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和方法,根据选育种目标,对青稞F1代杂交组合的株高、千粒重、抗病性等7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确定出优良组合,为青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一种较客观的量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灰色系统理论在青稞品种综合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以青稞品比试验的资料,对8个青稞品种的产量、株高、穗长、千粒重、抗病性等10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8136—1是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应用灰色系统能较真实的综合评价品种优劣,性状好坏程度,品种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3.
隆子黑青稞是西藏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与开发潜力。为了解栽培中黑青稞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施肥水平田间试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黑青稞生育期、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穗长与产量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为成穗数最高茎蘖数穗粒数株高穗长生育期基本苗千粒质量;青稞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大小为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因此,在黑青稞栽培中要注意对群体的调控,保证较高的田间成穗数是形成高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10个青稞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疆冷凉高海拔地区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重要性,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10个青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新疆种植的青稞品种为奇引2号、12-900、昆仑14号。其中,奇引2号的产量最高,达5 129.6 kg/hm2,其次为12-900和昆仑14号,产量分别为4 739.4 kg/hm2、4 655.0 kg/hm2。青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生育期基本苗株高穗粒数穗长。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陆地棉目标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陆地棉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对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目标性状。结果表明: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可以确定合理的目标性状,为间接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六个品种( 组合)的9个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与品种试验和生产实际表现一致,“9优138”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优,是一个高产、稳产、品质好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杂交早稻新组合综合评判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1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区试中的各参试组合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各组合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组合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原理与方法 ,以青稞品比试验的资料 ,对 8个青稞品种的产量、株高、穗长、千粒重、抗病性等 10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98136— 1是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应用灰色系统能较真实的综合评价品种优劣 ,性状好坏程度 ,品种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9.
北方早熟玉米9个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立秋 《玉米科学》2001,9(2):044-046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5个玉米杂交种(或组合)的9个主要性状(单株粒重、子粒率、叶片数、百粒重、子粒类型、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扁豆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扁豆品种生长发育及主要产量构成性状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产量与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荚粒数、主茎每层荚数、株粒重、有效分枝、主茎荚层数、千粒重及株粒数。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彩色杂交棉组合F1代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彩色棉F1代杂优组合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小区株数>株铃数>衣分>铃重>果枝始节>果枝数>株高>生育期,为选育彩色棉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玉米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抗旱品种进行产量与玉米株型性状、抗旱性状关联度分析以及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关联度矩阵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玉米各性状因素关联序列中,产量与叶片卷曲指数、雌雄开花间隔(ASI)的关联度较大;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矩阵中关联关系较为复杂,其中叶片卷曲指数、穗秃尖与叶片数的关联最紧密,ASI与雄穗分枝数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育种是大豆主要育种目标,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理论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这一方法,通过分析农艺性状的各种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关联系数(k)及关联度r,研究影响品质性状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影响程度,试验分析了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联度,优势分析表明,大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为正相关,从关联序可以得出对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产量,其次是百粒重,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英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英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英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7个水稻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穗粒数穗长株高。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千粒重、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超甜玉米的农艺性状间、经济性状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超甜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产量比较试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1995年玉米杂交种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各个参试组合的综合表现及各性状的作用关系,为筛选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资源性状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57份大豆品种资源的性状稳定性。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能较好地反映品种性状特性,在不同熟期组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生育期。通过对不同年份间品种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筛选出稳定性较强的品种10份,生育期在101~110 d的品种为嫩丰15、东农01-1234、绥农14,111~120 d的品种为吉林39、黑农48、紫花4号,121~130 d的品种为黄大粒、吉林30号、小黄豆和丰地黄。同时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明确不同品种资源的性状特点,为大豆品种资源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985~1994年四川育成参加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的34个中早熟品种和其中通过区试的15个品种,单株铃数、铃重、衣分、衣指、纤维比强、枯萎病指与皮棉产量和皮棉增产率逐一进行了分析。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分别按常规棉和杂交棉排列出对产量和增产率影响的关联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省过去10年棉花育种产量性状选择的经验,分别提出了四川“九五”期间常规棉和杂交棉丰产性选择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胡喜平郭泰齐宁刘忠堂吕秀珍张荣昌王志新(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佳木斯,154007)在大豆育种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始终作为品种审定的一项考核指标,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此性状难以用直观的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