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正>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等症状为主要特征。1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牛终末宿主的胆管中并在此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在有水和适宜温度(15℃~30℃)下发育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锥实螺内  相似文献   

2.
正肝片形吸虫属于片形科。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肝炎、胆管炎、肝硬化、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为特征。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新疆阿勒泰地区广为分布。1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内,产出虫卵随胆汁进入肠腔,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1~12d孵出毛蚴,毛蚴游动于水中,遇到中间宿主淡水螺,即钻入体内。毛蚴在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几个发  相似文献   

3.
1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牛羊肝胆管内,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内与粪便混合排出体外,入水后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最后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在水中或附着在草上,并分泌粘液包裹成囊蚴。囊蚴被牛吞食进入小肠后,沿胆管或穿过肠壁和肝实质到肝胆管内寄生。  相似文献   

4.
<正>肝片吸虫病牛、羊、猪、马、人都可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1肝片吸虫生活史肝片吸虫在牛、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虫卵发育成毛蚴,当毛蚴游于水中遇中间宿主──椎实螺时,可在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很快变成囊蚴,囊蚴可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当牛、羊吃草或饮水时即被感染。囊蚴穿过牛、羊肠壁进入血管,经门静脉到肝脏,并进入肝脏、胆管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5.
1流行情况 肝脏吸虫病对奶牛危害很大,主要发生于牛肝脏和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和胆管病,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导致产奶量下降,一般是地方性流行。肝脏吸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宿主。成虫阶段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脏、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与肠内物质混合,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卵在适应的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进人中间宿主锥实螺体内发育,而后幼虫进入水中或附着在水草上随奶牛饮水或采食进入牛体内,并进入其肮脏及胆管中逐渐发育为成虫。一般成虫在牛肝脏中生存3~5年。  相似文献   

6.
正1肝片吸虫病简介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内,可引起肝组织损伤、肝肿大、急性肝炎和内出血,当侵入胆管时,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严重的常发生死亡。1.1病原肝片吸虫外观似柳叶,从胆管出来时为淡红色,吸盘在虫的头部,透过体壁可看到树枝状的内脏器官,雌虫在胆管内产卵,随胆汁注入肠道,再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毛蚴。毛蚴出来后在水里游动,当遇到中间宿主椎实螺时,  相似文献   

7.
1生活史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的生活史相似。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中间宿主椎实螺。成虫阶段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肝脏胆管中。虫卵随粪便排到宿主体外,在温度为15~30℃,而且水分、光线和酸碱度均适宜时,经过10~25天孵化为毛蚴。毛蚴周身有纤毛,能借着纤毛在水中迅速游动。当遇到椎实螺时,即钻  相似文献   

8.
正牛多头蚴病(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孕节片排出体外、牛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饲料后,寄生于脑部而发生的疾病。多头蚴可危害牛、马、猪甚至人类。因能引起患畜明显的转圈症状,又称为"转圈病"或"旋回病"。1病原及流行多头蚴成虫多寄生于终末宿主如狗、狐、狼的小肠内,成熟孕节片随粪排出体外。被虫卵污染的青草或饮水被牛采食后,在经胃肠道时,虫卵膜被溶解,六钩蚴脱出进入肠黏膜毛  相似文献   

9.
武隆县屠宰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四川省武隆县肉联厂牟乾谷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其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主要引起患畜慢性肝炎、胆管...  相似文献   

10.
俞萍 《新疆畜牧业》2012,(Z1):35-35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蠕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症状,可导致消瘦,体重下降。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羊吃了附着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品  相似文献   

11.
<正>血吸虫是寄生在血管内的吸虫,能够引起牛高热、贫血、发育受阻,以及母畜流产等症状,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家畜中除牛之外,猪、马、羊均可被感染。1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静脉和肠系膜小静脉内。雌雄合抱交配产卵(每天1000个),卵一部分随血至肝,一部分逆血流至肠黏膜形成结节,卵内毛蚴分泌毒素致肠壁破溃,卵随粪便排出,入水后毛蚴逸出,在钉螺(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母胞蚴,每个可育成30~40个  相似文献   

12.
<正>片形吸虫主要是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常寄生于牛、羊体内,人也可以罹患此病。病原体主要寄生在患畜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寄生部位急性或慢性炎症,以及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可引起幼畜和绵羊死亡。牛患本病后,耕作能力下降,奶牛泌乳量减少,特别是肉用牛的肝脏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一)羊常见吸虫病1.片形吸虫病。片形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又称肝蛭病,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的。片形吸虫在羊胆管内寄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暖、有适量水分条件下,虫卵孵化成毛蚴。毛蚴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胞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很快变成囊蚴,粘附于草上或游于水中。  相似文献   

14.
1肝片吸虫病 1.1病原与流行特点 该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病症的寄生虫病。肝片吸虫成虫在胆管内产生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条件下经10~25天孵化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椎实螺,则侵入其体内,经过几个发育阶段最后形成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附着于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吃草或饮水时吞食囊蚴而感染该病。每年的春季、夏末、秋初发病。  相似文献   

15.
羊肝片吸虫的成虫都寄生在羊肝脏胆管里,其形状扁平,象柳树叶状,故又叫柳叶虫病,成虫产的卵随胆汗流入肠道,再随粪便排到外界,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下经10d形成毛蚴,毛蚴在水中变成幼虫,然后钻入椎丝螺(我们所说的蜗螺牛)经3代发育形成尾幼钻出椎丝螺附于草上和游于水中,随牛、羊吃草和喝水时进入肠道,  相似文献   

16.
牛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报吸虫寄生在牛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慢性肝炎、胆管炎,伴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大批死亡。如我县茅墩镇1994年3-4月间感染发病4062头,死亡371头。在其慢性病程中,常使患牛消瘦、贫血、发育障碍、消化机能紊乱、泄泻冰肿,最后终致死亡。笔者从多年来采取中药辅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观介绍如下供参考。1方法(l)病畜分类:病畜经尼龙兜集卵法镜检有虫卵后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一般:仅长期消瘦,但饮食欲未见多大变化;轻型:出现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毛焦…  相似文献   

17.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毛毕吸虫病是由分体科的毛毕属的包氏毛毕吸虫寄生于鸭、鹅及野生水禽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寄生并产卵引起肠黏膜发炎,影响肠道吸收功能,严重感染时呈现消瘦、发育受阻等症状.肝片形吸虫病及包氏毛毕吸虫病均属人畜共患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同属椎实螺,椎实螺有小土蜗、静水椎实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4种,在我国分布甚广,它们生活并大量繁殖于田园、沟渠、池塘、沼泽等地.当病畜病禽排出的虫卵随粪便于水中,孵出毛蚴游于水中并钻入椎实螺体内生长发育,椎实螺受肝片形吸虫及毛毕吸虫幼虫感染,其受感染率可以反映出当地患肝片形吸虫病和毛毕吸虫病的严重程度.为此,笔者对高安市郊农村椎实螺感染肝片形吸虫、毛毕吸虫幼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旨为防治牛羊患肝片形吸虫病和鸭鹅患毛毕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血吸虫病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血吸虫卵随病畜或病人的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钻入钉螺,发育繁殖成尾坳,尾坳侵入牛皮肤,经血流至肝脏静脉中发育至戍虫而发病。惠牛食欲减退,排带有血液、粘液的稀便,恶臭。严重的惠牛体温升高,逐渐消瘦,贫血。  相似文献   

19.
牛肝片吸虫病又称柳叶虫病,在兽医临床上多呈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并伴发到中毒和营养障碍。该虫寄生于牛体内肝脏胆管内,因虫体扁平状如柳叶,故称肝柳叶虫,又称肝蛭,它对牛、羊、骆驼等动物为害极大,轻者使患畜逐渐消瘦、行动乏力,体重减轻,若是奶牛患病则乳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正羊片形吸虫是主要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呈扁平片状,灰红褐色,大小为(21~41)mm×(9~14)mm。成虫在羊的胆管内排除大量的虫卵,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由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孵出毛蚴,进入水中,遇中间宿主(淡水螺丝)时,钻入其体内,发育为胞蚴、雷呦和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囊呦,羊吃了这些水草后,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