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中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基于2016年和2020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采用森林生物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因子,评价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前后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分析比较不同地类、不同树种结构和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武夷山国家公园2016年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6032,等级为“中”;2020年指数为0.7003,等级为“好”。2020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按林地面积占比排序为好(53.9%)>中(43.9%)>差(2.2%)。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后,区域森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甘河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基础数据,从森林结构、森林灾害、森林健康、森林破碎度、森林自然度、植被类型等6个方面对森林生态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以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为评价因子,进行了定量评价。甘河林业局森林生态状况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安全涵义理解出发,以鄂西三峡库区为例,建立了包括气候条件、林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库区生态安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个(区)县中,夷陵区生态安全整体情况较好,巴东县和兴山县一般。库区在水土保持、林种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生态安全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构建鄂西三峡库区安全的生态系统,保障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方法测算2011—2020年森林生态承载力与环境污染压力指数,进一步得出森林生态承载率,并依据Dagum基尼系数分析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森林生态承载力在2011—2013年呈下降趋势,2014—2020年呈上升趋势;2)环境污染压力在2011—2014年呈下降趋势,2015—2020年呈上升趋势;3)近10年森林年均生态承载率西部地区最高,中部、东部地区相差不大;4)我国森林生态承载率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地区内差异比地区间差异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提升我国森林生态承载率,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蓄积量、自然度、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8个森林特征因子,按其相对重要性确定其权重及得分值,计算经营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指数,结果表明: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在森林功能评价上存在着差异,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相比,更能正确和全面地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本研究对于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能够综合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综合效益.依据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借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指标体系,以乔木林林分(小班)为研究对象,提取8个相关指标,采用权重赋值法,评价了茂兰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区域,利用1999-2010年的森林蓄积量和林业总产值数据,采用改进的生态经济弹性模型,对不同尺度森林生态经济弹性进行测度和分析,以反映森林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尺度上,我国森林生态经济弹性均值为0.255,处于生态滞后状态,且在研究区间内上升趋势不明显;2)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经济弹性均值的区域排列为东部(1.271)>中部(-0.277)>西部(-0.394);3)省域尺度上,天津(2.195)、辽宁(1.621)、广西(1.579)、广东(1.472)、福建(1.471)、西藏(1.344)、河北(1.337)、浙江(1.264)、海南(1.217)、北京(1.165)10个省份森林生态经济弹性较高;山东(0.983)和江苏(0.969)处在生态滞后临界值附近;四川(0.409)和云南(0.337)则步入了生态滞后状态;黑龙江(0.046)、陕西(0.016)、上海(0.003)和内蒙古(0.002)几乎处于无弹性状态;其余13个省份均处于重度生态滞后状态,宁夏(-2.488)和青海(-2.714)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的分布评价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依据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基本内涵,构建森林资源分布评价模型,提出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不同匹配指标,对区域内森林资源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该模型从不同角度定量评价区域森林分布状况,取得较好效果,4项评价指标均表现为相对均匀以上的水平,但资源分布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基于不同的匹配指标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不尽相同,从林业用地面积的角度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均要小于从国土面积的角度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森林蓄积的分布系数均要大于森林面积的分布系数。文章最后对模型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6,(5):131-137
红花尔基林业局是我国樟子松林的集中分布区,有林地以樟子松为主(约占52%),其次为白桦林(约占46%)。评价该地森林的生态功能,对制定该地森林经营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红花尔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借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评价方法,对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花尔基林业局以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的森林为主,占有林地面积的93.0%;生态功能等级为"好"和"差"的森林面积占4.0%和3.0%;全局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5,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按各林场(自然保护区)评价,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最好,巴日图林场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最差;按各龄组评价,幼龄林的生态功能最差,其余龄组生态功能均优于林业局平均水平;按树种结构评价,阔叶相对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的生态功能优于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按树种起源评价,天然林的生态功能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10.
以青羊湖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传统方法提出森林经营方案,从生态敏感性和景观格局角度对林场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根据生态脆弱程度对小班的森林经营方式及经营措施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对森林经营方案的合理优化。结果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整体较好,森林蓄积总量为128 049 m~3,平均蓄积量为119.13 m~3·hm~(-2);青羊湖林场以微度脆弱、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性区域为主,占比依次为21.81%、29.85%和28.43%,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较少,面积占比分别为15.97%和3.94%;以生态脆弱性为依据,对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的经营方式及措施进行调整,其中有6个小班的经营方式由保护经营调整为重点保护,6个小班由集约经营调整为保护经营,涉及调整面积21.91 hm~2,森林采伐调整后减少采伐量570.47 m~3。通过这些调整可有效避免生态脆弱区的人为干扰,从而恢复和提升生态脆弱区林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恢复的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和重要性,以及生态建设的实施规则.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产生了许多有损生态的现象,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文章通过对生态保护教育与生态旅游关系的论述,提出重视生态保护教育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婺源县依托资源开发旅游,以及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与成效,说明婺源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从此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有林业用地42.42亿亩、森林26.24亿亩,其中集体所有的林业用地25.48亿亩、森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现代化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和代表“生态现代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英国等)反思并应对传统现代化(也叫“一次现代化”)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或环境政治学说,是直接针对早期环境社会学发展状况提出的。随后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环境政治实践新策略所采用,其经验研究逐渐拓展到芬兰、丹麦乃至整个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分析,结合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际,对于如何依托生态优势,谋划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新人     
<正>概括地说,生态新人就是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与目标愿景相契合的"绿色公民"、"生态新人"或"社会主义新人"。就像文明的根本性体现是人的素质一样,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体现也是人的素质。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素质的培育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和造就成千上万的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生态新人"(郇庆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