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9个省的遥感判读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了群团样地判读和图斑区划判读的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正判率、抽样精度和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群团样地判读和图斑区划判读2种方法监测森林资源都能取得预期效果;通过U检验,2种方法得到的森林覆盖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群团样地判读质量相对易控制、工作量较小、工作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境外森林资源调查分层整群抽样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5,(4):28-32
以分层整群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境外项目实际案例为依据,详细介绍了分层整群抽样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分层整群抽样的总体精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情况下,分层整群抽样精度比整群抽样精度提高7%。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监测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抽样调查的不足,然而遥感样地的布设方式、数量及遥感判读精度是宏观森林资源监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西藏自治区2015年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群团抽样方案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全区森林覆盖率,并分析群团内样本数量变动对西藏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地内群团数量达到25个时,估计均值与实际森林覆盖率相差最小,变动系数最稳定,抽样精度达到最高94.49%。由此可知,大样地群团抽样方法对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来说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且工作量显著低于图斑区划判读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设计与估计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框架设计及群团抽样设计;研究提出了针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2种方案的抽样估计方法,包括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两阶抽样,其中整群抽样更适合于图斑区划判读,而两阶抽样更适合于群团样地判读;9个省的抽样估计结果对比表明,不等群团的整群抽样估计方法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广东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简要阐述全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方案提出、思路、技术要点、特征和结果评价等方面阐明了在广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进行的大样地监测试点,并就实践成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影像的鄂托克前旗森林资源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2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PCI 8.5和ARCGis 9.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获得了鄂托克前旗2个时期的森林资源图。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和分类后人工解译纠错相结合的图像分类提取方案,提高了图像分类提取的效率和精度。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从2002~2006年,面积增加的地类为灌木林和有林地,面积减少的地类为宜林地和裸沙地,农田和水体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并对其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空中抽样的大尺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大尺度宏观性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以SPOT5和ALOS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源数据,辅以相关调查资料,在GIS支持下,采用空中抽样的方法,在遥感图像上布设样地,通过目视判读方法确定样地的土地类型、优势树种(组)等,据此计算森林面积和构造土地类型转移矩阵。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分析得到森林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并以此来计算各类林木蓄积量,从而实现研究区域森林面积、蓄积的动态监测。应用结果表明,在具备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以及历史调查资料较丰富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工作量小、精度高,且易于进行动态分析的特点,不但适用于大尺度宏观性森林资源监测,也适用于中尺度(如县级行政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宏观监测。  相似文献   

8.
地面固定样地是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基本抽样调查单元。地面固定样地对林分的预估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区域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从样地类型、空间排列方式、样地尺度大小出发,在1 hm2大样地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抽样精度验证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最优样地类型。结果表明:1)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蓄积量监测的最优样地面积尺度大小不一,在布设地面固定样地时,应当根据林分起源、龄组的不同,确定样地面积、间距;2)在样地面积相同情况下,单一圆形样地抽样监测精度略高于单一方形样地,群团样地的蓄积抽样监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抽样监测精度略高于方阵式群团样地。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专题信息提取、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人工目视解译等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分析,得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1995年,2002年,2009年3期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对珠海市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动态变化监测与空间分析,为珠海市森林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借助遥感技术提高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最大似然法、BP神经网络和最近邻算法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对诸暨市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并将分类结果与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3种分类方法都能较高精度地监测诸暨市不同森林类型总面积,精度在77.53%~83.18%之间;但是在乡镇尺度上,3种分类方法的精度都不理想,总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1.83%,44.91%和44.18%。除灌木林外,以上3种分类方法在精度上没有显著差异(P>0.5)。今后研究应从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等技术上提高像元尺度上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2005年8月~2007年7月,对丹江口库区的降雨量进行了每日观测,观测期内降雨集中在6~8月份,且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暴雨同样出现在这3个月。并在栎类阔叶林、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柑桔园、灌木林和坡耕地(对照)分别建立径流场进行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的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的径流量、土壤侵蚀量与养分流失量均高于另外5种森林类型,与对照相比,5种森林类型地表径流量可以削减15.21%~61.4%,土壤侵蚀量可以削减54.30%~96.3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的年度监测精度,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上布设系统抽样样地,通过图像判读结合地面核查,采用成数抽样的方法监测森林覆盖率。结果显示:总体抽样精度达到95.03%,与传统的全面外业核查方法相比,外业工作量减少92.44%,监测时间减少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丹江口库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汉江中上游,跨越陕西、湖北、河南3省的丹江口水库,总库容174.5亿m^3。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处。文章介绍了库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库区公益林建设必要性、紧迫性论述;提出了库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点、思路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管理》2015,(1):139-145
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信息。通过对2012、2013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信息提取,形成了一套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资源监测技术,并利用此技术对北京市森林资源开展了监测。经验证,卫星遥感对于森林资源监测的总体精度达到90%以上,为传统人工地面调查方式提供了有利的补充,明显的提升了北京市森林资源监测的效率与水平,并可以为林政执法等其他林业业务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源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完成三江源地区的森林资源调查,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和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以林地变更数据为基础,应用遥感波段运算对辽宁省朝阳县森林资源面积消长变化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将遥感影像自动监测与人工判读的图斑进行对比计算和现地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运用遥感影像自动监测的方法,可对森林资源面积变化地块进行快速提取,从而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的精度和效率。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林地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者利用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对红安县长江防护林工程进行监测,通过计算机分类和多方案分析对比,证明利用遥感影像对长防林工程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航天遥感技术推动了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的革命,目前已引起国内林业界的广泛关注。广西河池地区利用航天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项目通过对图像处理、地面调查、建标、区划判读和建立数学模型等5大技术环节的严格把关,在质量、精度与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和突破,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巴西森林资源监测及遥感技术应用的基本做法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巴西森林资源基本情况,以及森林资源监测与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相应工作的启示,即要研究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改进方案,要加大遥感技术的应用力度,要重视监测结果的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