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过去40年里,中国在农业水土资源相当短缺的情况下,农业保持年均4.5%的快速增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食物需求,并大幅度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经历巨变,不仅见证了改革的成就和一系列政策的利弊影响,也为未来农业发展改革提供重要的经验与借鉴。农村制度创新、农业技术进步、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和农业投入增长,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四大驱动力",也是中国40年农业发展改革最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加强农业信息分析与监测预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未来10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兹定于2017年4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大会由农业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业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特点 我国农村改革是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标志,改革20年来,我国农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改革、农业技术改革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特征是: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工作举措。会议强调,在"四化四步"发展的新阶段,信息化是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差距的有效手段。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强化工作落实和组织协调,注重形成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重点在基层、动力在市场、活力在应用、潜力在科研,要把握好各方面关系,树立统筹意识和协作观念,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工作协作协同,共同促进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为抓好落实"推进农业信息化重点在基层",确保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2014年6月,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研究制定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指南》。在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甘肃等10个省市正式启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刘健 《甘肃农业》2019,(1):9-10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向解放思想要出路,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充分利用农业特色优势,坚持不懈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陇原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制定了我国农业发展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现在习惯上称之为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联产承包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等四个方面。改革的结果,使中国农业在80年代取得了长足发展,解冻了过去长期难以解决的吃饭穿衣问题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整个农村形势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正在实现四个转变: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由传统农业向初步现代化农业转变;由单纯追求高产量向着高产、优质、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由单一农业型向着农工互促的方向转变。东部沿海各省和大中城市郊区,约占总人口1/2以上的农民,已经在奔小康的路上获得初步富裕。京、津、沪、浙等  相似文献   

7.
正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加强农业信息分析与监测预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未来10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兹定于2017年4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大会由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部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8,(22)
正发端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如果用一个词来"回望"这40年农村的改革之路,那一定是"探索"。农村改革,先于城市和其他产业,前无古人经验可循,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也正是这种探索精神,让农村改革探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到稳定完善农村经济经营制度;从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到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从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改革农  相似文献   

9.
枣庄市农民收入的现状自1978年以来,枣庄市农民收入大第一个阶段:年,为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年20%左右。第二阶段: 1986~1991为收入增收缓慢阶段,农民收入年均10%左右。第三个阶段: 1992~1997为收入较快增长阶段,年均递增20%第四个阶段,1998年至今,为收基本保持在6%左从以上四个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依靠在市场经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依靠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实现了第一个时期是通过家庭联第二个时期主要是通过调整财政和增加了投入,拉动了乡镇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近几年,特别是目前,我国改革总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兴义市的农业取得了质的突破,人民群众解决温饱后,有了更高要求,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农业总产值682491万元,是1978年的118.74倍,40年间平均增速12.68%。农业增加值443756万元。是1978年的128.77倍,40年间平均增速12.91%。农民人均纯收入119500元,是1978年的128.49倍,40年间平均增速12.91%。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65.69%下降到9.54%。 2018年粮食种植面积33593.6公顷,总产量164231吨,平均单产4888.76千克/公顷。粮食总产量是1978年的1.21倍,单产是1978年的1.56倍。蔬菜种植面积27995.7公顷,产量595239吨,种植面积是1978年的55.67倍,蔬菜总产量是1978年的88.34倍。 2018年,牛存栏87375头,是1978年的1.47倍。生猪存栏315082头,是1978年的2.7倍。羊存栏47393头,是1978年的4.6倍。禽类存栏2619214羽,出栏2937585羽。肉类总产量42646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基本情况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北京市农业信息化龙头企业。公司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北京市农业局组建的小汤山特菜基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事业单位改革精神,于2006年成立了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农业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江苏省农业专门人才普查资料,分析了农业技术队伍的分布、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试用经验推理法进行了1990年和2000年两个目标年度对农业专门人才需求预测。并对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农业教育的改革从四个方面作了讨论:一是如何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二是如何调整学历结构,提高农业教育的投资效益;三是如何调节分布状况,建立一支协调的农业技术队伍;四是如何改革和发展农业教育,加速培养农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农村改革就此展开。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改革成绩举世瞩目令人惊叹。通过实地走访了解辽宁盘锦周边农村发展现状,从收入水平与收入构成、消费支出状况、交通出行状况、主要休闲方式等方面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辽宁省农村地区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提出促进辽宁省农村地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转变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本 次研究的主题是基于国家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农业发展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入 的研究。本文从四川省通江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应对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 析阻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从农民农村、地方政府、农业市场、信息技术这四个方 面提出了具体的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浙江农业农村改革的30年,是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的代表,也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缩影。 自1978年以来,我省农村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扩大和保障农民物质权益与民主权利为核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相似文献   

16.
95020253农业中专1995年改革发展思路/李品宜//中等农业教育一199峨,(4)一1一3 1995年农业中专教育的战略目标仍然是“改革、建设、发展”,具体讲就是抓住四个重点:一是办学体制的改革,面向社会办学,扩大横向联合。二是专业结构的调整,确保农业产业方面的专业有稳定的发展,兼顾学校的生存和学生的质量。三是抓规模效益,到本世纪末农业中专在校生总数将达45万人,在校校均规模达到1200人,要求10%左右的学校达到300人左右(大部分国家级重点中专校),20%左右学校达到2000人左右(大部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四是抓两头,带中间,具体地说,就是一头…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制度是一直"三农"问题的根本和核心,农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30多年前的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它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首次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户家庭,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1978年以后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表现为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制度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过渡、演化、形成和完善的四个历史时期的演进过程。与此同时,农地流转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农地流转的萌芽阶段、农地流转缓慢发展阶段、农地流转迅速发展阶段、农地流转大规模迅速发展阶段四个演进阶段。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非粮化"、耕地抛荒严重等突出问题。最后给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不断融合,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四化同步发展,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认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按照统筹一体化发展思路,要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用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以及用现代信息化的理念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四个重点方向。并结合四化同步理念与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个老兵,愿意把自己对农业软件的一些认识,同大家分享。1农业信息化的四要素及其关系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因素。其中重要有四个要素,可以形象地比做“货、路、车、人”。1.1货——各类农业信息表现形式:文字、声音、图片、录像、动画等。其形态:有原始态、加工态之分。其内容:按领域分有科技、市场、政策等;按子行业分有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加工等。从来源来看,因特网是农…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化是通向农业现代化的"云梯",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分析借鉴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实践,意义颇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代表着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既是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