉含量及适合间作套种的木薯新品种,为广西木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0~2015年,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母本,采用自然杂交与胚挽救的方法,经连续多年多世代系统选育,获得木薯新品种桂木薯6号,并对其鲜薯产量、淀粉含量、收获指数、发芽率及抗逆性等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3年初级与高级评价结果表明,桂木薯6号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收获指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华南205(CK),其中在广西武鸣初级评价中,鲜薯产量比CK高66.7%,在广西武鸣和隆安高级评价中,鲜薯产量分别比CK高70.1%和73.3%,增产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两年不同地点的评价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比CK增加70.0%,平均淀粉含量比CK增加1.0%,且收获指数均高于CK。2014和2015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广西武鸣、桂平和合浦)桂木薯6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比CK高53.4%和50.3%,平均淀粉含量分别比CK增加1.4%和2.1%,增产均达显著水平。桂木薯6号平均发芽率98.5%、平均株高2.5 m、平均茎粗3.5 cm,生长势较强,属不分枝类型,具较强抗旱性,但抗风性较差。该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木薯6号具有稳产高产、收获指数高、品质优良及抗旱能力强等优点,生产中可单独种植,也可与其他经济作物进行间作或套种,适合在广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在低热河谷地区种植的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20份木薯品种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kg/hm~2)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元/hm~2)不同,其中SC16的鲜薯产量(59 913.17 kg/hm~2)为供试样品中最高,SC16的经济效益(34 749.64元/hm~2)为供试品种中最高。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高产、优质、提早上市的马铃薯品种,针对浙江省种植较多的10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2.08 t·hm-2,结薯性好,综合性状佳,作为春播早熟品种具有较好推广前景;根据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产量与株高、平均薯块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物量的增加,而单株薯块数不仅会影响马铃薯块茎的大小,也会影响生物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61-363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进行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探讨木薯最佳的地膜覆盖方式。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产量都比对照高;不同盖膜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效果不同,盖黑色膜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盖透明薄膜。可见,木薯地膜覆盖栽培以盖黑色薄膜方式最佳,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提高木薯产量最有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三类不同株型(直立型、伞状半张开型、张开型)木薯品种在一年生和二年生木薯种植中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观测株高、茎粗、单株薯数、单株鲜薯重和地上部分重量,统计分析单位面积产量,探讨并推荐不同株型木薯品种在云南一年生和二年生木薯生产中的合理种植密度,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云南省木薯单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