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依据60块标准地、420株标准木对太行山刺槐林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现实林分的总生物量平均值为:4年生6.155t/ha,8年生22.304t/ha,13年生23.444t/ha,表明远远低于豫东平原刺槐林。6年生林分的净化率为300g/m~2·a,光合效率0·19%。本文建立的单株及林分生物量方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估计精度。同时还就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叶枝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花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定位对比试验对太行山刺槐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水保林的最佳结构应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地被物组成的多层次立体结构,其中以郁闭度0.6为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位对比试验,对太行山刺槐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水保林的最佳结构应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地被物组成的多层次立体结构,其适宜密度以郁闭度0.6为宜。 相似文献
5.
依据60块标准地420株样木,对太行山刺槐单株及林分的叶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叶量回归估测方程;计算出太行山刺槐叶资源量为105776t,可利用叶饲料资源为52888t.通过对18头猪重复3次饲养试验,证明刺槐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饲料效应。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刺槐人工林直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运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г(伽玛)分布和β分布5种概率密度函数,研究了太行山区60块刺槐人工林标准地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太行山刺槐人工林的直径分布用Weibull分布,β分布拟合效果较好,且前者优于后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Weibull分布参数的预估方程,借助分布参数预估方程可以编制林分直径分布预估表。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刺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理化性质分析,刺槐是一种较好的抗火树种,本文阐述了营造刺槐生物防火林带的育苗和造林技术,及防火林带的合理分布和设置,特别是抗抗林昆交复层设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Sloboda多形指数曲线方程拟合了晋西方山县和吉县刺槐人工林的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在9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可用于试验区人工林收获预估和立地质量评价。将试验区坡向、坡位和部分地形按照优势木的高生长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阳坡下部、阳坡凹地、阴坡中部、阳坡中部、半阴坡上部、阳坡上部、半阳坡中部、阴坡上部、峁顶、阳沟坡、半阳坡上部。 相似文献
9.
对豫北太行山石灰岩丘陵区封山后有关环境因子的研究表明:封山能明显改善本区环境条件。封山三年,草灌覆盖度增加31%,生物量增加44%,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9%,土壤蓄水量增加2.9%,土壤中全氮增加25%,速效钾增加123%,有机质增加24%。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收益,果、条、草每亩增加产值18元。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刺槐花量与蜜源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在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林分花量的主要林分因子,并建立了林分花量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12a,林分生长后期的花量动态与干、枝、叶、根等其它器官的生长动态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论对蜜源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太行山刺槐蜜源林的意见,论证了蜜源林建设的意义、前景及经济效益,同时对刺槐蜜源林的若干经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标准地调查材料,运用数量化理论、聚类分析等数学手段,结合林业生产现状,将该区刺槐用材林划分为3个经营类型:甲类型,轮伐期20年,培育目标为胸径大于12cm、树高大于10m的坑木林,初植密度1995株/hm2,最终密度900株/hm2;乙类型,轮伐期15年,培育目标为胸径8—12cm、树高8—10m的椽材、脚手架材,初植密度3990株/hm2,最终密度1350株/hm2;丙类型,萌生林,轮伐期12年,培育目标为胸径大于8cm、树高8—10m的椽材、脚手架材,更新后密度2700株/hm2,最终密度1350株/hm2。 相似文献
14.
刺槐自引种以来已逐步确立了在太行山造林绿化中的主导地位,迄今成林面积已达9.7万ha,此外尚有1.6万ha疏林及大面积幼林。极度贫瘠干旱的立地条件仅有极少部分生长于沟谷的刺槐林可培育出中小径材,绝大部分不宜作用材林培育,为此刺槐林的培育和开发应着眼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16.
刺槐萌芽更新及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刺槐根系发达 ,萌蘖强的特点 ,在其采伐迹地上采用伐蔸萌芽条建立第 2代刺槐人工林 ,投资少 ,成林快 ,操作简单 ,林地生产力不受影响 ,可获取较好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刺槐树干解析木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刺槐生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GM(1.1)模型优于verhulst模型;根据树木生长变化规律,分段建模,效果很好;提出了刺槐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胸径及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8.
油松刺槐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指标,生长状况,土壤因子,小气候因子的测试分析表明,混交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经济效益。混交林比油松纯林林冠截留量提高8.66%,饱和持水量增加315.8%,饱和持水量增加315.8%,相对湿度提高2.5%,有机质含量提高11.7%,减轻容重0.2g/cm^3,林分病虫害明显减少。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 相似文献
19.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刺槐人工林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晋东南地区刺槐人工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刺槐树高及直径的生长规律,林龄为24年的刺槐可以分成三个生长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6年)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在影响刺槐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中,海拔和坡向为主要因子,据计算,在8种立地条件下,林龄为10年及15年时,刺槐人工林的优势木高比油松人工林大2~3倍。利用解析木资料,编制了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用来评价林分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大量的资料,概述了刺槐人工林在阜新地区的分布及现状;分析了立地条件、年均温度、降水等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论述了其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等生态效益;确定最适更新方式为皆伐,主伐龄为19~23年;建议把刺槐列为阜新地区荒山、丘陵、沟壑造林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