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是河北省及京津地区沙化土地最为严重的地区,加快治理沙化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构建京津冀生态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该区沙化土地现状,提出了治理沙化土地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彻底治理五大风沙危害区"十二五"以来,随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百万亩造林、播草盖沙等重点工程的不断推进,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7.2万亩,全市五大风沙危害区已经彻底得到治理,沙化土地全部被绿荫覆盖,风沙渐离北京城。三大工程破风沙北京市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延庆康庄地区和昌平南口地区等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围场县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管并举、注重创新"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为抓手,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再造三个塞罕坝等重点生态工程,在沙区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水源涵养林。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33.45万亩,完成投资3.9347亿元,治理沙化土地面积6.3万亩,严重沙化土地面积1.2万亩。  相似文献   

4.
绿讯     
自治区雷·额尔德尼副主席考察正镶白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5月12日,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率领的由林业厅高锡林厅长、乔云总工程师和财政厅、农牧业厅、水利厅等涉农涉牧部门组成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考察组,在锡林郭勒盟盟委副书记白志明、邓月楼,行署副盟长阿迪亚的陪同下到正镶白旗考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考察组实地考察了星耀镇义合村退耕还林项目区、明安图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和伊克淖尔苏木柴达木嘎查土地沙化区。通过实地考察,考察组肯定了项目区的治理措施和建设成效,工程覆盖区域植被明显好转,对该旗境内仍有414万亩沙化土…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省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沙化土地面积315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1.1%。重点包括坝上高原、冀北山地、冀西北黄土丘陵、冀西太行山、冀东沿海和平原等六大沙区。而张家口、承德两市沙化土地就占到全省的61.1%,是京津主要沙尘源地和风沙通道,防沙治沙责任重大。"十三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全省各地重点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2001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  相似文献   

6.
文章叙述了2010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治理区范围生态建设蓬勃发展,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巩固边疆地区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锡林郭勒盟的地貌类型从南到北大体上分为浅山丘陵农牧交错区、浑善达克沙地和退化沙化草原区,总体上属于沙化土地类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态状况,该盟所属12个旗县市均被列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区。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了7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88万亩,实现了持续"双减少"。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这是内蒙古自治区给力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塞罕坝机械林场土地沙化面积和宜林荒山得到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库布齐沙漠中段沙化土地植被状况及治理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中段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08年和2014年三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以三期沙化土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地表实测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十多年来沙化土地植被状况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客观、科学地研究评价,同时对研究区沙化土地的治理程度及变化情况做出分析研究,指出土地植被状况及治理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该区域的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为平台,采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有林地与灌木林地)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防风固沙价值量为827073.75万元,5个治理区中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防风固沙价值最高,锡林郭勒高原—乌珠穆沁沙地退化草原治理区最低,分别为423929.96万元、39725.99万元。沙源工程区灌木林防风固沙功能明显,其防风固沙价值量达到518185.15万元,固沙面积为201.42万hm~2。5个治理区灌木林防风固沙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土地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土地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乌珠穆沁沙地退化草原治理区。灌木林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占总价值比重较高。  相似文献   

12.
聚焦京津风沙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6月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启动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6394万亩,工程区生态状况开始整体好转,部分地区明显改善,沙化危害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3.
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在我省启动实施我省列入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范围的13个县(区),位于同朔地区,这里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植被稀少、自然环境十分差,是全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为恢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和为全省治沙造林建立示范工程,根据国家林业局对我省《怀仁县防沙治沙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山阴县治沙造林技术及优良树种推广应用》、《晋北土石山区抗旱造林系列技术试验示范》3个科技支撑示范项目的批复,该项目2003年在怀仁县金沙滩镇、山阴县古城镇、五台林局雁门关林场启动实施。这些项目分…  相似文献   

14.
浑善达克,蒙语释义为“黄色的野马”,是离北京最近、面积最大的沙地,被认为是京津地区沙尘暴最重要的发源地,因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开始启动。浑善达克沙地依靠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采取封禁保护、造林种草、沙化草原改良和建设、生态移民等综合治理措施,使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得到全面整治,建成了功能完备、系统稳定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好转,浑善达克这匹“黄色的野马”已经成为守护华北的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丰宁满族自治县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千松坝造林、外援造林等一大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已初步遏止沙化进程,有效地改善县域环境。林业工作者通过不断的钻研、实践,逐步提高林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总结了以下五项营造防风固沙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土地沙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沙治沙行动,实施了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1104万亩沙化土地得到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风沙侵袭津京,今后五年将再完成548.4万亩治理任务山西省2001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5年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1104万亩,占计划任务的99.6%。在大同、阳高、天镇等县主要风沙道、京大高速两侧集中建起了80余万亩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在朔州市怀仁县、山  相似文献   

18.
<正>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以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五省区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安排重点工程项目,统筹推进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协同治理,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取得实效。治沙增绿筑牢屏障五省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实现区域可治理沙化土地全覆盖为治理重点,主攻高质量林草植被建设,统筹推进沙化土地、退化草原、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主要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内的建设任务大多是干旱瘠薄、沙化、盐碱等造林困难的地块,加强这些困难立地的治理成为提高工程建设成效的关键和难点。文章通过对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提出了京津风沙源区困难立地条件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并就该地区的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提出了主要建设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结果数据为基础,应用森林碳库专项调查建立的碳计量模型和参数,结合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数据,估算了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测算了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战略实施区对京津冀地区碳汇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碳汇量23.918Tg CO2/a、散生木和四旁树等其他生物质碳汇量0.467 Tg CO2/a。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中,乔木林地所占比例最大;京津冀地区3个省(市)中,河北省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最大,天津市最小;生物量碳库贡献最大(92.13%);“一直为林地的土地”产生碳汇量贡献最大(87.67%),其中“一直为乔木林的土地”产生的碳汇量占79.78%。2)通过3个重点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1个重点战略实施区(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对京津冀地区林地碳汇量贡献的测算分析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贡献率最大(65.31%),其次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其贡献率分别为37.55%和34.16%;三北防护林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