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矮化密植是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茶树矮化密植研究就是在这种新的栽培法的启发并与传统栽培法相互对照下逐渐开展起来的。本文仅对我们进行的茶树矮化密植速成高产栽培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矮化密植栽培是现代果树发展的方向。该文介绍了桃树矮化密植栽培的优点及丰产的原理。矮化密植栽培之所以能优质、高产、高效益是由于充分利用了空间和土地,提高了桃园的覆盖率,树冠小,受光面大,光合效率高,光合作用强,同时采用了适于矮化密植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超级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站于2002年引进该组合在星村镇黄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再生稻栽培示范面积从2002年的0.24hm2发展到2005年的193hm2,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市南片的星村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栽培.其中2004年示范面积为40.9hm2,两季平均产量达915.3kg/667m2,最高产量高达1 012.7kg/667m2.现将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市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茶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其所谓的“矮化”,就是以人为措施使茶树树冠高度比常规茶园树冠低1/3左右,也即树高控制在60~70cm;所谓“密植”,则是将单行条植改为多行条植,使每亩的株数比常规茶园多2~3倍。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土壤条件下,选用良种采取矮化密植栽培,并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可以达到茶树成园快、投产早和茶叶优质高产及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将茶树矮化密植速成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杂交狼尾草栽培料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狼尾草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有利开辟狼尾草利用的新途径。在狼尾草2.0 m时刈割,自然条件下晒干,再进行双孢蘑菇栽培。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产量最高为12.316 kg/m2,氨基酸含量为24.42%,栽培效益为30.66元/m2;稻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为14.228 kg/m2、氨基酸含量为19.42%,栽培效益为41.72元/m2,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效益高,但稻草产量不高,一般为6 000~6 750 kg/hm2,狼尾草的干草产量可达45 000~67 500 kg/hm2,利用其栽培双孢蘑菇,可缓解蘑菇主产区对稻草的需求。杂交狼尾草的不同配方影响蘑菇产量,随着C/N升高其产量下降明显,但对多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颇具推广潜力的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布置不同栽培时间、不同下种量、不同施肥量、不同盖膜方式的栽培试验,为云蔗05-51高产示范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云蔗05-51在1—2月栽培时产量最高;2适当加大下种量(9000~10000芽/667m2)可获得高产;3在N肥使用量为60kg/667m2时,增施农家肥(牛粪1000kg/667m2),理论产量可高达14.21t/667m2;4采用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无膜覆盖的产量分别提高52.6%(4.16t/667m2)、64.1%(4.71t/667m2)。  相似文献   

7.
佳辐占烟后作保优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03~2004年连续2a的试验对比和示范调查,佳辐占在海拔600m左右山区作烟后稻栽培可实现产量目标450~500kg/667m2,掌握秧龄20d左右为宜,播种期选择取决于前作烤烟的终采期,适宜的密植规格为(16.7~20)cm×20cm,每667m2 插足基本苗10~12万,提出了每667m2 施纯N10kg,N∶P2O5∶K2O=1∶0.3∶0.8及基肥补施硫酸镁5kg等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的相关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以垦丰16为材料,在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垄三栽培和垄上单行栽培三种栽培模式下,测定株高、叶面积、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结果表明:株高、单株最大叶面积及光合势数值均以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最高,其次是垄三栽培,垄上单行栽培株最低,在鼓粒期叶面积和光合势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处理;处理间植株干物质积累差异主要出现在鼓粒期后,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和日积累量均高于垄三栽培和垄上单行栽培.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产量最高达4052 kg·hm-2.  相似文献   

9.
谭福忠 《玉米科学》1998,6(Z1):71-72
大双直是一种与相适应品种结合进行的栽培方法,要求品种耐密植、抗倒伏、抗逆性强和产量高。克单8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区在密度是111100株/hm2和施肥量是600kg/hm2(尿素和磷酸二铵的商品用量比是1.2∶1)时,产量可达到11980kg/hm2。这种方法在我国年有效积温低于2200℃的地区大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通过对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垦啤麦7号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探索确定内蒙古东部旱作生态区啤酒大麦最佳栽培密度.试验表明:在同一栽培密度水平下,蒙啤麦1号的生产潜力高于垦啤麦7号;蒙啤麦1号的平均最高单产为383.90 kg/667 m2,垦啤麦7号的平均最高单产为364.63 kg/667 m2;蒙啤麦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30万~50万株/667 m2,其单位产量变幅为372.78~383.90 kg/667 m2,考虑到啤酒大麦千粒重在43~48 g适宜的质量标准,蒙啤麦1号旱作最佳栽培密度以45万~50万株/667 m2为宜.垦啤麦7号最佳栽培密度以30万~50万株/667 m2为宜,其单产变幅为355.70~364.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