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5,(12)
博乐小营盘是一个蛋鸡比较集中的养殖示范镇,但养殖户对于笼养蛋鸡养殖过程中光照程序的科学应用和饲料营养及钙磷比例的搭配等知识不是很了解,导致了笼养蛋鸡很容易受到疲劳症疾和脂肪肝综合症病的侵袭,影响产蛋率和增加蛋鸡的死淘率,影响养鸡场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查阅及市场的实践,总结了关于笼养蛋鸡疲劳症及脂肪肝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09,(9):42-42
病名:泰国笋壳鱼白鳃白肝综合症 病因:暂不清楚。 症状:病鱼于塘边浮游,活动无力,拒食且病鱼体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尤其是鱼的尾部两侧最为明显;鳃丝末端糜烂,鳃丝浮肿沾有污泥,肝脏白色或土黄色、易碎,有腹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工艺逐步深化,随之产生的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的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饵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饵、饵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治困难。这类疾病中,最主要的是肝损害和肝病及肝性综合症,它已经成为鲤鱼、鲫鱼等养殖对象的严重疾病。在集约化养殖中一旦发生肝损害以及肝性综合症等病,  相似文献   

4.
团头鲂的脂肪肝形成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团头鲂鱼种为对象,设计了10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用以诱发团头鲂脂肪肝的产生并研究其防治方法。通过对团头鲂生化指标测定和肝组织学观察,发现在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组,缺乏胆碱时团头鲂产生较严重肝细胞脂肪浸润现象。每千克饲料添加1000毫克胆碱,可防止脂肪肝出现。高油脂细不添加胆碱亦出现肝脂肪浸润。缺乏无机磷也诱发了肝组织异常。高动物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饲料,未添加胆碱,脂肪肝现象严重。而以高植物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饲料饲养团头鲂,即使不添加胆碱,亦不会产生脂肪肝。此外,本文对团头鲂脂肪肝的形成及防治途径亦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鲟肝病及肝性综合症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俄罗斯鲟集约化养殖的逐步深化,由于强化投饵、饵料营养失衡、饵料中有毒物质等因素造成鱼类肝、肾损害,并继发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中,最主要的是肝损害及肝性综合症.一旦发生该病,往往损失较大,为了避免损失,笔者现将其几例常见的肝病及肝性综合症的症状及防治简介如下,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鱼岁)(Tinca tinca)脂肪肝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 1%、0.2%、0.4%的饲料进行丁(鱼岁)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40 d,观察"健肝散"对其生长指标、血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鱼岁)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丁(鱼岁)饲料中添加0.4%的"健肝散"时,可有效预防其脂肪肝疾病.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Tinca tinca)脂肪肝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1%、0.2%、0.4%的饲料进行丁养殖试验,试验周期为40d,观察"健肝散"对其生长指标、血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丁鱼岁饲料中添加0.4%的“健肝散”时,可有效预防其脂肪肝疾病。  相似文献   

8.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高密度精养池塘中日本囊对虾体内及浮游动物白斑综合症病毒携带量的动态变化,检测结果显示,两口池塘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均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达2.43×10~5~9.42×10~5 IU/mg;浮游动物也携带微量白斑综合症病毒,达6.78×10~2~8.02×10~2 IU/mg。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日本囊对虾多个组织均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平均病毒量为鳃肌肉肝胰腺胃;各组织病毒携带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肌肉、肝胰腺、胃等呈现明显的先降后升趋势,最低降至1.78×10~3 IU/mg,鳃白斑综合症病毒携带量的下降幅度较小,最低为7.29×10~4 IU/mg。浮游动物的病毒量在白斑综合症爆发前波动不明显,发病时急剧升高。综合认为,苗种携带是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主要来源;当养殖进入中后期,底质变差、水温降至病毒适宜复制的温度时,易爆发白斑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6)
<正>猪体表出血性疾病是猪高热症(或混合感染综合症)的症候之一,但也见于较多西兽医医学中的各类传染病,包括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丹毒、仔猪副伤寒、链球菌、猪附红细胞体等传染性疾病。本病属于中兽医血症范畴。本病体表可见散在出血点、出血斑或大面  相似文献   

10.
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杜震宇 《水产学报》2014,38(9):1628-1638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多年的广发性病害,虽经多年研究和防治实践,至今尚不能得到根本遏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营养和饲料、养殖环境、鱼类生理特性、物种差异和遗传变异等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导致养殖鱼类肝脏脂肪过量累积的原因。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中存在的可能误区,并结合自身多年在鱼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脂肪肝研究中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营养型脂肪肝"与"氧化型脂肪肝"的区分标准,揭示了当前鱼类脂肪肝防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对今后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研究饲料中添加"健肝散"预防丁桂鱼脂肪肝病变的作用。采用"健肝散"添加量分别为0.1%、0.2%、0.4%的饲料进行丁桂鱼养殖实验,实验周期为40d,观察"健肝散"对丁桂鱼生长、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实验结果,当"健肝散"添加量为0.4%时,丁桂鱼的增重率、相对生长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最低,与氯化胆碱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最高,与氯化胆碱组有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较低,其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低于氯化胆碱组(P0.05)。添加量为0.2%和0.4%时,肝体比均较低,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0.1%、0.2%和0.4%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与氯化胆碱组无显著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显示,0.4%"健肝散"添加组可有效降低肝细胞的脂肪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侣彦红 《畜禽业》2004,(10):28-28
本病多见于产蛋母鸡,为笼养蛋鸡多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发病的特点是多出现在产蛋率高的鸡群或产蛋高峰期,产蛋量明显下降,鸡群体况良好,略偏胖。有的突然死亡,多见肝破裂,肝脏发生异常、脂肪变性等。1发病病因正常情况下,新鲜肝中含脂肪约5%,由于某些原因影响脂肪代谢过程,使脂肪在肝中沉积过多,均可导致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是肝内脂肪来源过多或去路过少的结果。具体原因为:1.1肝脂肪来源过多1从饲料中摄取过多的糖和脂肪,这些物质进入肝脏,使脂肪的合成增多;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动员增加,大量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动员出来进入肝脏,在肝…  相似文献   

13.
林明辉 《内陆水产》2006,31(8):38-39
近几年,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环境的恶化、人工饵料的大量使用、药物的滥用等,各种综合症和传染性疾病不断暴发.养殖鱼类肝、肾等内脏器官严重受损.其中常见的和较为严重的是脂肪肝病及肝性综合症。患病鱼肝细胞沉积大量脂肪颗粒.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其中严重的鱼体质较差.死亡率高.不耐应激和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4.
<正>二、龟鳖苗种培育阶段非生物性肝病的防控非生物性肝病是指不是因为感染病原生物(如病毒和寄生虫等)而引发的肝病,龟鳖苗种培育阶段非生物性肝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肝内细胞被大量脂肪浸润而成为肝细胞变性的脂肪肝,还有一种是因药物和化学毒物引起肝脏损伤的肝病或中毒性肝病,如内服四环素族药物和对肝脏有损伤作用的中药等。1.龟鳖苗种培育阶段脂肪肝病的有效防控龟鳖脂肪肝病一旦成病就很难治疗,龟鳖脂肪肝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水产养殖投饵量不断增加,导致养殖环境恶化,养殖动物肝胆负荷加重,出现脂肪肝、肝纤维化等病症。诱发鱼类肝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饲料氧化、腐败、发霉、变质,饲料中营养物质组配不平衡,抗脂肪肝因子缺乏,过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以及杀虫剂等,而营养物质组配不平衡及抗脂肪肝因子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因素之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卵形鲳鲹患刺激隐核虫病组织病理变化。组织切片结果可见,感染鱼的鳃和体表受到直接机械损伤;鱼体在缺氧状态下,入侵的刺激隐核虫有可能对机体产生某种毒素,也可能因刺激隐核虫感染而引发细菌或病毒继发性感染,造成肝、脾和肾脏不同程度的间接性损伤。表现为鳃部机能严重受阻,肝脏脂肪肝变性严重,肝索紊乱,血窦缩小或消失;脾脏组织结构不清晰,有充血、出血和坏死等症状;肾脏结构不清晰,肾小管及肾小体缩小,肾小管细胞融合(黏连),组织间隙松散扩大,局部细胞坏死,存在脂肪粒。  相似文献   

17.
<正>南美白对虾的"偷死病"学术上称EMS(早期死亡综合症)或"急性肝胰腺坏死症",多发生在养殖期60天内,病虾体色呈白浊并微红,肝胰腺肿大,质地松软,颜色淡白或淡黄色,继而萎缩。发病时,病虾通常在水面游动或趴伏在池塘边,失去食欲,胃空肠空,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有的仅在3~5天就全塘排弃。"偷死病"目前仍未能竭止,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检测出是病毒或弧菌感染、急性中毒等。在探讨如何防治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以下现象:南美白对虾引入我国养殖已近二十年,为什么前期觉得"快大好养"、中期逐渐发生"红体病"、而后期则大  相似文献   

18.
正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俗称"偷死病")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  相似文献   

19.
袁圣 《海洋与渔业》2012,(10):60-61
近年来,江苏异育银鲫养殖主产区射阳县养殖的近20万亩异育银鲫屡屡遭到病害的侵袭,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肝胆综合症、鳃出血及大红鳃。目前,危害较大是鳃出血和大红鳃,本文就这两种病防控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陈攀 《水产养殖》2012,33(5):56-56
加州鲈的养殖,除了我们所知的病源性疾病外,近几年,我们还发现大量的加州鲈死亡现象主要表现出肝肿大、肝发白、花肝、脾脏肿大、脾脏内有白点等症状,笔者认为此为加州鲈代谢障碍综合症的特征,此非病源性疾病造成的损失危害很大,有的塘口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