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虾南移养殖和越冬孵化在我省首获成功之后,在目前用全人工繁殖方式可以获得一定数量虾苗的情况下,提高养殖单产,降低养殖成本,成了发展我省养虾事业的当务之急,这中间饵料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发展养虾生产的物质基础。以往,养殖对虾几乎全靠采捕天然饵料,因而常常受到海况条件、资源量和劳力的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对虾生长的需要。饵料来源不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生产的发展。进行养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对于广开饵料来源、提高养殖产量、充分发挥各种单一饵料的效能、实行科学养虾具有重要意义。一九七七年,我们继续开展了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工作。本文仅就粘合剂的比较试验作  相似文献   

2.
浅谈全价颗粒虾料饲养中国对虾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虾生产的发展,对养虾饵料的需要日益增长,而天然饵料——低值贝类数量越来越少,用其养虾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由于资源、运输等原因,供应极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对虾全价颗粒虾料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各地的虾场对全价颗粒虾料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取得的效益却不尽相同,原因主要是养虾人员尚未完全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出现对虾病害,引起大量死虾现象,由此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虾户的利益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防治对虾疾病,已成为养虾业中当务之急。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曾就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对虾症病,作了各种药物饵料的对比试验。近期,  相似文献   

4.
养虾者都知道“饵料就是产量”的道理。究竟在养虾过程中,每天应投喂多少饵料较为合适?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把对虾的体长、体重换算成每万尾对虾的重量,并根据经验估算出此时对虾的成活率,再折算出投饵量,印制出《对虾体长、体重、成活率、投饵率换算表》,  相似文献   

5.
前言随着养虾业的发展,近海水域逐年趋于富营养化,部分养虾场因受污染、赤潮等危害,虾病严重,死亡不断发生。加之,对虾饵料价格逐年上涨,因而养虾业面临经济效益滑坡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解承林 《海洋渔业》1984,6(3):120-123
饵料是对虾生长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对虾的精养高产,必须解决养虾饵料。目前主要采取“培养基础饵料”、“广开饵料来源”、“推广配合饵料”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6,(7):35-37
随着我国养虾事业的发展及工厂化养虾技术的兴起,配制好人工配合饵料喂养对虾就更为迫切了。为了适应群众性大规模的养虾生产,提供来源广、成本低、制造方便和投喂效果好的配合饵料,我们于1975年5月开始进行饵料粘合的摸索和试制。  相似文献   

8.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6,31(1):25-25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摄食的饵料量与对虾净增肉重量的比值,生产上饲料系数常常是指饵料系数。由于饲料成本在养虾的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达50% ̄60%以上,投饵系数的高低,对养虾效益影响极大。特别在当前对虾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养虾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如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随着对虾人工育苗的成功,养虾业蓬勃发展,沿海低值贝类大量被采捕利用乃供不应求,这就更迫切要求尽快解决人工配合饲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改进养虾模式,采用先进养虾技术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养虾模式和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我们要一改过去粗放养殖和大水面养虾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封闭、半封闭小面积高密度精养、多级轮养或淡化养殖等养虾模式.采用虾苗肥水下塘、中间培育和水质调控等技术,培育天然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使虾池维持一定单细胞藻类等浮游生物数量.以补充对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减少配合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被摄食的饵料量与对虾净增肉重量的比值,生产上饲料系数常常是指投饵系数,即指在养殖过程中投饵总量与虾产量的比值。由于饲料成本在养虾的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50%以上。投饵系数的高低,对养虾效益影响极大。特别在当前对虾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对虾销售价格偏低、养虾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饵料系数成为减少养虾成本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n rosenbergiir)溞状幼体的天然饵料是小型浮游动物。人工育苗是以丰年虫无节幼体作基本饵料。由于丰年虫卵资源紧缺,价格昂贵,研制人工饵料代替活饵料,对发展种苗生产、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从事对虾幼体微粒饵料研究的报道很多,  相似文献   

13.
傅溥 《海洋渔业》1982,(5):F003-F003
我国对虾养殖,从过去靠采捕天然苗养虾的半人工养殖,逐步过渡到依靠人工育苗的全人工养殖。养殖产量也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加和全国沿海初具规模的群众性养殖事业而迅速提高。如福建鼎县文渡对虾养殖场,从1979年的12亩开始试养,1980年即发展到212亩,并摸索了一套土洋结合的适应南方复季高温特点的养虾技术,为“四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对虾敌害是造成养殖对虾减产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南方,对虾敌害种类和数量较多,影响较为严重。例如,宁德县贵岐养虾场,一九八一年开始养虾,面积200亩,产量130担;翌年由于敌害影响,对虾产量仅有10担,收四指马鲅11担多、蟹类1担多,对虾减产了120担。霞浦县文武塘养虾场,一九八一年养虾l,500亩,对虾产量340担;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南移养殖和越冬孵化在我省首获成功之后,在目前用全人工繁殖方式可以获得一定数量虾苗的情况下,提高养殖单产,降低养殖成本,成了发展我省养虾事业的当务之急,这中间饵料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发展养虾生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东文登县小观乡有人工养虾面积一万四千五百亩。过去,养虾户直接向池中投放花生饼干、麸皮等原料或粗制的饵料,营养单调,不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为了实现科学投料,促使对虾生长发育快,小观乡渔技站人员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试验,终于获取了不同体长对虾每日所投喂带壳鲜贝(硬壳贝要粉碎)、花生饼干、配合饵料、鲜杂鱼等多种营养成分的混合投料数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淡水养虾业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八十年代由于对虾养殖发展迅猛,年产量近20万吨,是世界的主要对虾输出国,期间淡水养虾业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到1993年随着对虾流行病的发生,对虾养殖业迅速滑坡,淡水养虾业才逐步兴起,并成迅猛发展趋势。以江...  相似文献   

19.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1992,(4):9-11
近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病害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1991年我省汕头市虾病大流行,全市有13300亩虾池患病,占全市养虾总面积的44%,死亡率达8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全省各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对虾病害已成为养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