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分别考察了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和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CO2流量18L/h、原料粒径范围20~40目,超临界CO2萃取黑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和萃取时间240min;超临界CO2萃取脱皮白芝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5MPa、萃取温度53℃和萃取时间2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油脂萃取率分别为87.7%和95.3%,脱皮白芝麻油色泽Y12.1、R0.5,酸值<0.6(KOH)/(mg/g),过氧化值2.7mmol/kg均优于黑芝麻油。超临界CO2萃取的芝麻毛油品质明显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取油。  相似文献   

2.
胡柚皮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工艺,在夹带剂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该试验无需使用夹带剂,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静态萃取40 min后动态萃取60 min,CO2流量3 L/min,此条件下胡柚皮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01 mg/g.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沙棘果浆提油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分步提取的方法,既先采用乳脂离心机进行初步提取沙棘果油,沙棘果浆出油率6.1%;对离心后的沙棘果浆用盐水破乳处理,通过离心分离去除大量水分,通过添加高温豆粕调整轻相液的水分,然后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对沙棘下脚料进行萃取,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对沙棘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萃取条件:料粕比1∶2、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提取时间50min、分离温度45℃,提油率可达68.3%。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沙棘籽及果渣进行脱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120min和CO2流量为15L/min,在此工艺下能够脱除脂肪17.82%,萃取率可达到94.18%,并着重探讨了各萃取条件对沙棘籽及果渣脱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臧红霞 《农业机械》2011,(11):59-61
本研究以哈密瓜籽油的最大提取率为目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哈密瓜籽油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哈密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哈密瓜籽油的萃取得率为25.93%。对超临界萃取哈密瓜籽油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GC-MS分析表明,超临界萃取哈密瓜籽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中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7.
SCF-CO2对玫瑰精油提取的研究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玫瑰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60目,流量18L/h,萃取时间1.5 h,温度40℃,压力16MPa.GC/MS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0种化合物,并给出它们的百分含量,通过谱库检索,结合裂解机理,参照ISO9842-2003标准对其中17种重要化合物进行鉴别,主要产物含量与ISO标准要求的含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稻米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本文以米糠为原料,探讨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稻米油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90min和CO2流量35L/h。试验证明超临界CO2萃取稻米油在工艺上可行。  相似文献   

9.
以完整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夹带剂浓度、夹带剂用量4因素对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优化了超临界脱除茶叶咖啡因的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80℃、浓度7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其用量与茶叶的质量比为1.2∶1时脱除率最高,达到48.96,以此达到提高茶叶品质和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牡丹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得率的5个影响因素(筛分粒度、CO_2流量、压力、温度和时间)进行考察.以油得率为响应目标,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筛分粒度、压力和温度)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了超临界C_O2萃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条件为:筛分粒度60目,CO_2流量20L/h,压力35MPa,温度45℃,时间120min.在较优提取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可达到24.22%.GC-MS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3.34%和66.85%.  相似文献   

11.
分置式大蒜收获机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立冉  李汝莘  王铁新  张姬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Z1):137-140,111
针对大蒜收获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分置式大蒜收获机,主要由蒜秧剪切和蒜头挖掘两部分组成,分别配置于小四轮拖拉机的前后两端,可一次完成蒜秧剪切、蒜头挖掘及蒜土分离.蒜秧和蒜头分别铺放,便于收集和运输.蒜头用网兜收集后直接晾晒,避免漏收、节省工时和场地.采用偏心连杆机构实现挖掘铲的振动,减小了牵引阻力,降低了能耗.运用Pro/E软件对偏心振动机构和挖掘铲进行运动仿真及分析,使整机结构和运动参数得到了优化,为样机试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半喂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大蒜种植特点,在已有设计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适合于中国大蒜主产区收获作业的半喂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整机侧向配置,采用450型半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底盘,并配有液压无级变速系统,作业组件包括分禾装置、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清土装置、对齐切秧装置和集果系统等。该机采用挖拔组合式工作原理,保证了大蒜收获中挖掘效果,提高了整机的作业质量和稳定性。通过田间检测表明:果实损失率不大于1.8%,破损率不大于2.1%,含土率不大于12.8%,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曲阜大蒜机械化种植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当前大蒜种植、收获机械在研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浅析了农机生产企业急需攻克技术难题,并对推广大蒜种植机械化技术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大蒜冷冻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电阻法测量了大蒜的共晶温度、共熔温度,其值分别为-17.5℃、-16.4℃。大蒜内部含胶质较多,自由水分含量较少,预冻时降温比较慢,预冻时间比较长。恒速干燥时间短,降速干燥时间长,所用的总干燥时间长,宜采用切片干燥。试验结果显示,大蒜冷冻干燥时的适宜厚度为1-3mm,适宜加热温度为30-40℃。由于获得良好品质大蒜片的干燥参数调节范围较小,故干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5.
大蒜栽植机栽植系统优化设计与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蒜在栽植过程中保持蒜尖朝上并直立的农艺要求,将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工作原理作为大蒜栽植机栽植系统的优化设计基础,对大蒜栽植机栽植系统进行适应性改进。对该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成穴机构的穴宽、穴距和成穴深的表达式,并以穴宽适中为目标函数,增加了已有研究所缺少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大蒜栽植机栽植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探讨了机构有关参数对穴宽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对影响穴宽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结果显示理想穴宽与实际穴宽的误差为0.02mm。在ADAMS系统环境下,对大蒜栽植机栽植系统进行运动仿真和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分插机构工作参数符合大蒜栽植的农艺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多层带式干燥机干燥过程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多层带式干燥机的干燥过程建立了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并通过C语言编程进行干燥过程的模拟,得到热风在干燥机内温度和湿度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物料床层内温度和含水率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生产用多层带式干燥机蒜片干燥过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模拟数据分析,对多层带式干燥机的结构参数(传送带长度、干燥机层数、通风道高度)和操作参数(传送带翻转时间、物料床层厚度、热风风速)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大蒜平作种植收获过程中存在的人工挖掘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及传统挖掘机具因挖掘深度不均匀导致的伤蒜问题,创新设计一种适用平作大蒜种植的大蒜收获机限深挖掘装置。主要介绍了大蒜收获机限深挖掘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仿地形限深挖掘数理模型,阐述了仿地形限深的条件。通过对装置的田间试验和数据采集,得出了大蒜收获机限深挖掘装置的作业参数。试验表明,当挖掘深度为11.99 cm,入土倾角为24.5°时,试验指标挖掘阻力最小,为3 163.9 N,满足了大蒜挖掘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8.
About 3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Government of Egypt embarked on implementing a series of large scale drainage projects. At present, about 3.8 million acres have been provided with drainage systems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pre-drainage investigations and designs. The target is to provide drains in approximately 6.4 million acres in the Nile Valley and Delta.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surface drainage system is carried out by the public sector and private contractors under direct supervision of governmental regional department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epends on many factors related to the drainage material, machinery, manpower, site requirements, farmers and organizations involved.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are sometimes challenging, however, the annual rate of implementation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o 170,000 acre/yea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aspects invol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drainage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in materials, machiner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will be reviewed. Institutional and management factors are going to b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粉质仪和拉伸仪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粉质曲线中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评价值等指标与面粉品质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拉伸曲线中面团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和拉伸曲线面积等指标来评价面团品质,并结合生产实际,概述了粉质仪和拉伸仪在面粉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及建设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提出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