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18,(12)
正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求知、求健、求乐、求会的多样性、多变性需求,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于2012年10月成功创办了绍兴第一所农村老年大学。积极探索"文化养老""文化尊老"的模式,用心用情做好老年工作,把孙端老年大学打造成农村老年大学的样本。1.突出三大建设,营造良好氛围(1)突出基地建设学校以"加强软硬件设施投入"为主题,近三年来投入近160万元,改  相似文献   

2.
发展森林康养不仅仅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解决我国当下人口老龄化加剧现实国情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不满足当下单一的养老方式,更多的希望在养老的同时追求精神层面的提高,而城市老年大学所能辐射到的人群范围又过窄,无法满足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通过研究分析森林康养和老年大学的深度融合模式,探索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老年大学,不仅仅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且能依靠森林特有的资源优势,开设老年学习体验班,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创新新的养老模式,以此在产业特色的研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关人才的培育等多方面的推进森林康养和老年大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26-129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越发引人关注。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同样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现实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质量亟待提高。通过对山东临沂市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实际调查,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从政府、社区、家庭、老年人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最后在政策制度、财政投入、社区及老年人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豆 《农业与技术》2022,(8):167-170
农村老年大学与康养的融合发展能够回应农村老年群体求知、求康的需求,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多重目标.经过分析,本文发现"养"、"教"的互通以及适宜的农村环境为农村老年大学与康养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其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在此讨论基础之上,本文以孙端成校办农村老年大学的实践内...  相似文献   

5.
我国老龄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形成了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退休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精神养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积极老龄化为背景,以石家庄市某县退休老年人广场舞队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实地观察以及深度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选择广场舞的社会原因主要是老龄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个体原因包括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对社会角色转变的要求以及老年人自身情感的需要等。广场舞的功能,一是使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二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三是扩大老年人人际交往圈。老年广场舞队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指导和舞蹈装备、扰民问题以及"广场舞大妈"的形象问题。子女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社会组织为老年人开展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开展专业指导,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统筹管理,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精神养老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82-283
我国主要矛盾转变意味着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性,老龄化加速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给提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水平带来考验。农村养老服务基本侧重于老年物质生活保障,缺少精神慰藉,但是丰富老年人文娱生活是健康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条件。对农村老年人文娱活动参与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农村老年人文娱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宣传、增加投资、丰富文娱内容、建立相关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农村老年人文娱参与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有农村朋友反馈,"老人不愿意去乡村养老院,原因之一是觉得无聊"。在养老院,平日除了生活得到照料,老人们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打牌、看电视,或者凑到一起聊天。与此相对照的是城市"老年大学"吃香,有的老人一旦进入就不愿退出,以至其他老人无法进入"老年大学"学习。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追求,乡村老人也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日益庞大,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发展老年教育,使广大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美丽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乡镇成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尚田镇老年教育现状尚田镇地处奉化城乡结合部,面积156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6,(1)
正发展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有老年人约71 000人,约占总人口的1/5,他们闲暇在家,是参加社区教育学习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态群体。如何设计,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社区老年教育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莲都区成教中心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老年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8,(11)
正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位于嵊州西南部,素有"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古镇两头门、百年越剧诞生地"之美誉。全镇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8.5万户籍人口,近10万常住人口,老年人口3.3万。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已成为甘霖镇人口老龄化的三大特点。基于这一现状,近年来甘霖成校着重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六老"目标,以"公益性老年大学"为载体,探索农村社区教育新路,实践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1.农村社区老年群体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健康中国是老龄化人口逐步激增下提出的一项举措。"健康中国"理念下提升老年人口整体健康素养尤为重要。要通过体育锻炼延缓老年人衰老,调节老年人心态,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解决社会上部分老人"空巢"的现象。本文以安徽省老年人的体育状况为研究重点,讨论安徽省老年人体育发展的特点、发展趋势并给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让老年人可以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身体安度晚年,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与空巢化的不断发展,农村老年人心理疾病问题与精神慰藉需求日益突出,而精神关爱服务供给却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有必要整合多方主体力量,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行政村为依托,企业、卫生院(医院)为支撑,非营利组织为辅助,个人积极参与为补充的多元服务主体的社会化老年精神关爱服务体系。从老年精神慰藉与心理疏导服务、老年文体服务、老年教育服务、老年社会参与服务、老年权益维护服务等5方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全面、丰富的精神关爱服务,使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0年在陕西省进行的"子女外出务工背景下的陕西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研究"调查数据,分析了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活动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器械支持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2个指标之间显现出正相关关系,社会活动比较丰富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社会活动比较单调的老年人。个体的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低龄、有配偶、经济状况较好的以及不患有任何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4.
陈红 《农业考古》2007,(6):195-197
古文是赣南具悠久历史,流行很广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它的音调优美动听,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它的内容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崇尚道德、弘扬正义、乐善好施、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反映了民众期盼过上太平、安稳生活的美好愿望。给长年处于半封闭状态下的山区农民以难得的艺术享受和受教育、求知识的机会。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古文在赣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着主导地位。是一个平民唱,平民听,完全属于底层百姓的艺术形式,可谓"平民文化"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以镇群众文化馆为依托,积极探索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新路径,艰苦奋斗,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6,(12)
正湖州市八里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于1989年,曾六度易址,2016年9月迁入湖州东部新城八里店社区西湖漾家园北区67号大楼。学校实行"一校多名",成为拥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社区老年大学、党校"等多个校名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建筑面积约3 0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报告厅、会议室、计算机远程教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音乐舞蹈室、书法美术室、健身房应有尽有,另配有中西面点实训室、烘焙室、老年护理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6,(12)
正八里店成校把老年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从准确定位、精确目标、明确思路三个角度,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师资团队、把握课程设置、开辟多元活动等方面,扎实开展八里店社区"夕阳乐"老年教育。经过近两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老年教育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课题研究、实验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个,市级立项3个。2016年,"八里店夕阳乐老年大学"成为湖州市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获得表彰,学校也被评为2016年全国农村老年教育先进单位。2016年10月,学校就"八里店社区  相似文献   

18.
岑雪军 《新农村》2013,(11):52-53
老年教育是社会发展进入到老龄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如何运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推进老年人社会化,最终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成功的老龄教育,构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在探索中我们发现,老年教育根基在社区,活力在社团。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20,(9)
正随着农村老年群体不断扩大,乡镇老年大学和村老年学堂已成为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但老年教育也面临着资金、场地、师资等诸多问题。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中心成校,创造条件开展老年教育。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满足学员学习需求充分挖掘资源,积极培育区域性老年开放教育课程。一是充分利用免费网络学习课程。该类课程以国开老年开放大学、省老年开放大学开发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港台儒家的代表人物唐君毅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揭示了西方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自觉地求表现"的精神,由此去说明西方文化成就的主要是客观的人文世界.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则是"自觉地求实现"的精神,因而成就的主要是道德人格.这两种根本精神既有其价值所在,但又有偏颇,因而中西文化的会通就成为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