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竹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CV.zhuliu)苗木配方施肥进行试验。通过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竹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配方施肥后,竹柳苗高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可知竹柳苗木苗高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苗木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2P1K2,综合考虑,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其中P肥对促进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红叶杨(Populus×euramericanacv.zhonghuahongye)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平茬更新代次中华红叶杨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情况,确定了中华红叶杨最佳平茬代次,同时为大面积扩繁培育中华红叶杨苗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印楝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年生印楝实生苗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苗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印楝苗的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结合二次多项式对苗木连日生长量的动态模拟,可将苗木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地径处于生长初期阶段的时间短于苗高,但生长量占全年总量之比是苗高的2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69.1%,全株含水量是干质量的1.58倍;在制约苗木生长节律的气象因子中,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怀宁县皖河滩地进行了4个杨树品系:湘林77、80、90和南林95的引种育苗试验,供试面积6.67hm2;2008年5月20日至10月20日,在不同品系杨树苗木中随机抽取一个标准行苗木,每隔15天调查一次地径、苗高,以进行不同杨树品系苗木生长规律与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4品系地径、苗高生长均随时间呈线性增加;不同品系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差异显著,南林95和湘林80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年生平榛实生苗生长节律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平榛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长节律与生长曲线一致性较好,叶绿素a、b和总量随着苗木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下降,呈现"低—高—低"变化趋势;2年生平榛苗木活力可用苗木形态指标苗高(95.65cm)、地径(0.87cm)、新梢长(40.23cm)与生长期间平榛叶绿素总量(0.979 0mg·g-1)的最低值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沙棘平茬复壮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沙棘林不同龄组、不同季节平茬复壮效果的研究表明:沙棘林栽植后5~7a进行平茬更新效果最佳,萌蘖株数达到3.89万株/hm2,幼树生长旺盛,在平茬时间上以春季平茬效果最佳。沙棘根部萌蘖的苗木生长格外旺盛,雨季平茬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7.
对楝树苗木物候、苗高、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楝树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旬和10月上旬;而地径也呈现出相同规律,第1次比苗高早30天左右,第2次与苗高时间相同;苗木生长期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5个阶段,年生长周期245天.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育苗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平茬高度对柽柳萌条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柽柳作为防风固沙和封沙育林的优良树种,采用平茬技术促进更新,是其复壮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柽柳集中分布区进行了平茬复壮更新技术研究。在柽柳树液开始活动前实施平茬作业,留茬高度分别为10 cm、20 cm、30 cm、40 cm,平茬当年秋季柽柳停止生长后,调查其萌条数、萌条高生长、萌条基径生长。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留茬高度对柽柳基径生长影响最大,对高生长的影响次之,对萌条数的影响最小;留茬高度30 cm时萌条数均值最大,枝条基径粗度均值最大,萌发效果最好;留茬高度10 cm时枝条高生长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9.
对2年生引种美洲椴实生苗平茬高度及平茬后切面的不同处理对不定芽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平茬高度对萌条数量无显著影响,低桩平茬方式产生萌条的高生长优于高桩平茬;平茬后切面无处理苗木萌条数量多,赤霉素CA3和萘乙酸NAA抑制不定芽产生.赤霉素GA3对高生长和基径的促进效果高于萘乙酸NAA,最佳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退化白刺进行3种方式机械平茬复壮试验,结果表明:(1)平茬白刺冠幅、萌条数量、萌条枝长和地径较未平茬植株均显著提高,表明平茬能促进白刺生长,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白刺的生物量;(2)平茬白刺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量高于未平茬的白刺,平茬的白刺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地上部分生长迅速;(3)3种平茬方式生长表现存在差异,全面平茬在各项指标上具有优势。若后期注重的是平茬以后的萌发以及高生长,建议采用全面平茬方式;若注重林分防风固沙效能,建议采用平茬一半或者间隔平茬。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设计进行基质施肥对高阿丁枫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施肥极显著地影响苗木密度、地径、苗高和侧枝萌发;②苗木密度随施肥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③施肥量为0.0~3.0 kg/m2时,地径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施肥量>3.0 kg/m2时,各处理间的地径无显著性差异;④0.0~7.0 kg/m2施肥范围内苗高随着施肥量的增大而增长,施肥量大于8.0 kg/m2时抑制苗高生长;⑤施肥量0.0~7.0 kg/m2时,侧枝数与施肥量正相关,施肥量>7.0 kg/m2时,侧枝发育受到抑制;⑥除密度与侧枝数间未达到显著相关外,其余指标两两间相关极显著,其中密度与苗高、地径呈负相关,而地径、苗高与侧枝数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柠条以其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风沙等强大的生态适应性,特别适宜河北坝上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和沙质土壤条件,是当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然而随着柠条林龄的增加,在坝上地区种植较早的柠条相继出现了生长衰退、枯死等现象,生态效益显著下降。该研究通过柠条平茬试验及分析,旨在达到规范柠条平茬作业、促进柠条生长、加速衰退柠条更新、减少因柠条平茬而造成的风蚀沙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可促进柠条生长和新梢萌生,平茬后地上部生长量显著增加,以距地表5cm处平茬效果较好,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柠条生长、更新,同时也可减少风蚀的发生。11a生中龄柠条平茬后效果最佳。从有利于更新复壮的角度考虑,柠条最适平茬时期是10~15a;从促进生长和开发利用角度考虑,平茬也可在6~10a进行。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五个耐盐树种苗木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上所育的2年生臭椿、美国竹柳、白榆、白蜡和五角枫5个耐盐树种苗木分别进行了生长、形态与生物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臭椿、美国竹柳、白榆和白蜡4个树种苗木地上部分生长较好,五角枫苗木生长较差;白榆和白蜡2个树种主、侧根系发达,根系数量多、长度大,臭椿和美国竹柳2个树种苗木以粗根为主,中细根较少,五角枫根系多以中、细根为主;单株生物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白榆>白蜡>美国竹柳>臭椿>五角枫。综合5个树种苗木生产力7个指标的聚类分析显示,白榆、白蜡和美国竹柳为生产力高的1类,臭椿苗木生产力中等,五角枫生产力较低。从根系生长能力及发育程度来考虑,白榆、白蜡2个树种苗木与相同条件下生长的3个树种苗木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盐渍土造林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研究,建立了苗木的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并据此模型将番荔枝苗木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缓增期和停滞期。其中,苗高和地径在速生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38%和70.33%。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地径的函数模型关系表明:全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全株含水量和地上部分含水量与苗高和地径显著相关。番荔枝苗木生长210 d 全株可积累干质量7.39 g,其中地上部分为4.86 g,地下部分为2.53 g,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68倍。建议根据苗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提出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本研究为高效培育番荔枝优质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5个杉木优良品种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杉木优良品种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1年生时生长表现最优,其苗木高,地径粗,苗木健壮;邵武卫闽杉木第2.5代、第2代苗木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一般;三明市郊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6.
1990年~1991年,我们进行了枣幼树平茬试验。经调查,平茬苗高生长量比分株繁殖的苗木当年高生长量提高50%以上,部分苗木当年就开花座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平茬时间:一般在栽植的当年或第二年平茬。具体在枣树发芽前的10~15天。陕西关中地区可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平茬方法:对栽植成活的苗木或当年归圃苗,从地面以上10~15cm 处剪截。保证剪口下有一定长度皮质鲜嫩光滑无损的枝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农作物茬口对日本落叶松育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茬地进行日本落叶松育苗应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不宜选择碱土、砂土和黏土作苗圃地;不同茬口以日本落叶松重茬地育苗能够明显增加苗木生长量,以白菜茬为对照,日本落叶松重茬地可使苗高增加1.57倍,地径增加0.18倍,封顶量增加1.25倍,每hm2株数增加1.13倍。其他农茬首选大豆茬地、草木樨、瓜地茬,而谷子和白菜地茬不应作苗圃地繁育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18.
美国山核桃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的苗圃地内对美国山核桃1年生播种苗进行了全年的生长和生物量测定,并对其苗木的形态特征作了研究.据此,将美国山核桃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划分为出苗期、幼嫩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美国山核桃1年生播种苗在其生长期中苗高生长的速生期全年仅1次,而地径速生期则出现3次;其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地下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73.52 %,全株含水量是其干生物量的1.36倍.  相似文献   

19.
干旱沙区沙地云杉育苗技术及幼苗生长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地云杉种子和1年生种子播种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遮阴与否和不同覆沙厚度对沙地云杉幼苗保苗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出苗到越冬,遮阴处理和不遮阴处理幼苗保存率为69.04%、17.35%,干旱荒漠区播种育苗覆沙适宜厚度0.5 cm。幼苗年生长规律研究表明: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年生长规律基本相似,高生长从6月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地径生长从6月20日进入快速生长期,到7月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趋于平缓,8月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基本停止。在生长期幼苗地下部分干质量百分率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百分率在生长季内持续上升,经回归分析,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 2x-8.5223、Y=-1-0.6x2+0.092 9x-1 877.4。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地径和苗木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低气温、20 cm土壤温度、15 cm土壤温度和10 cm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20.
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不同育苗基质的当年育苗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昆明树木园所进行的连香树、多果槭、榉树、枫杨和川滇桤木等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不同育苗基质的当年育苗效应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其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上,与对照红壤育苗基质相比,不同育苗基质对此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的作用不一,红壤4+福贝菌2育苗基质(处理A)和(复合肥2 kg+钙镁磷肥2 kg)/100 kg红壤育苗基质(处理C)对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当年生苗木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对连香树、多果槭、榉树和川滇桤木等4个阔叶树种的当年生苗木生长具较佳促进作用的育苗基质是处理A,其连香树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34.04 %、15.00 %和15.38 %;多果槭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70.55 %、23.81 %和39.18 %;榉树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31.93 %、35.33 %和33.33 %;川滇桤木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101.65 %、38.27 %和50.63 %.而促进枫杨当年生苗木生长的较佳育苗基质是处理C,其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提高44.30 %、23.55 %和30.9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