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仪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于硫代葡萄糖甙与特异外源酶和显色剂反应生成有色产物与菜籽硫甙含量的关系以及芥酸形成浊度与芥酸含量的相关关系,研制了NYDL-2000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仪,芥酸测量范围0.5%~8.0%,硫甙测量范围10.0~60.0μmol/g。芥酸和硫甙的速测结果误差分别为±0.5%和±4.0μmol/g,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农技推广及粮油生产基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具有测定快速、操作简单、测试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 ,中国农科院计行部仪器设施技术服务中心参加研制的“双低油菜速测技术及芥酸硫甙速测仪”2 0 0 1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应用基础和应用性研究成果。油菜是我国最大的植物油源 ,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针对我国双低油菜优质无法优价、优质不能优用、混收混加工的现状 ,该项目研究双低油菜品质速测技术和速测仪 ,为双低油菜产业发展、市场流通、企业加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主要内容 :①完成油菜硫甙速测技术研究。首次提出油菜籽硫甙与特异性外源酶和专用显色剂反应…  相似文献   

3.
油菜种子中的芥酸含量受胚的基因控制,因此测出单粒菜籽的芥酸含量并保持其发芽能力是筛选低芥育种材料的一项关键技术。1980年以来,我们从国外的半粒  相似文献   

4.
5.
利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大量代表性油菜籽标准样品建立完整油菜籽中芥酸、硫甙测定模型,内部交叉法和外部检验集样品对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芥酸、硫甙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8和0.9785,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1.97和5.16.用所建模型对油菜籽样品芥酸、硫甙测定结果与国家和国际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能够满足油菜育种中对初级世代材料芥酸、硫甙含量的快速测定筛选要求.  相似文献   

6.
无效变量消除法在油菜籽芥酸近红外无损速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改善油菜籽芥酸近红外预测模型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方法,利用无效变量消除法(UVE),对135个油菜籽样品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筛选,并利用筛选后的光谱对油菜籽芥酸含量进行偏最小二乘法交叉验证。结果表明,UVE法筛选变量后建立的芥酸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速度显著优于全波长参与建立的芥酸校正模型。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对光谱预处理,UVE法筛选变量,偏最小二乘法交叉验证建立的校正模型效果最好,其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R达到0.92,交叉验证预测均方差为2.2。因此,用UVE进行波长选择后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能准确快速地对油菜籽芥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主持的研究项目“低芥酸油菜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技术研究应用”,系“六五”期间研究课题和“七五”期间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研究任务。于1988年4月26日通过技术鉴定,出席鉴定会的专家、教授认为该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秋主持单位组织“湖北低芥酸油菜高产攻关协作组”,协作单位14个。通过1982—1988年对中油低芥1号(原名81002)和中油低芥2号(原名81007)的栽培技术研究,并与常规油菜对比,  相似文献   

8.
9.
杨喜爱 《中国麻业》2006,28(3):140-140
2006年4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948项目——“苎麻后处理用酶剂及生产技术”,在长沙通过了农业部948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研究形成的“苎麻夏布酶法后整理技术”,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农科果鉴字[2006]第035号),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首次将复合酶应用于苎麻夏布的后整理,在同类技术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倪德江 《中国茶叶》2011,(11):32-32
10月29日,湖北省科技厅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北省果茶研究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在浙江省衢州市对华中农业大学和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名优茶加工除尘设备的研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6×6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各脂肪酸的配合力和部分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估算,并对各脂肪酸杂种优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七种主要脂肪酸的遗传均受加性效应影响;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在一定程度上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芥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广义、狭义遗传力均较高;油酸杂种优势与亚油酸、花生烯酸杂种优势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据此,作者对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早熟低芥亲本2273—3杂交,连续回交五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89A。89A与恢复系90—595C组配的强优组合杂优13,具有早熟、抗寒、丰产稳产、低芥酸等特性。1991—1994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杂优13平均亩产188.8kg,比秦油二号增产5.1%,早熟3—5天。  相似文献   

13.
1979年春,以法国低芥酸品种普里莫尔(Primor)为母本,湘矮B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F_2代与湘矮A测交,选彻底不育株母本与父本单株成对回交,定性或定量分析父母本芥酸含量;采用三种方案寻找低芥酸不育材料及共低芥酸保持材料。同时,还用低芥酸恢复  相似文献   

14.
15.
2005年元月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重点课题和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油菜等重要经济作物促生/生防细菌、制剂和应用”项目通过了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6.
兴农 《中国稻米》2004,(2):46-46
江苏省镇江市自2000年率先引进日本稻鸭共作技术,2003年已发展到上万亩。这项技术大面积推广的主要瓶颈环节是水稻的大株距栽插问题,传统的手工栽插习惯很难适应稻鸭共作的大株距要求。为了适应稻鸭共作面积不断扩大对水稻栽插机械化的新要求,镇江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承担完成了“稻鸭共作机械化栽植技术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于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究有机无机氮配施对高芥酸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处理(纯施有机肥、纯施无机肥、20%、30%、40%、50%有机肥替代量)对高芥酸工业型油菜(绵油309)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高芥酸工业型油菜的高产、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一定比例有机无机氮配施可以显著提升油菜产量,30%有机氮配施处理产量最高,达3501.63 kg/hm2,较纯施有机肥显著增产24.84%,较纯施无机肥显著增产23.47%;有机无机氮配施促进油菜主序和分枝的生长发育。30%有机氮肥替代处理下在不影响芥酸含量的同时增加含油量,进而达到显著增加单位面积芥酸和食用油脂产量的目的;还能够提高土壤氮储量,从而使土壤维持较高肥力水平,实现油菜的减肥增效,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大学受农业部科技司的委托于1990年12月26日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11个单位完成的“棉属种质资源遗传性状研究、评价及应田”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有关技术资料,通过评议,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20.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结果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了检测中出现结果异常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检测结果误差,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