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创新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和重中之重;采取“测配结合、测选结合“方法自主筛选出一批优良棉花亲本资源,并通过创新利用,已配组强优势杂交棉组合20余个,培育10余个强优势杂交棉品种,先后参加省级及其以上棉花品种区试.其中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已分别通过省级审定定名(苏棉23号)和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拟国家审定定名‘纵丰收棉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丰收棉ZRS-6“2007年已被破格提前升入省级生产试验.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进示范几个杂交棉新品种 ,掌握其生育特性 ,即生长势强、生殖生长早 ,结铃性强、产量高 ,抗病性好、品质优。并摸索出一套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杂交棉的生长发育优势1.生长势强。杂交棉生长发育表现为棉苗健壮、发棵早、搭架快、株型高大、果枝果节多、单株成铃多、成铃率高、产量水平高,在栽培上可以采用大个体、低密度,可减少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用工,实现轻简栽培。2.抗逆性强。杂交棉对不良环境条件有较大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一、杂交棉的生长发育优势 1.生长势强 杂交棉生长发育表现为棉株健壮,发育早,长势强,搭架快,植株高大,果枝果节多,单株成铃多,成铃率高,产量高。栽培采用大个体、低密度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种植密度和方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适宜合理稀植,种植密度过大,则结铃少、烂铃多,产量反而下降;同时,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适宜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相比,有通风好、透光强、产量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农3师在杂交棉种植过程中,针对杂交棉个体生长势强、发育快、结铃性强的特点,加大肥水投入力度,综合运用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杂交棉的增产优势和增产潜力,在大范围内取得了产量上的突破,创造了单产水平的新纪录。2008年全师种植杂交棉1.6万公顷,平均皮棉667米。产188.2千克,较常规棉平均皮棉单产高29.8千克。  相似文献   

7.
通过杂交棉高产机理研究,与常规棉相比,杂交棉个体生长势强,光能利用率高,积累有机物质多,分配合理,两伏桃多,增产优势明显。目前湖北省杂交棉种植  相似文献   

8.
棉花杂交优势来源于基因的显性效应、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和质核互作效应。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配合力测配测选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以自主筛选创新的特高配合力的亲本材料为父本,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已分别通过省级审定定名(苏棉23号)和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拟国审定名‘纵丰收棉3号’),其超亲优势极为明显,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抗虫棉在黄河三角洲(东营)推广速度很快,全市抗虫棉普及率已达到100%,其中抗虫杂交棉达40%。去年11月份,我市又配出新抗虫杂交品种——华棉1号(暂定名),该品种抗病、抗虫、抗寒、耐盐碱等,是抗逆性强的杂交棉。抗虫杂交棉,弥补了常规抗虫棉产量低和常规品种不抗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和高产示范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两个抗虫杂交棉与鄂棉18(CK)的生物学习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生长稳健,株型好,结铃性强,单株早桃(伏前桃、伏桃)和秋桃都极显著高于CK,子棉产量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11.
高杨 《农村科技》2007,(8):27-27
杂交棉有较强的抗逆性,结铃性强,衣分率高。我团引进两个纯合的具有标记性状的自交系杂交而成的父、母本,由于双亲自交系的遗传异质性大,杂交优势强,为了确保杂交棉种的纯度和质量,特制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近几年植棉效益有所下降,棉田面积逐年减少,但杂交棉花的生产与种植,在一些集中产棉区仍然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他们非杂交棉种不购,非杂交棉花不种,有的农资经销商也是非杂交棉不卖。这是因为,在同等生态条件下,杂交棉花比常规棉花667平方米产籽棉要多25~50千克,增产15%左右,效益也同步增长。杂交棉花的杂种优势强,科技含量高,用种少,密度较稀,种植用工量相对较少,虽然棉种价格偏高,可不少农民更希望用高投入获得高产出。特别是有经济头脑  相似文献   

13.
纵瑞收 《世界农业》2007,(10):58-60
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配合力测定分析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选择抗病、抗虫、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双亲之一,且双亲性状互补,可获得良好的杂交棉育种效果。笔者主持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4.
陆海三系杂交棉制种采用"冷藏花药与摘花授粉,整株杂交与集中成铃"相结合等技术措施。杂交亲本要选择具备亲和力好、配合力高的特性,且前者结实率要高,后者恢复能力强,是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提高杂种优势的基础。利用棉花三系法制种不仅可以简化制种程序,保证杂交棉种的纯度,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制种功效,促进了杂交棉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马丽 《农村科技》2007,(11):11-12
杂交棉因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结铃性强、产量高、衣分率高等特点,已在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005年我团引进标记杂交棉A1种植173.3公顷,平均667米2产皮棉183千克.2006年我团种植杂交棉1 600公顷,平均667米2产皮棉192.1千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为信息处理技术方法,以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的早熟、中熟和早中熟类型的杂交棉和常规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2005—2014年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对棉纤维4个主要纤维品质性状(长度、马克隆值、比强度和纺纱均匀性指数)进行地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熟棉品种纤维长度达到纺中高档纱所需长度标准要求;黄河流域的河北北部中熟品种近几年纤维长度下降,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纤维长度表现较好;中熟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分布大致呈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三大棉区不同熟性类型马克隆值有明显差异。此外,黄河流域棉区的华北平原一带是适宜种植推广中长绒、高比强和高马克隆值的长强粗纤维的常规棉品种的区域,黄河流域棉区的黄土高原一带是适宜种植推广普通高产型的短弱粗纤维的常规棉品种的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棉区是适宜种植推广中长绒、高比强和高马克隆值的长强粗纤维的杂交棉品种区域。而西北内陆棉区的东疆地区是适合推广种植长强细的优质常规棉品种或长绒棉品种的区域,可以作为我国棉纺工业纺髙支纱的重要优质棉生产基地。总之,西北内陆棉区常规棉仍然是我国棉花品质性状表现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杂交棉栽培     
<正>棉花的不同品种间进行杂交制种,都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出苗好且早、苗齐、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抗干旱、抗病能力强、早熟不早衰。二是蕾开花提早、结铃多且大,产量可比同类型的常规种增产15%、高者可增产30%。三是杂交棉的纤维品质好,一般杂交棉纤维的强力、细度、长度都高于常规棉品种。四是杂交棉已成为当代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为更好的利于农民种植好杂交棉,其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18.
人工制种发展杂交棉,在生产上可利用到后代,使杂种优势的利用面积比只利用F_1代扩大了50倍,大大节省制种用工,使杂交棉大面积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省内外杂交棉发展现状以及人工制种发展杂交棉的优越性;展望了我省发展杂交棉在不增加棉田面积的情况下,迅速提高总产的前景;并对杂交棉亲本选配、亲本保纯、人工制种技术、建立杂交棉生产体制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走自选、自制、自用的路子。沿江棉区宜选抗逆性强、耐水肥的中熟杂交棉为主;淮北棉区为满足午季接茬的需要,宜选早熟杂交棉为主;枯、黄萎病区,宜选抗病杂交种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杂交棉以其生长势强、丰产等优点受到棉花种植者的青睐,1团在2008年试点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1公顷的基础上,2009年扩大到4公顷。一、人工制种优点1.自制的种子作为商品杂交棉种子,价格较内地  相似文献   

20.
推广应用杂交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杂交棉抗逆性突出,生长优势明显,增产显著.但也存在着非常突出的弱点:首先种子生产成本高,生产技术难度大;其次种子价格昂贵;再次生长势强,生产管理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