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应用8种无公害杀虫剂对中国梨喀木虱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中国梨喀木虱若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SG>1%苦参碱SG>1.8%阿维菌素EC>6.5%氯氟·啶虫咪EC>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0%吡虫·噻嗪酮SF。从中筛选出4种有效杀虫剂,开展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48h后,0.5%藜芦碱SG 0.00017%和0.000 12%药液、1%苦参碱SG 0.000 33%药液、1.8%阿维菌素EC 0.000 7%药液、6.5%氯氟·啶虫咪EC 0.0033%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6种杀虫剂对栎线小卷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20%啶虫咪可溶性粉、20%甲维.丙溴磷乳油、20%氯.辛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从中筛选出4种,开展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48h后,1.8%阿维菌素乳油0.05%、0.033%药液,20%甲维.丙溴磷乳油0.5%药液、20%啶虫咪可溶性粉0.1%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3.
刘氏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是新发现的危害水杉的害螨。选用4种农药对刘氏短须螨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室外药效试验,得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阿维.丙溴磷对刘氏短须螨的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达到0.57 mg/L,其次依次为阿维菌素、哒螨灵、甲维盐,致死中浓度分别为80.19,99.84,970.34 mg/L。室外药效试验结果同样显示阿维.丙溴磷防治效果最好,阿维菌素、哒螨灵次之,甲维盐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4.
应用7种杀虫剂对落叶松球蚜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落叶松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联苯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0%马拉·高氯氟乳油>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在田间防治球蚜若虫时,施药48h后,10%联苯菊酯乳油0.025%药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33%药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0.050%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实叶蜂亚科、突瓣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81号,经鉴定分为15属31种。其中,实叶蜂亚科6属9种:单室叶蜂属1种、狭脉叶蜂属1种、齿实叶蜂属1种、实叶蜂属1种、简栉叶蜂属2种、拟栉叶蜂属3种;突瓣叶蜂亚科9属22种:中脉叶蜂属2种、消缝叶蜂属1种、槌缘叶蜂属7种、厚爪叶蜂属1种、突瓣叶蜂属6种、蜷叶蜂属1种、枝角叶蜂属1种、瘿叶蜂属2种、吕氏叶蜂属1种。包括2甘肃新记录属:单室叶蜂属、狭脉叶蜂属;建立1新属:齿实叶蜂属;14科学新种:齿实叶蜂、甘肃梨实蜂、甘肃简栉叶蜂、截鞘中脉叶蜂、白唇消缝叶蜂、窄踵槌缘叶蜂、角斑槌缘叶蜂、痕脉槌缘叶蜂、短刺槌缘叶蜂、反刻突瓣叶蜂、白氏突瓣叶蜂、红股突瓣叶蜂、武氏瘿叶蜂、尖鞘瘿叶蜂;8甘肃新记录种和10已知种。  相似文献   

6.
记述采自中国境内危害白榆的突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白榆突瓣叶蜂 Nematus pumila Liu,Li & Wei,sp.nov.。该种幼虫取食白榆的叶片,当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将寄主叶片蚕食殆尽,对寄主产生严重危害。本研究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鉴定、监测与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新种与申氏突瓣叶蜂 N.sheni Wei,1999十分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上唇、前胸背板和翅基片完全黑色;前足胫节、中足胫节基部3/4和后足胫节基部3/5白色;单眼后区宽长比为1.9;前翅无Rs脉;锯腹片15锯刃,锯刃内侧亚基齿明显,外侧亚基齿粗大;1-11节缝具刺毛带,刺毛带最宽处约2/3于锯节宽;锯根0.7倍于锯端;申氏突瓣叶蜂上唇黄白色;前胸背板后缘、翅基片基小部黄褐色;前中足胫节腹侧大部和背侧基部1/4、后足胫节基部1/3黄白色;单眼后区宽长比约等于3;前翅Rs脉痕状;锯腹片23锯刃,内齿亚基齿不明显,外侧亚基齿细小;2-15节缝具刺毛带,刺毛带最宽处约1/3于锯节宽;锯根0.4倍于锯端。采用DNA试剂盒法提取了新种基因组DNA,测序获得COⅠ基因序列,长度为810 bp。另外,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突瓣叶蜂属、槌缘叶蜂属、厚爪叶蜂属已知种类COⅠ序列10条,与新种序列构成COⅠ序列数据集,分析其碱基组成,结果显示: A+T含量均大于G+C含量,且均高于65%;基于贝叶斯法构建了COⅠ基因系统发育树,树图结果显示:白榆突瓣叶蜂与突瓣叶蜂属内其他6个已知种聚为一支,构成单系群。分子分析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均支持新种成立。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记述中国西部地区叶蜂科突瓣叶蜂亚科两个新属新种:美丽任脉叶蜂Remonervaformosagen.et.sp.nov.,中华吕氏叶蜂Lueasinicagen.etsp.nov.任脉叶蜂属隶属于中脉叶蜂族Mesoneurini,但复眼微小,间距宽于复眼高2.5倍,颚眼距远宽于单眼直径,上颚Nematus型,唇基短,触角长于虫体,端部尖细,后头强烈延长,额脊发达,胸腹侧片脊状隆起,中胸侧板十分粗糙,前翅且2r脉,2Rs显著短于1Rs室,2A+3A直,后翅臀柄长,与cu-a脉垂直,爪内齿微长于并显著宽于外齿,锯腹片简单等,与同族已知各属均显著不同,吕氏叶蜂属界于突瓣叶蜂族Nematini和开臀叶蜂族Pseudodineurini之间,但上颚Nematus型,颚眼距宽于单眼直径,颜面微弱隆出,内眶不强烈陷入,前单眼位于复眼后缘连线上,口器短,下颚须长,前翅无2r脉,2A+3A直,第1肘横脉缺失,后翅R1室仅在端部开放,臀室端部开放或模糊,爪简单,锯胶片具叶状粗刺等,与此二族已知各属均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应用喷雾法测定10种低毒杀虫剂对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2龄若虫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松突圆蚧地杀虫活性最高,其LC50为8.56 mg/L,其次为杀虫单,LC50为23.23 mg/L,阿克泰,LC50为58.22 mg/L,活性最差的是茶皂素,LC50为33 995 ...  相似文献   

9.
核桃扁叶甲在哈尔滨地区对核桃楸人工林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有效防治此害虫,该研究观测了哈尔滨地区核桃扁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3种杀虫剂对核桃扁叶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核桃扁叶甲在哈尔滨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从5月中旬开始孵出,一直蔓延到6月中旬。蛹和成虫始见于6月上旬。核桃扁叶甲的雌雄性比为1︰1,其交配时间为11~15时,在14时左右达到峰值,产卵发生在14~17时,在15时达到顶峰。高效氯氰菊酯对其毒力最强,其次是阿维菌素,吡虫啉毒力最弱。建议在防治时优先选择阿维菌素,而高效氯氰菊酯只在应急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药剂对美国白蛾的毒力测定和防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种药剂防治美国白蛾3龄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野外防治试验和野外残效期测定,7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12%藻酸丙二醇酯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毒性最强(LC50=0.053 5 mg/L),其它依次为0.38%苦参碱(LC50=0.259 mg/L)、1.2%烟碱.苦参碱(LC50=0.574 mg/L)、1%甲维盐(LC50=0.78 mg/L)、1.8%阿维菌素(LC50=1.38 mg/L)、4.5%高效氯氰菊酯(LC50=2.58 mg/L)、5%桉油精(LC50=3.85 mg/L);野外防效试验的10种药剂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终死亡率均达到100%,药后12 h高效氯氰菊酯致美国白蛾3龄幼虫死亡速度最快,其次为烟参碱、桉油精、苦参碱、藻酸丙二醇酯、阿维菌素、甲维盐,3种仿生物制剂中5%杀铃脲击倒速度较慢;残效期以仿生物制剂类最为显著,3种仿生物制剂类残效期均为49d以上,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达到14 d左右,残效期最短的有1%甲维盐、5%桉油精、1.2%烟碱.苦参碱、0.38%苦参碱、1.8%阿维菌素和0.12%藻酸丙二醇酯均为7 d左右。为防止美国白蛾对单一药剂产生抗药性,多种药剂应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7.42%;其次是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抑制率为95.90%;多·福、腐霉利和咪鲜胺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87%、89.76%、82.60%,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75.6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好,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低。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噁霉灵、甲基硫菌灵和多·福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汉刺蛾为国内无记录虫种,2008年河北省首次在邢台县发现。主要危害板栗、核桃。选用5种药剂对汉刺蛾的幼虫进行了室内和室外药效试验。室内药效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25%灭幼脲Ⅲ号1500倍、1.2%烟碱·苦参碱1000倍、2%甲维盐3000倍、48%毒死蜱1500倍为防治汉刺蛾幼虫的最经济高效的药剂倍数。室外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高氯3000倍液、甲维盐3000倍液、毒死蜱150倍液、烟碱1000倍液对汉刺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7d的防效都达到了95%以上。毒死蜱毒性较大,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的毒力测定和防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德军 《中国森林病虫》2013,32(1):38-40,33
对几种药剂防治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Butler 2龄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林间小区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银杏大蚕蛾2龄幼虫毒力最强,其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最弱的为4.5%高效氯氰菊酯.林间小区防效试验的3种药剂对银杏大蚕蛾2龄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2%烟碱·苦参碱112.5 g/hm2,20%杀铃脲56 g/hm2,25%灭幼脲150 g/hm2为最佳剂量,防效为90.7% ~92.1%.1.2%烟碱·苦参碱乳油杀虫速率高峰期在第1天;2种仿生物制剂击倒速率较慢,高峰期出现在第10天.1.2%烟碱·苦参碱防治费用最低.  相似文献   

14.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杀虫剂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联菊·啶虫脒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3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在田间防治若蚜时,施药24h后,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025%药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033%药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0.017%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4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的药效试验和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杜鹃主要害虫杜鹃冠网蝽,选择37%高氯·马、1.8%阿维菌素、5%吡虫啉·氯氰菊酯复配乳油以及10%吡虫啉4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5天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其中5%吡虫啉·氯氰菊酯复配乳油1 000倍液,药后1天、2天和3天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效分别达到93.3%、98.9%、100%。4种药剂的毒力排序为5%吡虫啉·氯氰菊酯复配乳油37%高氯·马1.8%阿维菌素10%吡虫啉。  相似文献   

16.
6种药剂对重阳木帆锦斑蛾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阳木帆锦斑蛾Histia rhodope是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上的主要害虫。选用6种药剂对重阳木帆锦斑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药效试验。采用浸渍法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4 h后杀虫活性最高的是甲维盐(LC50为0.312 0 mg/L),烟碱.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次之(LC50值分别为3.548 5和8.920 8 mg/L),毒死蜱、灭幼脲Ⅲ号稍差(LC50分别为128.844 2和176.349 9 mg/L),Bt活性最差(LC50为3 490 831.511 2 mg/L)。48 h后,药剂活性呈上升趋势,活性最高的仍为甲维盐。室外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甲维盐、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液,烟碱.苦参碱800倍液对重阳木帆锦斑蛾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几种杀虫剂对青杨楔天牛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防治青杨楔天牛(Saperda populnea L.)虫害的药剂及方法,采用点滴法与点涂虫瘿法测定了6种农药对其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活性最高的是氯氰菊酯,采用点滴法和点涂虫瘿法处理后其LC50分别为0.002 55 mg.L-1和0.024 76 mg.L-1;其次是甲氰聚酯,其LC50分别为0.005 51 mg.L-1和0.094 06 mg.L-1;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0.012 68 mg.L-1和0.061 56 mg.L-1;毒死蜱LC50分别为0.056 31 mg.L-1和0.084 31 mg.L-1;灭幼脲LC50分别为0.079 14 mg.L-1和0.100 00 mg.L-1;除虫脲LC50分别为0.260 00 mg.L-1和0.400 00mg.L-1。  相似文献   

18.
杀虫剂对斑膜合垫盲蝽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种杀虫剂对斑膜合垫盲蝽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EC 0.02%药液,2.5%高效氯氟氰菊脂SG 0.0013%药液,10%联苯菊酯EC0.005%药液,防治效果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应用7种杀虫剂对吐伦褐球蚧初孵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吐伦褐球蚧初孵若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3%啶虫咪乳油>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6%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1%杀扑噻乳油>95%机油乳剂。  相似文献   

20.
刺槐突瓣细蛾Chrysaster ostensackenella(Fitch,1859)是我中心技术人员于2012年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野外调查工作时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为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利用叶面喷雾、树干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对刺槐突瓣细蛾幼虫进行林间实验,喷雾后6 d,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为5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