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年水稻栽培面积迅速增加,1990年67.3万hm^2,1995年上升到83.5万hm^2,2001年达167.2万hm^2,是1990年的2.48倍,是建国初期的15倍多。2001年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占全国北方14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总产超过100亿kg,商品量60%以上,2002年黑龙江省水稻栽培面积157万hm^2,虽然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总产仍有87亿kg。  相似文献   

2.
徐伟  李秀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2-12883,12938
[目的]筛选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的种子处理剂。[方法]采用9种种子处理剂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9种种子处理剂中5.5%浸丰2号EC1:5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200倍液、12.5%戊咯丹WP1:1000倍液、12.5%戊咯丹WP1:1200倍液对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秧田期达90%以上,且有提高水稻发芽率、成苗率、增加田间分蘖的作用。20%氰烯菌脂EC1:2000倍液、20%氰烯菌脂·杀螟丹WP1:1200倍液、16%咪丹WP1-4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明显抑制水稻发芽、成苗和大田分蘖。[结论]5.5%浸丰2号EC1:5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000倍液、12.5%戊氟丹WP1:1200倍液、12.5%戊咯丹WP1:1000倍液、12.5%戊咯丹WP1:1200倍液可以在生产上推广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3.
近一二十年来,大规模饲养肉鸡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以七十年代为例,十年间世界鸡肉的产量约增长了70%,即从1970年的1,500万吨左右增至1980年的2,700万吨以上(西欧,北、中美洲约占一半弱)。在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鸡肉产量约占肉类总产量的30%,其中70%的鸡肉来自肉鸡生产。这十年间鸡肉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南美洲,增长1.79倍;最慢的是北、中美洲和西欧,分别增长47%和48%。中东增加1.25倍,非洲增长1.13倍,东欧、苏联增长1.08倍,远东增加89%。预计到2000年世界鸡肉的产量将比1978年增加一倍以上,按人口平均,鸡肉年产量将从6.1公斤增到14公斤。  相似文献   

4.
作物抗寒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筛选出的A,B两种抗寒药剂处理水稻、玉米、黄瓜种子和水稻幼苗,结果表明,A剂1 000倍液的抗寒效果与进口产品脱落酸(ABA)10^-1μg/mL处理的效果相当,比抗寒剂(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00倍液要好。供试水稻品种89早229和91-264浸种处理,其成苗率比对照分别增加11.7%和78.2%;喷雾处理分别增加83%和81.3%;灌根处理分别增加86%和71.7%。浸种处理黄糯一玉米种子受冻  相似文献   

5.
以天优368水稻品种为试材,分别在水稻灌浆期喷施8 000倍液(T1)、10 000部液(T2)、12 000倍液(T3)的马尾藻素泡腾片,每隔7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在水稻灌浆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对水稻生殖生长及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马尾藻索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增加水稻的产量,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T1处理对水稻生殖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成穗率、每穗实粒、结实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02%、9.25%、8.13%、2.22%,增产16.85%.纹枯病的发病率降低9.24%.说明在水稻灌浆期喷施马尾藻素泡腾片能够促进水稻的生殖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对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赵艳 《农家顾问》2010,(12):28-28
研究连续免耕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土壤合理耕作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稻田免耕1~2年(4季),早、晚稻产量较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70%和1.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免耕5年水稻产量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9.16%和12.56%;  相似文献   

7.
武鸣县是一个农业县,水稻是武呜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水田面积36万亩,年种植水稻70万亩、稻谷年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65%。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益,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县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1999年,金华市婺城区长山乡青年农民盛福建在科技干部的指导下种了1.2亩野生蔬菜——马兰,亩收入超过0.6万元,比种常规蔬菜增收近3倍。2000年,他调整种植结构,把原来种常规蔬菜的4亩多地全部改种马兰,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亩收入比种水稻增加10余倍。2001年,他和好友蔡建型承包了金华长山良种场32.48亩耕地,全部种上了马兰,成为金华市种植野菜的专业大户。在自然环境下,马兰的开花  相似文献   

9.
进行稻田生态养鱼的试验.试验表明:稻田生态养鱼不但改善了稻田的通风、通气状态,稻谷长势好,水稻亩产量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增产15%,亩产量比未养鱼的稻田每亩增产85 kg,每亩增加水稻收入204元;每亩产成鱼63 kg,每亩增加成鱼收入1512元,比未养鱼稻田每亩增加收入1716元,增产增值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新型氮肥施用模式对杂交稻嘉禾优7245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氮(225 kg/hm2)和减氮20%(180 kg/hm2)水平下,水稻产量均以稳定性复合肥+普通尿素一基一追(SF1 N70+PUN30、SF2 N70+PUN30)处理最高,分别达11771、10760 kg/hm2;且减氮20%(SF2 N70+PUN30)处理产量与常规施氮(PUN100)、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CRN100)和有机缓控释肥+普通尿素一基一追(OCR1 N70+PUN30)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相反,减氮20%显著降低了PUN80、CRN80、OCR2N70+PUN30处理水稻产量,较PUN100分别降低12.3%、12.1%、11.8%.OCR2 N70+PUN30、SF2 N70+PUN30处理显著降低了分蘖期水稻叶片、茎鞘氮累积量,但OCR2 N70+PUN30增加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水稻叶片氮累积量,而SF2 N70+PUN30增加了齐穗—成熟期水稻叶片、茎鞘氮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叶片转运氮贡献率.二者不同的氮累积、利用转运策略均有助于维持较高的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因此,推荐180 kg/hm2施氮水平下70%稳定性复合肥+30%普通尿素一基一追可作为当地杂交稻嘉禾优7245适宜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作物抗寒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筛选出的A,8两种抗寒药剂处理水稻、玉米、黄瓜种子和水稻幼苗,结果表明,A剂1000倍液的抗寒效果与进口产品脱落酸(ABA)10-4ug/mL处理的效果相当,比抗寒剂(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00倍液要好.供试水稻品种89早229和91-264浸种处理,其成苗率比对照分别增加11.7%和78.2%;喷雾处理分别增加83%和81.3%;灌根处理分别增加86%和71.7%.浸种处理黄糯-玉米种子受冻指数减少92.2%,浸种处理黄瓜种子受冻指数减少72.1%.  相似文献   

12.
在1949~1993年的45年中,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了36%,人口增加1.16倍,而人均占有口粮仍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单产的提高。化肥投入和作物结构比例是广东水稻单产提高的决定因素。自1984年以来,由于水稻面积减少过多,总产明显下降。为了提高广东口粮的自给率,必须确保水稻种植面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单产。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增加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合理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松嫩平原27县(市)四大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的灰色动态经济模型,结果指出现阶段松嫩平原四种作物生产中,直接生产费用占物质投入总量的比重分别稳定在小麦81.6%、大豆79.03%、水稻74.55%、玉米73.72%的水平上,四大作物的生产中都存在劳动力投入量相对减少而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的问题,基本稳定在平均工日成本水稻6.735元,大豆6.31元,玉米5.527元,小麦4.547元水平上。认为现阶段玉米、水稻、大豆生产系统具有自我发展活力,其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之和分别高于其临界投入量的2.831倍、2.01倍和4.16倍.小麦生产系统不具备自我发民活力,要使小麦生产良性发展,就投入而言,应增加不少于其当年净产值的0.44719倍.  相似文献   

14.
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2004年1000个农户家庭总收入为1481万元.比1996年的1165万元增加316万元,比1986年的260万元增加1221万元。18年增长了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373元上升至2004年的2654元,增长了7倍。在家庭总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仍占主要地位,1986年户均为1688元,占总收入的65%,1996年户均8904元,占总收入的76%,2004年户均8688元,  相似文献   

15.
一、农产品加工在农业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他们平均将农业投资的70%用于农产品产后的加工处理,结果使农产品的加工率达到了80%~90%以上,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城市人口收入接近,并为此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对农产品加工在农业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1.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农产品采后加工处理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其价值,例如大豆加工成豆奶,可使其身价增加11倍;果品、蔬菜经贮运保鲜处理,价值可成倍增长等。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依靠我国园艺产品在……  相似文献   

16.
尚志市地处山区,山高林密,有蚂蚁河、忙牛河、阿什河三大水系流经境内,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水稻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水稻57.6万亩,占三大作物面积的28.2%。收入比例(占三大作物)为45—50%,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掘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甜高粱甜秆种质资源,2010-2012年开展了海涂米草、水稻、甜高梁远缘杂交研究,对杂交1代植株、秸秆含糖量进行了测定和耐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米草/水稻/甜高粱远缘杂交获得成功,得到了海涂米草、水稻、甜高梁远缘杂交结实材料.杂交材料比水稻单株秸秆重量提高70.74%,秸秆含糖量提高2倍.在0.5% ~1.5%盐水中的发芽率:米草/水稻/甜高粱发芽率达65.38%,水稻发芽率为35.89%.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产中大米品质的好坏关系着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着水稻发展的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大米需求量越来越大,优质大米的市场十分看好,价格较高.据资料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对水稻的需求比目前的消费量增加70%左右,其中主要是优质大米.由此说明,应以提高稻农收入为中心目标,抓好优质大米生产,提高大米品质,增加品牌意识,使水稻生产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地区近两年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加大引导、培训和服务力度,加之不少先行转移的成功经验强烈的示范作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意愿明显增强,外出务工人数快速上升。2004年外出务工人数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较2000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加2.6万人余人,增长近10倍。2004年全地区劳务总收入达到4674万元,较2000年增加4201万元,增长了8.9倍;人均劳务收入由2000年的27元增加到2004年的25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5%上升到8.8%。  相似文献   

20.
海南水稻病害及关键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是海南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为促进海南水稻种植升级、增效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总结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对海南双季水稻影响较重的病害的特征、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以期普及水稻病害知识,提高海南水稻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