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地区藏鸡蛋的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生长在高寒缺氧的特殊环境下,藏鸡具备了适应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性,本文针对藏鸡在高寒缺氧等条件下,在特殊的饲养方式下所产藏鸡蛋的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藏鸡蛋中铁、铜、锌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蛋,因此在某些方面,藏鸡蛋具有比普通鸡蛋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稻城县藏鸡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稻城县藏鸡生产现状和当前藏鸡养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藏鸡养殖中存在的饲养管理水平差、品种退化、纯种量减少严重、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对策,为藏鸡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8)
牦牛是以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色物种,常年生活在3 000~6 000 m以上的高寒低氧地区,因其独特的低氧适应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一直是大型高原物种的研究热点。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大量用于科学研究,使牦牛相关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牦牛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工作中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牦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7)
藏鸡是我国藏区的特种家禽,广泛分布于四川甘孜、阿坝等高海拔地区。由于生长环境位于高寒、缺氧的高海拔地区,传染病相对较少。但是,我国鸡病种类繁多且复杂其中以传染病危害最为严重,随着藏鸡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多渠道引种、流通频繁等一些方式也将一些传染病带入藏鸡。就以如何做好藏鸡白血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隶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为小型底栖鱼类,常栖息于河流湖泊浅水处的草丛或砾石之间,主要以剑水蚤、摇蚊幼虫和底栖介形虫为食。高原鳅属分布于海拔5 000米以上的高原,与裂腹鱼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区系鱼的主体,是青藏高原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区域的河流湖泊中。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4,(7):11-11
<正>汞是一种可以全球传输的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前期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汞的含量很低,是全球汞分布的背景区域之一。然而,关于青藏高原野生鱼类汞含量及富集作用的研究仍相当缺乏。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了青藏高原野生鱼类汞含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高原水体汞含量非常低的背景下,野生鱼体的汞含量相对较高,具有显著的富集作用,这与我国其他地区相对高汞污染环境中鱼体汞含量相对较低的结果形成鲜明对照。研究发现,高原特有野生鱼类在低温寡营养环境中具有极低的生长率和较长的寿命、较低的甲基汞去除率以及该地区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高效的甲基汞富集等,这些是造成汞富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8)
发酵床饲养藏鸡具有改善舍内环境、提高免疫力、增加饲料精化率等优点。文章综述了该项目发酵床制作、藏鸡选择、饲养密抗疫病防治、垫料维护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获得高原软刺裸鲤(Gymnocypris dobula)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HIF1B和HIF2A基因c DNA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HIF1B和HIF2A在两种裂腹鱼体内各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应激性低氧条件下罗非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软刺裸鲤和齐口裂腹鱼HIF1B基因长度分别为2 322 bp和2 313 bp,预测编码773和770个氨基酸;HIF2A基因长度分别为2 466 bp和2 502 bp,预测编码821和833个氨基酸。同源分析显示,齐口裂腹鱼和软刺裸鲤HIF1B ODD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12%,HIF2A为89.56%。在CODD保守结构域中,软刺裸鲤HIF1B的LxxLAP位点突变成Pxx LAP,这可能是高原裂腹鱼HIF1B功能进化的重要标志。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应激性低氧环境中,硬骨鱼类鳃和皮肤中HIF1B和HIF2A mRNA的表达上升;而在长期低氧环境中,硬骨鱼类鳃和皮肤中HIF1B和HIF2A mRNA的表达下降,推测硬骨鱼体内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来适应长期低氧和应激性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9.
氧是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动物处于低氧环境时,机体的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也会相应发生改变,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机体损伤甚至死亡。低氧胁迫下的应激机制是涉及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调控过程,与哺乳动物相比,甲壳动物的低氧应激与分子适应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分析了低氧胁迫产生原因,并从生理层面阐述了甲壳动物对低氧胁迫的应激反应和生理适应策略、以及低氧对甲壳动物的行为、存活、抗氧化能力和代谢的影响,又从HIF-1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通路阐述了甲壳动物对低氧环境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本文在总结低氧信号传导及其调控通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低氧胁迫对甲壳动物影响的预防和调控手段,包括选育耐低氧新品种和营养调控手段,以期为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甲壳动物低氧应激和分子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润  王秀利 《河北渔业》2022,(10):26-30+46
低氧诱导因子HIF是机体对氧气浓度产生应答的关键调控因子,由于HIF的保守性,使得它在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中的表达和调控都很相似。无论鱼类耐低氧品种的培育还是低氧条件下分子机制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HIF在鱼类中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转录特征以及生理反应等进行综述,发现HIF在鱼类中不仅与低氧有关,还可能参与了鱼类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和炎症反应,除此之外它在不同种类的鱼中,表达调控还存在差异性,这也说明鱼类低氧条件下的分子表达机制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1.
雅砻江5种(亚种)裂腹鱼类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雅砻江流域采集到的裸裂尻鱼属的软刺裸裂尻鱼、大渡软刺裸裂尻鱼、高原裸裂尻鱼和裂腹鱼属的短须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是此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裂腹鱼类是一类较特殊的类群,适应于高原水体的生活环境。通常高原水体环境具有低温、低氧、饵料贫乏等特点,在其中生活的鱼类生长缓慢、性成熟较迟、繁殖力较低,生态稳定性较弱,其资源一旦遭受严重破坏,就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12.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水系发达,江河众多,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江河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高原区域江河自然地势落差较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点电源省份之一。近年来青海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建设的加速态势,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现,水生生物及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高原鱼类及渔业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加强渔业资源生态补偿,确保渔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维护高原水生生  相似文献   

13.
简生龙 《中国水产》2011,(10):22-23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拥有全球高海拔地区唯一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由于高寒、高海拔等独有的环境条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该地区形成了诸多独特的适应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水生生物物种,这些物种维系了高原水体生态,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和基因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是能够适应于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环境,为鳅科中个体较大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甘肃、青海的黄河干支流及附属湖泊。似鲇高原鳅以小型鱼类为食,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生境变化、分布的局限性及生长缓慢等原因,造成其野外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笔者于2015年  相似文献   

15.
<正>藏鸡肉、蛋是藏民族喜爱的食品,它们本身的营养特点及可口性可创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养藏鸡已从西藏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自给自足性的副业生产向商品化、专门化生产发展。在西藏政府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各地区养藏鸡专业户大批涌现,其规模有大有小,大的饲养量达几万只。因此,针对藏鸡的特点,正确地防控规模化藏鸡生产中疫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当前藏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鸡群疫病的预防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原鳅属多样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  代应贵 《水产科学》2011,30(1):53-57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个生物地理区,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平均海拔在4500 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高寒、低氧及强辐射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鱼类生物地理学初步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地理位置邻近,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差别显著,而两地的鱼类区系组成却均以裂腹鱼和高原鳅为主。本文依据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裂腹鱼和高原鳅的起源与演化为线索,结合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气候变迁,探究塔里木盆地鱼类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原因及过程,研究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两地间鱼类的关系。结果显示: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末塔里木盆地出现的从外围山地向沙漠腹地流向的水文网雏形,使不同进化水平的裂腹鱼和高原鳅在以后不同的地质时期陆续随地表径流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天山等塔里木盆地周边山地进入该盆地成为可能。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Day)、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Racoma)biddulphi Günrher、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 yarkandensis(Day)、隆额高原鳅T.(T.)bombifrons(Herzenstein)和长身高原鳅T(Triplophysa)tenuis(Day)5种鱼类可能是裂腹鱼类和高原鳅类某些较为原始的类群在晚中新世-早更新世进入塔里木盆地,在地理隔离下,趋异进化适应辐射形成的物种。宽口裂腹鱼S.(Schizothorax)eurystomus(Kessler)、扁嘴裂腹鱼S.(R.)esocinus Heckel、厚唇裂腹鱼S.(R.)irregularis Day、重唇裂腹鱼S.(R.)barbatus Mcclelland、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us steindachner、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Kessler)、斯氏高原鳅T.(T.)stoliczkae(Steindachuner)7种鱼类可能发生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山地及青藏高原,第四纪陆续进入塔里木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鱼类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种间和种内的竞争中,受多重因子的共同作用,逐步形成近现代的区系及空间分布格局。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两地主要的鱼类起源的种类和时间基本一致,演化发生的地区地形、气候显著不同,形成了区系结构相似、种类组成各具地域性的特点。近50年来,受灌溉引水、筑坝发电等人为影响,塔里木盆地鱼类资源量迅速衰减,分布范围大幅缩小。  相似文献   

18.
藏鸡与矮小鸡屠宰性能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鸡与矮小鸡的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和肉色评分为主的屠宰性能的对比分析得出藏鸡与矮小鸡在屠宰性能上有较大的差距。试验表明矮小鸡在西藏林芝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这对进一步对藏鸡的杂交改良,建立可行的配套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2015,(3):53-54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高原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描述120多个有效种,我国目前分布有约105种高原鳅。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外发表了新近发现的高原鳅属新种——祁连高原鳅,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首次发现高原鳅新物种。2015年1月出版的杂志《动物学分类(Zootaxa)》,发表了署名李文靖、陈晓澄、胡延萍的论  相似文献   

20.
高原应激是高原环境中的低压和低氧状态,导致机体缺乏内源性氧,从而出现的病理状态。近年来,拉萨肉牛养殖规模逐年增加,存栏量不断增加,屠宰率明显提高。拉萨市某牛场从新疆引进5头安格斯种公牛,因气候和气压的变化,其中3头初期呈现呈现感冒症状,呼吸正常,流涎增多。其中1头第发病后3 d死亡,另2头经治疗,症状减轻,送至西藏低海拔地区饲养。重点叙述此次发病、临床症状和治疗全过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