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截至目前,国家林业局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共建立湿地生态站30个,湿地生态站数量的增加,给湿地生态站的信息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从湿地生态站建设过程以及后期管理出发,建立基于Web的湿地生态站信息管理系统,为湿地生态站的管理提供便捷化的途径,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野外台站是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在分析广西生态区位和林草资源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提出了广西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构想。采用多源数据分析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广西全域范围内划分相对均质的9个生态地理分区,并按照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等原则规划布局森(竹)林、湿地、荒漠(石漠)、草地、城市等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5个。构筑以国家台站为重点、地方台站为补充的上下衔接、横联区内外观测的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解答重大科学问题,服务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西,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泉州湾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泉州湾湿地生态站)位于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规划新建50个湿地生态定位站中的泉州站。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2030年)》中的重点项目,泉州湾湿地生态站的建设将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环境保护数据。随着观测系统日趋复杂及监测数据量逐渐增多,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方便数据存储、及时共享信息和易于挖掘数据隐藏信息,文中基于B/S模式,采用Jquery框架及MongoDB+Sqlserver存储架构建设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我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的网络可视化管理。平台具有地图可视化展示、数据实时观测及统一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共享等功能。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使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全国森林生态站信息的规范系统化汇集、网络可视化管理和云存储共享服务的目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站)位于福建省长乐市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相邻的长乐市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闽江口湿地生态站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规划新建的50个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之一。闽江河口湿地生态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森林生态站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兵  李少宁 《林业科学》2006,42(1):116-121
简述林业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概念,并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寻求和挖掘将15个生态站海量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的手段,实现生态站信息的规范化、系统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和共享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服务.对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构建框架、技术原则、研究内容及实现功能与方法进行探讨,同时指出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建设是衡量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基础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将成为我国"数字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湘中丘陵小集水区生态效益观测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八五国家攻关项目《湘中丘陵洞庭湖水系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的总体方案,以湖南省衡南县松柏乡黄塘村小集水区为代表,通过对黄塘村气候、地形、地貌特点的调查研究,设计了湘中丘陵小集水区生态效益定位观测体系,为我国南方丘陵区设计生态效益定位观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回顾了森林生态水文研究中森林蒸腾观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历程。从不同的研究尺度,介绍了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适用范围,并对其优势与不足做较为详细的分析。旨在为各地区进一步研究森林变化对区域水循环影响以及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面翔实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张义佩  邱文 《森林工程》1997,13(1):57-58,56
本文对现代建筑开挖区回填土各层在各时期变型及变形速度的观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长时间观测进行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为大面积施工开挖区回填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数据和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单个站点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和研究往往具有其局限性,难以揭示更普遍性的规律。多站联合,从站到网的模式成为生态定位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发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重点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三个主要网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并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2个方面对黑龙江省五营森林生态站梯度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及其软件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3月26日,三沙卫视记者到海南文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文昌站)进行了实地采访,采访组在文昌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站内的综合观测塔、气象观测场、标本陈列室、固定样地等基础设施和观测设备。文昌站常务副站长薛杨研究员作为代表接受了采访,向采访组详细介绍了文昌站目前主要的工作任务和长期观测到数据对沿海防护林建设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理无锡地震监测中心站常熟地震台山洞定点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及场地环境)、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及人为干扰因素三大类因素对形变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干扰因素会导致观测曲线出现不同变化形态。同一干扰因素不同仪器响应也不尽相同:强降雨会引起DSQ水管仪、SS-Y伸缩仪、VS垂直摆、VP垂直摆观测曲线出现转折突变;人员进出山洞会导致仪器记录曲线大幅突跳,VS、VP垂直摆数据相比长基线的DSQ水管仪、SS-Y伸缩仪受干扰更为显著,SS-Y伸缩仪通常受气压波动干扰更加明显;气压变化会引起地倾斜观测仪器记录曲线加粗、毛刺增多,载荷变化会引起SS-Y倾斜仪张性变化和数据大幅阶跃。总结归纳了各类干扰形态特点,便于剔除干扰,有效提取地震异常信息,为提高形变观测质量、数据分析预报提供保障、干扰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的第91个森林生态站,主要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的生物多样性、红松天然分布北界群落特征、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功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揭示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规律、为量化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补偿、为森林与人居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文章对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电子水准仪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沉降观测工作中,一套比较完整的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及绘图一体化程序可以改变传统的外业作业及内业人工数据处理和绘图方法。因此,开发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及绘图一体化程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云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研究经营采伐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合经营采伐进行了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的观测和试验。经初步观测试验,林内平均泥沙流失量为1.77t/km~2,采伐迹地为2.29t/km~2,经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说明经营采伐不会引起大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正>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站”)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内,属于中温带干旱地区河套平原农业生态区,湿地内水生植物生长繁茂,主要以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为主,是内蒙古自治区申请建成的第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点。2011年,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站正式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TERN),  相似文献   

18.
各森林生态站通过开展各种实验、观测和研究,积累了海量的、格式多样的观测数据,但是由于处理手段的落后,这些数据所蕴含的有用信息并没有被完全揭示出来,每个森林生态站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各森林生态站之间缺乏信息的共享;另外单纯的观测结果数据库并不能直观地反应观测样地以及样地的其他背景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WebGIS的森林生态站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基于超图公司的最新网络GIS平台,解决了森林生态站数据管理手段落后以及在较大范围内难以进行信息共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对路基土方沉降以及变形观测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开展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对城市生态研究以及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目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的标准现状、台站建设运行情况、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情况,分析了长期观测研究结果的数据应用和信息服务情况,并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台站建设管理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