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江西省伞形科植物区系地理特征与多样性特点,为江西省伞形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伞形科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江西省伞形科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区系起源古老,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无江西省特有植物。江西省伞形科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有26属60种(含变种);优势属明显,少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比例分别为53.85%和46.15%。[结论]江西省伞形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植物组成丰富,功能多样,建议加强江西省伞形科植物资源的保护、评价、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伞形科植物因药用和食用种类多而被重视。皖南山区有伞形科野生药用植物28种2变种1变型,多数种类开发利用不够。对皖南山区该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永续利用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给山区农民致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报道和文献资料,对襄樊地区野生杀虫维管束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襄樊地区共有野生杀虫维管植物39个科、101属、197种,它们分别占全国杀虫维管植物科、属、种的29.55%、16.34%和14.24%;杀虫植物中,毛莨科所含的种类最多,有13种;大戟科、蝶形花科次之,分别含有10种、8种;蔷薇科、伞形科各7种;柏科、胡桃科、菊科各6种;紫堇科、苏木科、芸香科、百合科、天南星科、禾本科各为5种,其余科植物种类较少;其中种类在5种以上的科共有8个,分别是毛莨科、大戟科、蝶形花科、蔷薇科、伞形科、柏科、胡桃科和菊科。  相似文献   

4.
11种伞形科植物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11种伞形科植物进行了活性物质提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提取物对7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0.1 g/mL浓度下,11种伞形科植物的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在0.01 g/mL浓度下,旱芹、阿魏、当归、蛇床四种植物的提取物对2种或2种以上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50;.旱芹提取物的活性最好且抑菌谱较广,其对棉花枯萎病的EC50为2 689.0611 μg/mL.旱芹抑菌活性物质及抑菌机理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国家Ⅱ级濒危植物珊瑚菜的果实形态解剖特征,探讨其在当归亚族乃至整个伞形科的起源与演化地位。[方法]利用普通电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珊瑚菜的成熟果实外观及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珊瑚菜分生果压扁类型为背腹轻度压扁,横切面呈近五角星状;分生果5个果棱比较发达,呈角状突起;果壁较其他伞形科植物发达,中果皮细胞层数较多,排列较紧密;果实维管束数目较多且比较发达。[结论]与其他伞形科植物相比,珊瑚菜特殊之处在于果棱具木栓质翅。这是由珊瑚菜果实横切面中维管束较发达造成的。通过与当归亚族中其他属的比较,推测珊瑚菜属在当归亚族中处于相对比较原始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阿魏属和独活属都是伞形科中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但是由于伞形科的分类系统是建立在典型的伞形花序和带有特殊分泌管的果实的基础之上的,使得分类学者在亚科、族、属和种的设立和分类方面存在分歧,实验主要针对阿魏属和独活属的花粉形状进行研究,对阿魏属和独活属植物的分类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了伞形科阿魏属5种和独活属3种植物的花粉照片,进行了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阿魏属花粉形状为长球形,而独活属花粉为超长球形;2属花粉外壁均具有网状纹饰,3孔沟。阿魏属和独活属植物的极轴平均长度分别为29.67μm和34.07μm,秩和检验表明二者差异显著;赤道轴平均长度17.07μm和15.65μm,差异不显著;极轴长/赤道宽的平均值分别为1.76和2.19,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阿魏精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阿魏是伞形科阿魏属植物的总称,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目前,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药用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但对其农用活性研究报导很少。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对阿魏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期对阿魏精油农用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族药西归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浓  段意梅  陈强  马晓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07-2307,2425
采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对西归进行了生药学鉴定.结果表明,西归为伞形科植物西藏凹乳芹Vicatia thibertica de Boiss.的干燥根,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  相似文献   

9.
对长白山地区11种优势蜜源植物的访花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花的乙醇提取物成分.结果表明:11种蜜源植物的访花昆虫主要隶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其中,菊科植物的访花者主要为双翅目昆虫,蔷薇科和伞形科植物的访花者主要为鞘翅目昆虫,豆科植物的访花者主要为膜翅目昆虫.植物花的乙醇提取物成分在菊科、蔷薇科、伞形科、豆科和柳叶菜科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主要物质为酸类化合物,其次为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11种蜜源植物花的乙醇提取物成分中均含有羟基丙酮、乙酸、甲酸、顺式-9,12-十八碳二烯酸和苯酚,并且这5种成分的含量在11种蜜源植物花的乙醇提取物总含量中所占比例相近.  相似文献   

10.
藁本属植物(Ligusticum L.)隶属于伞形科(Umbelliferae),芹亚科(Apioideae),阿米芹族(Ammineae)的西风芹亚族(Seselinae)。全世界共有60余种,我国现知有40余种。藁本属一直以来都是伞形科中最难分类的属之一。文章对藁本属在形态与解剖学、花粉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分支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藁本属系统分类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桃金娘科植物抗菌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归纳了桃金娘科抗菌植物种类,对从中提取的精油、单宁、三萜、黄酮等抗菌活性成分进行了介绍,并对桃金娘科植物抗菌成分在新农药和新医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大叶桉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大叶桉叶精油进行柱层析分离、气—质联用分析和抑菌活性试验,比较分析了大叶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叶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气—质联用分析共分离出121个色谱峰,鉴定出60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3.9%),单萜和含氧单萜是大叶桉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苏显中  于敏  李明  郑全喜  刘守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67-12069
[目的]从赤芍中提取并确定主要抑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萃取、HP20树脂柱层析等工序处理赤芍,并将提取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黏质沙雷氏菌采用液体2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提取物的FTIR光谱。[结果]100%乙醇洗脱液对3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32.00、32.00和125.00 g/L;提取物与芍药苷标准品的红外光谱相似。[结论]芍药苷是赤芍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红藻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 Harv.)的化学成分,分析其抗菌活性来源。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对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成分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并通过质谱和波普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分离过程中得到4种化合物,通过GC-MS、1H-NMR和13C-NMR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经鉴定4种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对羟基苯甲酸为海头红乙醇提取物中的一种抗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野罂粟的产量构成要素。[方法]调查承德坝上野生野罂粟及人工种植一年生、二年生野罂粟的单株鲜重、干重,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的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含量,总结出野罂粟的产量构成要素。[结果]野生野罂粟的单株干重差异较大,干重产量为1650.0 kg/hm2。一年生、二年生野罂粟的鲜重产量分别为9354.0、11638.5 kg/hm2,干重产量分别为1402.5、2034.0 kg/hm2。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在野罂粟植株各部位的分布顺序均为壳>种子>花>叶>莛>根,但各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7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野罂粟植株中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含量最高的时期。[结论]野罂粟产量的直接构成要素是单株产量、单位面积植株数,间接构成要素是不同的采收时期和采收部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冬枣采后贮藏中分离的病原菌桔青霉、皱褶青霉、链格孢菌、黄曲霉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平板琼脂打孔法,用7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以筛选对病原菌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7种(花椒、大蒜、八角、党参、桂皮、山楂和甘草)天然植物提取液中对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各不相同,大蒜提取液对五种病原菌都有明显抑菌效果,并确定大蒜对桔青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皱褶青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5%(质量浓度为0.375 g/ml)、链格孢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黄曲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质量浓度为0.25 g/ml)和黑曲霉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质量浓度为0.125 g/ml)。  相似文献   

17.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迷迭香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用平板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迷迭香挥发油提取率为2.27%,从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和1,8-桉叶油素,分别占43.36%和32.10%;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80、80、10、20和10 m l/L。[结论]迷迭香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8.
含笑花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花精油,分别采用平板菌落法和滤纸片法检测精油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并运用GC/MS法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含笑花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总状毛霉抑制效果较佳,抑菌率分别达70.36%、60.24%和65.5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米根霉无抑制效果;从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河南鸡公山产小鱼仙草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掌握其化学组分,为小鱼仙草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鸡公山的小鱼仙草挥发油,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挥发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莴苣菌核病菌)的熏蒸抑制作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小鱼仙草挥发油对供试4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均低于10.00μL/皿;GC-MS法从小鱼仙草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2个组分,鉴定了2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822%;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桉树脑(64.684%)、β-蒎烯(7.963%)、(Z)-3,7-二甲基-1,3,6-辛三烯(5.239%)和β-水芹烯(4.673%)等。【结论】河南鸡公山产小鱼仙草的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可作为熏蒸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控。  相似文献   

20.
4种微藻提取物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片法对4种微藻的不同溶剂浸提液、粗脂和粗脂的各分离组分进行了抗3种植物病原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微藻对3种植物病原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各种溶剂浸提液中,乙醚浸提液的抗菌效果最好;在4种微藻的粗脂中,蛋白核小球藻的粗脂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在各分离组分中,娇柔塔胞藻的苯洗脱组分对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