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黄淮海地区7个县的典型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在每个县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4个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模式。空间分布图表明,HCHS(HCHS=-αHCH -βHCH γ-HCH -δHCH)和DDXS(DDXS=4,4-′DDE 4,4-′DDD 2,4-′DDT 4,4-′DDT)各浓度在每个县的分布基本上是随机的,DDT的变异性大于HCH。DDXS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50μg kg-1)的区域集中在禹城县的东部。该研究同时表明在制定具体的土壤有机氯农药管理措施前研究它们的空间变异性的必要性。HCHS在剖面30 cm以下的含量水平与表层相似,其异构体中以-βHCH的含量最高;而DDXS则主要集中在土表0~30 cm,大于30 cm深度其值显著降低或低于检测限。结果表明在官方禁用20多年后,HCH和DDT在黄淮海地区0~100 cm土壤剖面的含量在绝大部分地点已经降至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废旧电容器拆解场地周边农田基本保护区表层水稻土中含氯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20种PCBs总含量在84.19~377.4μg kg-1之间,平均含量为204.8μg kg-1,其中二氯、三氯、四氯代同系物总和占总PCBs的73.7%~96.2%,存在着PCBs的外源输入。HCH的总含量为10.61~33.11μg kg-1,DDT总含量为11.36~33.28μg kg-1,残留水平较低,但β-HCH、γ-HCH、∑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均高于荷兰土壤标准的目标值。此外,DDT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而其他含氯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并未呈现出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辽东与山东半岛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8年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15个市县采集了265个土壤样品,对其1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地区土壤中硫丹、HCH和DDT残留情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土壤中硫丹残留量为6.30μg kg-1,为辽东半岛的9倍;HCHs残留量为4.82μg kg-1,为辽东半岛的1.3倍;辽东半岛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45.70μg kg-1,为山东半岛的2.5倍。山东半岛α-HCH、p,p′-DDE、p,p′-DDT的检出率均高于80%,辽东半岛β-HCH、p,p′-DDE检出率均高于80%。不同种植方式,辽东半岛土壤OCPs残留量:果园玉米地菜地草地水稻田;山东半岛土壤OCPs残留量:果园菜地玉米地麦田棉田。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硫丹残留量相对较低,HCHs和DDTs残留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一级标准的土壤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53%和9.05%。  相似文献   

4.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11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HCHs异构体中,草地、旱田和林地土壤中分别以α-HCH、β-HCH和γ-HCH相对含量最高,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中δ-HCH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旱田〉水田〉林地〉草地,除未利用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同系物是p,p′-DDD外,其余4种类型土壤中均是p,p′-DDE相对含量最高。来源分析表明,福州可能有林丹(主要成分为γ-HCH)输入,草地可能还有工业HCHs的输入;未利用地、旱田、林地土壤还存在新的DDTs输入,水田和草地土壤近期无工业DDTs输入;旱田、水田、未利用地可能还有少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相似文献   

5.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6.
《土壤通报》2015,(5):1240-1244
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技术,对万州区10个乡镇的中药材种植区土壤中的HCHs和DDTs两类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并对残留的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万州区中药材土壤中,存在DDTs和HCHs两类有机氯农药。不同乡镇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差异显著,DDTs、HCHs的变化范围分别在55.33~95.36μg kg-1和2.57~7.77μg kg-1之间,分布区域规律性不强;DDTs、HCHs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检出率也不一样,各组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p,p'-DDE最高,达到100%,γ-HCH最低为76.3%,由此可以看出,万州区中药材产区土壤农残分布较广,但都在安全范围之内,符合中药材GAP标准。  相似文献   

7.
惠州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惠州市6个样点的农业土壤剖面样品的17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土壤剖面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0.25~64.16tμg·kg-1.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沿土壤剖面总的垂直变化趋势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各组分在不同土壤深度具体变化特征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HCHs峰值多出现在土壤亚表层,含量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DDTs在土壤深层的残留量远低于表层.从HCHs和DDTs的异构组成来看,DDTs残留主要是过去施用的残留物,HCHs可能与土壤新的林丹输入有关,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香港土壤研究 Ⅳ.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香港地区46个代表性土壤表层样品的8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6种多氯联苯(PCBs)含量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香港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分布及残留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是一些相对难降解的化合物如β-HCH和P,P’-DDE,两者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2μg kg^-1和0.41μg kg^-1,远低于荷兰的土壤修复目标值。PCBs在土壤中的检出率很低,且含量基本均小于0.1/μg kg^-1。此外。六六六(HCH)在目前的残留状态下,可能受到土壤pH(KCl)和总有机碳(TOC)的影响,而其他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未呈现出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北京郊区地表水质状况及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a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ASE萃取技术,测定了北京郊区(延庆、顺义、北河运、昌平、温榆河和房山)地表水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物组成以及水质指标,并探讨了OCPs与水质(pH,透明度,全N,全P和全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郊区地表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种类较多,主要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六氯苯(HCB),三者占有机氯农药残留总量的99.40%,其中HCHs占总有机氯农药类OCPs物质的56.01%,是北京郊区地表水残留有机氯农药类的主要成分,其他有机氯农药所占比例较小,总体污染程度较轻。(2)氯丹(TC+CC)、九氯(TN+CN)、硫丹(α-End+β-End)残留量较低,是北京郊区地表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没有对地表水质量造成危害。(3)温榆河和房山地表水中(DDD+DDE)/DDT1,属于残留污染,北运河、昌平、顺义地区地表水中(DDD+DDE)/DDT1,可能有新的污染输入;北京郊区大部分地表水DDTs的转化产物主要是以DDE为主,o,p'-DDT是DDT类污染物的主体物质。(4)北京郊区各地区地表水HCH平均值基本为β-HCHγ-HCHα-HCHδ-HCH,其中α-HCH和β-HCH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危害性,除了温榆河和房山,其他地区地表水α-HCH/γ-HCH比值均小于1,说明地表水中HCH同系物之间发生相互转化,地表水均有较多的γ-HCH残留。(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TOC与HCHs、HCB、OCP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以推断北京郊区地表水HCHs、HCB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受TOC影响,并且地表水中TOC含量在决定OCPs含量上起着重要的作;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对北京郊区地表水有机氯农药影响最大的水质因子为水质透明度(其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798)。  相似文献   

10.
刘雷  戚特  赵丰  吕洁  张行  陈华华  祁俊生  陈书鸿 《土壤》2019,51(3):549-556
以万州、开县实验基地土壤和9个种源延胡索为研究对象,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了土壤和延胡索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量,分析其残留特征和生态安全。结果表明:①在土壤和延胡索样品中均检出了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DDTs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83.3%,HCHs的检出率分别为72.2%和100%。DDTs和HCHs残留量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和一定的区域差异性。②在土壤样品中,检出率较高的是4,4'-DDE和α-HCH,分别为100%和66.7%。4,4'-DDE和α-HCH是OCPs残留的主要成分。③在延胡索样品中,检出率较高的是α-HCH、4,4'-DDE和β-HCH,分别为100%、77.8%和55.6%,3种成分占OCPs残留量的73.7%。延胡索对α-HCH和4,4'-DDE有很强的生物富集作用,富集因子分别约为1.8和0.65。④实验基地土壤OCPs残留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属于尚清洁水平,延胡索的OCPs残留量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委绿色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北京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位于官厅水库、洋河和妫水河的9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样中,17种有机氯化合物的总浓度范围为10.06~87.37ng·L^-1,其中六六六(HCHs,即:α—HCH、β-HCH、γ-HCH和δ-HCH)和滴滴涕(DDTs,即:o,p'-DDT、p,p’-DDT、p,p'-DDE和p,p'-DD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3~38.94ng·L^-1和3.71~16.03ng·L^-1,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有机氯农药轻度污染,其周边地区农田排放水是水库中农药的重要来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总含量范围为8.48~24.40ng·g^-1,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高于其他OCPs的含量,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11~7.73ng·L^-1和2.97~10.52ng·g^-1,沉积物中六六六异构体和滴滴涕类似物的含量组成表明这些农药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的OCP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了吉林省典型工农业地区表层土壤、水稻、玉米及稻田水样品中包括HCHs、DDTs在内的有机氯农药(OCPs)和7种多氯联苯(PCBs)指示性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OCPs(HCHs+DDTs)平均含量排序为梅河口夏季(98.9ng·g-1)〉长春市(81.2ng·g-1)〉吉林市(72.6ng·g-1)〉梅河口秋季(25.2ng·g-1),PCBs排序为梅河口夏季(98.7ng·g-1)〉长春市(平均61.0ng·g-1)〉吉林市(50.3ng·g-1)〉梅河口秋季(27.1ng·g-1),梅河口土壤中PCBs异构体中以PCB28和PCB52为主;DDTs含量较高的地区为吉林市和长春市,其旱地土壤有利于DDTs的残留;所有水稻籽粒样品中均检出了HCHs和DDTs残留,水稻和玉米中HCH和DDTs的残留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值,水稻秧苗和玉米秆茎样品中∑7PCBs含量都分别高于水稻和玉米籽粒样品中∑7PCBs含量;水稻田水中OCPs含量都低于国家地表水质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和玉米作物根系对自然污染土壤中不同水平老化HCH、DDT的富集作用及其影响机制。通过连续提取,将根系富集的有机氯农药分为弱吸着、强吸着和吸收3种不同形态。结果表明,作物对老化HCH、DDT的富集存在选择性。在60d的试验周期内,玉米根系富集的HCH、DDT中55.4%~62.2%为根表强吸着,23.3%~36.9%为根内吸收;而小麦根系中HCH,DDT的73.8%-76.9%被根表强吸着,仅15.4%-20.5%可以进入根系组织内部。不同形态组分中异构体及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差异化明显,其中吸收态以β-HCH为主,强吸着态以P,p'-DDT、p,p'-DDE和P,p'-DDD为主。随着土壤污染水平的增加,小麦和玉米根系对HCH、DDT的富集总浓度增加,而生物蓄积系数逆浓度梯度增加,小麦根系的富集能力强于玉米。在控制污染水平的条件下,作物根系对土壤老化HCH、DDT的富集量与其根系比表面积大小和总脂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向根系深层组织运移的过程主要受总脂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张泉  楚蕾  曹军 《农业环境保护》2010,(12):2346-2350
通过在天津塘沽和宁河地区野外实地采样分析,了解研究区域有机氯农药各异构体在土壤及作物各部位的残留水平,并通过特征比值推测其来源。结果表明,塘沽和宁河地区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浓度均值分别为88.76μg·kg^-1与98.46μg·kg^-1,β-HCH占绝对优势而γ-HCH均未在土壤样品中检出,α-HCH手性分析结果显示为非消旋体,均表明土壤中六六六来自历史残留而非新近输入或林丹的使用。塘沽和宁河地区滴滴涕的残留浓度均值分别为30.87μg·kg^-1与1.30μg·kg^-1,亦来自历史残留,在个别点位可能曾使用过三氯杀螨醇。作物样品中六六六与滴滴涕的含量较高,经对数变换的生物富集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24~0.73与2.02~2.90。六氯苯、七氯、艾氏剂、异艾氏剂、反式氯丹、顺式氯丹、狄氏剂与异狄氏剂在大部分土壤与作物样品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浓度为0.764~10.561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浓度高于嫩叶;∑HCHs浓度为0.373~7.427ng.g-1,永泰最高,政和最低,老叶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嫩叶;茶叶中HCHs同系物以γ-HCH为主,占总量的51.3%~94.1%;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β-(/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非HCHs历史污染,可能存在HCHs其他新的来源。∑DDTs浓度为0.123~5.168ng.g-1,政和最高,福鼎最低,老叶和嫩叶中无显著差异;与土壤类似,茶叶中DDTs同系物以p,p′-DDT和o,p′-DDT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量的67.3%~96.0%;p,p′-DDE/p,p′-DDT表明,除福鼎、永泰和安溪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工业DDTs的使用或输入;o,p′-DDT/p,p′-DDT表明,除政和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大量的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以安溪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香港地区53个土壤样品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分析,并利用GIS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揭示了香港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比值法定性地判断了土壤中PAHs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中可以检测出16种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控PAHs中的15种(二苯并(a,h)蒽未被检测到),郊野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34.2±16.0μg kg-1,而城区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169±123μg kg-1,港岛动植物公园土壤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最高达到了47.2μg kg-1。在PAHs的来源上,前者的PAHs可能主要来自山火焚烧,而后者可能主要与城区的汽车尾气排放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GC-ECD对环鄱阳湖区11个县市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测定的数据,研究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蔬菜地土壤中HCHs、DDTs、氯丹和六氯苯均有检出,且DDTs、HCHs的残留量较高,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为2.39~47.28μg·kg-1。从整体上分析,处于工业分布区域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除个别采样点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于早期残留外,大部分地区有新的污染源输入。与国内其他地区蔬菜地土壤相比,环鄱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生态风险分析显示,环鄱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HCHs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s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
马瑾  周永章  张天彬  高原雪  罗薇  万洪富 《土壤》2008,40(6):954-959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对其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7种OCPs在26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个别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达到100%。六六六异构体中β-HCH的残留量最高,可能与β-HCH的结构有关。另外,可能有新的γ-HCH进入土壤环境。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但残留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根据分析,土壤中滴滴涕农药主要是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近期没有新的滴滴涕农药进入土壤环境。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从除七氯环氧化物、硫丹?、p,p’-DDD和p,p’-DDT之外的13种有机氯农药中提取出两个主成分,总方差解释量达到了92.28%。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了α-HCH、七氯、艾氏剂、p,p’-DDE、δ-HCH、硫丹Ⅱ等6种农药,这6种农药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狄氏剂。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有机氯农药(organic chlorinated pesticides,OCPs)的污染预防与控制,该研究分析了新疆典型农业地区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并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价。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6个,分析其中15种OCPs的残留状况。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DDTs)、氯丹类化合物、硫丹和硫丹盐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是0.37~22.82、0.91~858.47、0.15~47.08ng/g、N.D(未检出)~16.27和N.D~73.83ng/g。对OCPs的来源进行分析,发现HCHs来源于历史上工业HCHs的使用或近期林丹的输入,DDT来源于工业品的违法使用和三氯杀螨醇的使用,研究区域氯丹存在新的来源,而硫丹新来源较少。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种OCPs中提取了5个主成分,总方差解释量达到了79.93%。5个主成分分别归因于DDT和工业HCH s的使用、OCPs原料的差异以及研究区域内病虫害的发病特征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区域内OCP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石河子污染水平最高,各研究区域土壤均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某市土壤中有机氯残留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5,(1):217-220
运用气相色谱法和生态分析评价法对贵州某市三县区土壤样品中有机氯残留及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以六六六和滴滴涕为主:六六六残留量为ND~4.907μg kg-1,均值为0.303μg kg-1;滴滴涕残留量为0.115~29.900μg kg-1,均值为3.360μg kg-1,滴滴涕均值较六六六高。土壤中有机氯浓度及代谢物表明,滴滴涕和六六六主要来自历史性输入,六氯苯来自大气沉降输入。利用RBC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中有机氯污染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对人体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