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已是土壤污染的一种普遍形式,其环境危害和治理难度远大于单一污染土壤,因此,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是我国环保领域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复合污染现状;其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然后从物化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这3方面,综述了不同技术手段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十分严峻,多金属复合污染,尤其是砷-重金属复合污染普遍存在,治理难度大。土壤中累积的多金属污染物严重威胁土壤健康、农产品安全与人居环境安全。因此,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是土壤污染治理和风险防控的重要命题。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我国最为广泛使用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通过投加稳定化材料,降低多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有效性,从而实现多金属污染物暴露途径的有效阻断。对砷-重金属型复合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梳理了应对砷-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新型修复材料。砷与其它重金属的协同稳定化主要通过表面络合与沉淀作用实现。富含铁、钙元素的材料对这种类型土壤的稳定化具有优异的作用效果。砷-重金属协同稳定化材料的修复效果取决于稳定化材料的类型、复合污染物的种类、材料施用量、土壤条件(如pH,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量等),其中pH和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对稳定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发现,功能化生物质复合材料、工业固废基材料、改性复配天然矿物等绿色修复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未来的研究亟须考虑砷与重金属污染物协同稳定剂的长效性,以及通过大田试验验证新型材料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
滕应  骆永明  沈仁芳  赵其国 《土壤学报》2020,57(6):1333-1340
近年来,中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十分突出,已成为土壤环境治理修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多介质界面是控制场地系统复合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此,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研究,对于认知场地污染成因与治理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我国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原理的研究思路与重点方向,以推动我国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在污染土壤修复及污水净化中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年来,寻求环境友好型的污染土壤与污水净化高效修复剂成为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新的热点。随着环境分子科学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在污染环境修复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纳米颗粒由于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微界面特征,可以强化多种界面反应,如对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的表面吸附、专性吸附及增强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污染土壤及污水治理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纳米材料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及污水净化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及研究前景,以期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调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简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特点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防范措施和2种不同类型的治理与调控措施。针对典型污染源引起的局部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宜使用工程修复与植物修复及其联用技术进行调控。针对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引起的大面积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宜从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角度,运用环境矿物修复和农业生态措施进行调控。继而,进一步提出了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调控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4,自引:9,他引:134  
崔德杰  张玉龙 《土壤通报》2004,35(3):366-370
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实用性与发展动态,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的植物修复——绿色清洁的污染治理技术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本文对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在所有污染物的治理上 ,特别适合土壤重金属污染、放射性废物污染的治理。与其它治理方法相比 ,植物修复技术是广谱的原位处理技术 ,是廉价、绿色、清洁、环保的治理技术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土壤环境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祖伟  张辉  张文具 《土壤通报》2005,36(1):101-103
重金属是土壤环境中对土壤质量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的污染物之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有效态既决定了它的生物有效性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又是人们对受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的基础。文章在分析天津市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各种类型土壤环境中Cu、Pb、Zn、Cd、Ni、Cr、Mn等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矿物材料(包括天然矿物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病毒污染土壤中。本文在回顾环境矿物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重点论述了硅酸盐矿物、磷灰石、金属氧化物等天然矿物材料,以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同时阐述了硅酸盐矿物和金属氧化物在修复有机污染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最后展望其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有机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根据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和目前国内外对此治理方法的分析,提出有必要在较大污染面积的土壤上实行有机质改良;还阐述了有机质对重金属污染净化作用的主要机制及调控措施。有机质改良法兼顾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一个最佳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田重金属污染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农产品的影响十分严重,进而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品质,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通过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从农田重金属治理的规划、顶层设计管理、物理防控与化学技术治理等角度提出,提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农田遭受不同程度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通过在作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文章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治理途径及其原理、优缺点、可行性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类型、原理、特点以及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为实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益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安全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仍是当今亟需解决的农业和环保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几年不同污染程度耕地土壤的安全利用措施,提出重金属低积累作物种植、重金属钝化技术、农艺调控及种植结构调整为当前污染耕地土壤安全利用的主要手段,并指出污染源防控力度不足、土壤污染与作物安全性关系不明、原位钝化技术风险及低积累作物利用效果的局限性仍然是中国污染耕地土壤安全、高效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污染土壤评价标准、健全污染土壤防控体系、优化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技术,以推动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达地区县域尺度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其区划是污染修复的基础。该文以地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昆山市为例,综合运用地统计学、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采用重金属污染状况结合孕污环境2次聚类的方法,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可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10个二级亚区。此分区体现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状况和各乡镇孕污环境的空间差异,可对以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及治理等相关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所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重金属在土壤与植物中的存在形态及危害,探讨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提升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廷  周黎明  王宁  周建梅  王宏娟  尤立娟  袁京 《土壤》2015,47(1):113-120
通过对南京某地销毁含As高危废旧炮弹过程中污染水泄漏事件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分布态势研究,从7种重金属中逐步确定了污染区域的4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并利用污染指数法,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为As、Cr、Cu、Hg,As和Cr与污染水泄漏有关,并受周边居民生活活动的影响,Cu、Hg污染来源与事件无关;以背景对照点上限值(St-1)为评价标准,重金属累积性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3.57,土壤受到Cu、Hg的严重污染;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5612-1995)二级标准(St-2)和《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指标限值(St-3)为评价标准,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58和1.60,该地不适合种植无公害蔬菜或食用等农作物;以中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基准值(St-4)为标准评价,考虑到重金属被蔬菜吸收的难易性,Cr会造成污染区域的叶类、瓜类等可食用植物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硅酸盐钝化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武成辉  李亮  雷畅  陈涛  晏波  肖贤明 《土壤》2017,49(3):446-452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是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黏土矿物、单硅酸盐及硅肥等硅酸盐钝化修复材料是重要的土壤重金属化学稳定剂。本文通过综述硅酸盐钝化剂的分类与特点,阐明了硅酸盐钝化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过程中的吸附、沉淀及植物-微生物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提出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农作物增产相结合,开发具有枸溶、缓释特性,对重金属具备吸附、沉淀与生物抑制功能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长效硅酸盐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通过生物链放大作用进一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综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修复和调控的重要性及对无公害生产的影响,提出用农艺调控、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郴县东西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防治技术和生态利用模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调查了湖南省郴县东西河流域尾矿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土壤与水体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将污染区分为轻、中、重三个区域并在不同的污染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来防治多金属复合污染获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株洲市白马乡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刘扬林  蒋新元 《土壤》2004,36(5):551-556,564
本文对株洲市白马乡土壤及其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乡土壤和作物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达不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作物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主要为Cd,作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Pb。附近清水塘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尘是造成白马乡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不同测点土壤和作物污染程度差别极大,主要和各测点与最大重金属尘污染源距离的远近、方位及风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