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胃肠化学感应(chemosensing)是指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功能与内脏迷走神经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监测到管腔内容物后,释放信号分子,激活神经纤维或其他靶目标,产生生理效应。本文综述了胃肠营养化学感应受体和信号转导途径,阐述了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感应机制及其在激素分泌、摄食和黏膜防御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肠化学感应(chemosensing)是指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功能与内脏迷走神经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监测到管腔内容物后,释放信号分子,激活神经纤维或其他靶目标,产生生理效应。本文综述了胃肠营养化学感应受体和信号转导途径,阐述了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感应机制及其在激素分泌、摄食和黏膜防御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EECs)是胃肠道黏膜特化的上皮细胞,其数量超过机体其他部位所有内分泌细胞的总和,构成了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胃肠道至少有20多种EECs,其所分泌的胃肠激素在调节胃肠生理功能、能量平衡和摄食行为、胃肠化学感应、营养物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EECs的分类、EECs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仔猪EECs分布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EECs的化学感应作用、EECs与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与胃肠化学感应等方面的进展,从而为实施改善仔猪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胃肠黏膜淋巴组织的分布特点,研究随机抽取封闭群健康成年贵州小型猪,采集胃肠道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和分析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黏膜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固有层;小肠黏膜的淋巴细胞较胃黏膜极显著增加(P<0.01),且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上升趋势;回肠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集合淋巴小结;大肠黏膜淋巴细胞由上至下呈减少趋势(P<0.01)。胃肠黏膜各段均可见上皮内淋巴细胞,其中以小肠最多,且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下降趋势,大肠次之,胃黏膜最少。说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淋巴组织分布规律与人及大鼠、小鼠等哺乳动物相似,以小肠最丰富,大肠其次,胃黏膜最少;小肠三段黏膜淋巴组织呈上升趋势,回肠最丰富,而大肠黏膜淋巴组织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应激可破坏胃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完整性,损伤胃肠黏膜屏障,并引发胃肠黏膜屏障障碍,增加其通透性,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对其进行干预则可降低应激对胃肠通透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胃肠黏膜屏障构成及其功能、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评价和胃肠通透性的测定、应激对胃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缓解应激对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2、16、30、44、58日龄岭南黄鸡外周器官中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定位分布与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在鸡腺胃、肠、心、肝、脾、肺、肾、胰、脑垂体、肾上腺、胸腺、法氏囊中均可观察到Ghrelin免疫阳性反应。其阳性细胞类型包括:腺胃腺小管的内分泌细胞,肠道黏膜上皮和肠腺内的内分泌细胞,肠道黏膜下层和肌层间的神经丛,心内膜下层的蒲肯野纤维,肝血窦中的枯否氏细胞,脾的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肺的巨噬细胞,肾脏肾小囊壁层的扁平上皮细胞和脏层的足细胞、球内系膜细胞和球旁复合体,胰腺的胰岛细胞,腺垂体的部分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肾上腺的嗜铬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小体和巨噬细胞,法氏囊黏膜上皮和小结相关上皮内的内分泌细胞、囊小结的网状细胞、巨噬细胞、皮质髓质交界处的上皮细胞等。2~30日龄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各器官中的Ghrelin表达量增加,44、58日龄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应用3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1、10、30、60、90日龄籽鹅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五羟色胺、生长抑素、胃泌素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3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都逐渐增多;五羟色胺细胞大量见于肠管各段,尤其是十二指肠和直肠,并偶见于幽门部;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于胃部分布较多,幽门部密集,十二指肠偶见;胃泌素免疫阳性细胞在幽门部非常密集,在十二指肠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8.
应用3种胃肠激素抗血清,对1、10、30、60、90日龄籽鹅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五羟色胺、生长抑素、胃泌素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长,3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都逐渐增多;五羟色胺细胞大量见于肠管各段,尤其是十二指肠和直肠,并偶见于幽门部;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于胃部分布较多,幽门部密集,十二指肠偶见;胃泌素免疫阳性细胞在幽门部非常密集,在十二指肠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肠运动和胃肠激素含量影响,用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测定大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采集胃窦基础电位信号,ELISA法测定胃肠组织中CCK、MTL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脾虚组胃排空率下降,肠推进率上升,胃电振幅和频率均降低;胃窦内CCK明显升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内CCK显著降低(P0.05);MTL在脾虚大鼠消化道内呈整体降低趋势,仅在空肠内极显著降低(P0.01)。与脾虚组比,治疗组胃排空率升高,肠推进率下降,胃电振幅和频率均回升;胃窦内CCK明显降低(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内CCK显著升高(P0.05);消化道内MTL含量整体回升。由此可见,四君子汤可以平衡紊乱的胃肌电活动,调节脾虚大鼠的胃肠运动,调节消化道内局部CCK和MTL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试验应用改良的Pascual双重银染法显示贵州小型猪消化道黏膜的嗜银细胞。结果表明:除食管外,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主要位于固有层腺泡上皮细胞之间,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很少;细胞分布密度以胃体最高,其次为贲门、胃窦,结肠最低;嗜银细胞形态以锥体形最常见,此外还可见圆形、卵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等;细胞的突起可指向腺泡腔、腺泡上皮细胞或固有层的结缔组织。说明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内有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的嗜银细胞,可能是贵州小型猪胃肠道强大而复杂的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酸是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长链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则主要由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肠道内分泌细胞(EECs)是胃肠道特化的一种上皮细胞,构成了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肠道中的游离脂肪酸通过各种途径调节EECs分泌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的生理功能、营养代谢、摄食行为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对畜禽肠道EECs的作用,旨在为其调控畜禽肠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胎盘的功能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盘通常是指由尿囊绒毛膜和子宫黏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构造。其尿囊绒毛膜的绒毛部分称为胎儿胎盘 ,子宫黏膜部分称为母体胎盘。胎盘担负着胎儿的消化、呼吸和排泄器官的作用。使胎儿进行气体交换 ,供给胎儿营养、排泄废物 ,此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防止母体内的抗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虫卵进入胎儿体内。这些作用是通过渗透、弥散以及复杂的生化变化来实现的[1] 。现将胎盘的功能的研究进展分述如下。1 内分泌作用  胎盘是母体内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其内分泌功能部位主要存在于滋养层细胞 ,它由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3.
P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P物质是一种多肽 ,广泛地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组织器官内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P物质可以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合成 ,并能调节辅佐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和其它一些免疫细胞的活性 ,从而参与免疫调节 ;P物质还调节生殖激素主要是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影响着生殖内分泌功能。另外 ,P物质在痛觉传递、胃肠运动、血管扩张、呼吸运动、伤口愈合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在机体的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生理学效应。表明P物质不仅是一种神经肽 ,也是一种传递信息、调节机体反应的重要信使物质。  相似文献   

14.
在兽医临床诊疗工作中,应紧密结合病畜各种疾病的具体情况,辨证选用一些常用疗法,掌握时机和用量,慎重用药。1泻下与止泻疗法腹泻,可排除胃肠内积滞的各种有毒物质,从而减轻这些有毒物质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和吸收。但是,长期腹泻或重剧腹泻,会给机体带来脱水、失盐、丢碱,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因此,适时泻下和止泻,对治疗胃肠病,调整胃肠机能,是相反、相成的两种常用的治疗措施。如果胃肠内有积滞、有炎症,该泻的不泻,或积滞未泻尽,炎症未消除,不该止泻的过早止泻,均可引起或加重自体中毒;如果积滞已基本泻尽,炎症已消除,而仍剧泻不止,该止泻…  相似文献   

15.
正热应激是指动物受到热应激源强烈刺激而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疾病,或适应性综合征。本病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热的季节或动物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的畜禽舍,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1热应激对动物机体的危害1.1在热应激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运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器官循环血量减少,胃肠黏膜发生病理损伤导致胃肠机能减弱,延长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使胃肠道内充盈,从而兴奋饱中枢,抑制摄食中枢,使动物采食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IAPP)是一种有关调节糖代谢的新激素。为探讨胃肠胰IAPP免疫反应细胞的形态分布,深入了解IAPP的生理作用及疾病状态下的改变,特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89-1994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大肠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牦牛盲肠、结肠和直肠组织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大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大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及散在的杯状细胞,在直肠黏膜上皮中则有大量杯状细胞,黏膜上皮纹状缘不明显。固有层内含有大量肠腺和孤立淋巴小结,尤其在盲肠、结肠固有层孤立淋巴小结丰富,且生发中心明显,淋巴小结常伸入黏膜下层。大肠黏膜层平均厚度为(864.18±88.46)μm,其中结肠最厚,盲肠最薄,结肠与盲肠之间差异显著(P<0.01)。肌层分内环与外纵2层,结肠与直肠肌层发达,盲肠肌层最薄,盲肠肌层内环肌形成特殊的肌小结。上皮内淋巴细胞较多,以结肠最丰富,盲肠与结肠差异不明显,从结肠到直肠逐渐减少。盲肠有丰富的浆细胞,从盲肠、结肠至直肠依次减小。肥大细胞在结肠和盲肠均较多,在直肠则显著减少。超微结构显示,大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有连接复合体,细胞游离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微绒毛。上皮内淋巴细胞胞质少,胞核较大。肥大细胞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高电子密度圆形颗粒聚集。研究表明,牦牛大肠组织结构和其他反刍动物基本相似,但肠壁肌层厚,盲肠有特殊的肌小结,盲肠和结肠黏膜层分布着丰富的孤立淋巴小结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相似文献   

18.
肠道是肉鸡重要的消化、内分泌及免疫器官,肠道健康主要依赖于营养物质、微生物菌群和肠道黏膜之间的动态平衡。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完整性直接相关。研究表明,丁酸钠作为能量来源,可刺激肉鸡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并改善肠道黏膜形态,促进绒毛生长和肠道组织发育。丁酸钠通过肠道游离脂肪酸受体FFAR2和FFAR3介导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激素,促进胃肠黏膜的发育,刺激胃和胰腺分泌消化酶,促进养分消化吸收。丁酸钠是肠道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可刺激黏蛋白的产生,增加黏液层厚度,降低结肠上皮的通透性,维持肠道完整性和黏膜屏障功能。丁酸钠促进宿主防御肽(HPDs)的合成,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增殖,降低内毒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丁酸钠通过抑制NF-κB激酶(IKK)下调促炎症途径,抑制NF-κB的活化,预防肠黏膜炎症发生,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和保护肠道健康。综上,丁酸钠具有肠道保护和抗菌作用,可增强肠道完整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在饲料工业禁抗的背景下,对抗生素替代品丁酸钠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作者就丁酸钠对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重点阐述,以期为其在肉鸡饲料中替代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讨黑熊胆囊的组织学特点,试验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黑熊胆囊壁的微细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熊胆囊壁是由黏膜、肌层、外膜构成,黏膜层分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黏膜上皮主要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构成,无杯状细胞,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含有较发达的由单层矮柱状上皮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腺;黏膜上皮和管状腺上皮细胞核均位于细胞中下部,核上胞质内均含有PAS反应强阳性颗粒,且在黏膜上皮表面和黏膜固有层管状腺腔内可见少量PAS阳性分泌物。肌层为平滑肌,肌纤维方向不规则。外膜为浆膜。  相似文献   

20.
胃肠炎是胃肠四层组织(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层)的严重炎症,不仅胃肠壁发生淤血、出血、化脓、坏死等变化,同时呈现腹膜炎自体中毒症状.其中饲养不当、饲喂霉败饲料或误食毒草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在感冒、过劳等引起畜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则侵入或原存在于消化道内的微生物,趁机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再加肠内毒物的吸收,引起家畜全身中毒,甚至引起败血症而死亡.笔者临床工作十余年,治疗牦牛胃肠炎30余例,治愈率达90%以上,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