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辣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木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引种栽培概况、栽培技术、利用价值、产品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辣木研究的重点在于深入开展分子遗传和生态关系研究,加快相关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更加深入地研究辣木的功效并加大对新型辣木产品的研发和对辣木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候环境数据结合辣木8个生态适宜性气候指标,将云南划分出辣木种植的高适生区、低适生区和不适生区,并制作云南辣木适生区专题图。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生区分布于北纬25°以南海拔1 600 m以下地区和金沙江海拔1 600 m以下峡谷。辣木在云南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临沧市、德宏州等11个州(市)有高适生区面积37 110 km2,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9.5%;在全省15州(市)有低适生区面积69 036 km2,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16.3%。云南辣木适生区多为干热河谷、山区丘陵,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地区。研究结果将为云南辣木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辣木的特性与价值及其在云南引种发展的景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辣木原产印度及非洲,为多用途的经济树种,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促进辣木在云南的引种发展,先对辣木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利用价值及其产品的市场开发前景作了论述,进而总结了云南引种栽培辣木的状况,据此表明,辣木在云南省干热地区大量种植发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辣木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云南省辣木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给害虫防治和天敌利用提供参考,2013-2014年对云南省辣木种植区的辣木害虫及天敌进行了调查。经鉴定,调查采集到的辣木害虫隶属4纲、33科、45个种,主要害虫为辣木瑙螟、斜纹夜蛾、小菜蛾、柑橘蚜虫、二斑叶螨、美洲斑潜蝇等;天敌隶属2纲、7目(蜘蛛归为一个目)、7科、19个种,主要天敌为蜘蛛和瓢虫。辣木瑙螟、斜纹夜蛾、小菜蛾、柑橘蚜虫、二斑叶螨、美洲斑潜蝇等种类发生较普遍,在调查点均有发现。尺蠖、菜粉蝶、根粉蚧等害虫危害相对严重,但分别只在四川米易、玉溪易门和本所发现,锈斑白条天牛只在本所和德宏热作所发现。  相似文献   

5.
辣木种仁净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辣木种仁净水剂与常用化学净水剂净水效果比较研究,表明辣木种仁净水剂有很好的净水效果,净水效率与聚合氯化铝相当,能使水的混浊度降到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以下(浊度≤5FTU),可作为化学净水剂的替代品使用;辣木种仁和辣木油渣都可作为净水剂使用,二者净水效果差异不显著,从净水成本和综合利用考虑,选用辣木油渣作为混水净水剂更加经济合理;当混水浊度为150.6FTU时,辣木油渣净水的最佳剂量为每升混水中加入0.2g辣木油渣粉。  相似文献   

6.
<正>古巴的辣木种植始于20世纪40年代,2011年起大面积种植,目前种植已经实现部分机械化,种植面积约4 000 hm~2,生产的辣木食品主要有辣木面粉、辣木饼干、辣木沙拉、辣木调料及茶叶等,辣木保健品主要有胶囊和片剂,有近20个研究所和企业参与到辣木作为高蛋白饲料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品种云南极品2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辣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多,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时达到最高,单株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分别为对照的3.99和1.53倍;适量施肥能显著提高辣木幼苗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大;辣木幼苗根、茎、叶组织中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表观吸收率和施肥效率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施肥量增加对根系的影响最大;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辣木幼苗各生长、光合、养分含量指标均有所降低,根冠比最低,壮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明显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总之,辣木幼苗最适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西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在中、幼、成熟龄辣木林中设置辣木+绿豆、辣木+大豆、辣木+花生、辣木+香茅草、辣木+迷迭香、辣木+茄子、辣木+西瓜、辣木+黑皮冬瓜、辣木+南瓜9种辣木复合经营模式,初步总结各模式的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9.
辣木产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木,又称为"油辣木"、"辣根树"或"鼓槌树",是白花菜目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植物,种植6个月后即可开花结实,为多用途速生乔木树种。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3种:印度传统辣木、印度改良种辣木和非洲辣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叶总黄酮,并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超声波提取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功率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分析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辣木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g/m L)、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2℃、功率210 W,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5.082%,验证试验所得总黄酮含量为5.17%,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辣木推广种植到怒江地区,进行了辣木育苗及栽培技术的探索,进行了辣木营养袋播种育苗与栽培方面的试验研究。为怒江州合理开发辣木产业及推广辣木种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辣木叶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通过预实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辣木叶粉片剂主料和辅料用量分别为辣木叶粉96.3%,木糖醇2%、硬脂酸镁0.56%、微粉硅胶0.14%,再加入主料总重50%的浓度为2%PVP水溶液,此条件下可制得呈天然淡绿色,表面光洁,色泽均匀一致,有辣木清香味的片剂。经对辣木叶粉片剂进行质量检查,辣木叶粉片剂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辣木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及保健作用等,总结当前世界辣木发展现状,并在作者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元谋植物生态园的辣木种植及管理模式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的辣木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云南的开远、东川、永仁、思茅、瑞丽5地进行了8个种源,2个品种的辣木引种试验,所引种的辣木其幼树期表现出生长迅速,能正常开花结实的状况;且所引种的10个种源(品种)间生长差异并不显著。辣木定植后,呈现持续生长的状态,无明显缓苗期;年生长态势在年内大部时间生长迅速,到11月初随着温度的下降而生长减缓,粗生长在后期增长明显加快。表明辣木生长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引种的辣木植株1年生枝耐修剪,显示其为易于更新的树种。另外,引种的辣木叶中蛋白含量与原产地基本相同,但钙、钾、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原产地,而维生素含量则高于原产地。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促进辣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中国辣木产业大会暨联盟3周年活动于3月19-20日在昆明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辣木产业联盟、国家木薯(辣木)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天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办,来  相似文献   

16.
古巴辣木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古巴人民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增加动物饲养原料意义重大。通过与古巴辣木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交流及实地了解,对古巴的辣木研究机构、辣木发展现状及中古辣木科技合作展望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进境的辣木产品主要以辣木籽为主,来源国多在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常年高温、高湿,极易携带或滋生各种有害生物或病原微生物等,潜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本文对进境辣木籽携带的有害生物疫情进行了分析,从截获的辣木籽中共检出各类有害生物4 921批次,检出比最多的是昆虫3 074批,其次是真菌1 751批。检出较多的有害生物包括赤拟谷盗、锯谷盗、烟草甲和印度谷螟;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四纹豆象、菜豆象和咖啡果小蠹;均为仓储害虫。并针对进境辣木籽中有害生物截获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辣木的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繁殖方法、造林技术、综合开发利用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辣木研究所取得的进展,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原产辣木栽培年代比引种印度辣木早八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中国海南儋州一农家庭院就有一棵树龄130多年的辣木。南宋时期,被皇帝封为"紫清明道真人"的琼籍传奇式人物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修道、炼丹时,最爱吃辣木(当地人称木菜)、木瓜和木豆做的"三木汤"。六七百年来,每逢农历5月11-17日和农历6月12日前后3天时间,松林岭周边村庄的群众便用"三木汤"祭拜白玉蟾。中国原产辣木栽培利用年代比引种印度辣木早八百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播种日期对辣木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设置了4月29日、5月4日、5月9日、5月14日、5月19日5个播种日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之间辣木的株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地上部产量等差异显著,播期对辣木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影响较大。冀中南地区种植辣木应适当早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