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统木构农房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和珍贵的民族文化。实木资源的稀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传统民居在热工性能、防火、抗震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传统木构民居在现代适应性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砖混建筑取代。用SIPs模块化墙体替代传统木构农房的墙体,可改善传统木构农房的热工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促进节能建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笔者以贵州传统木构农房为例阐述了SIPs在传统木构民居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木构农房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和珍贵的民族文化。实木资源的稀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传统民居在热工性能、防火、抗震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传统木构民居在现代适应性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砖混建筑取代。用SIPs模块化墙体替代传统木构农房的墙体,可改善传统木构农房的热工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促进节能建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笔者以贵州传统木构农房为例阐述了SIPs在传统木构民居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传统建筑彩画是我国木构古建筑中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彩画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古建筑的承接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时间的迁移变化,建筑彩画逐渐破损并伴随着消失,对建筑彩画的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介绍了拉卜楞寺彩画中污染物附着性病害种类,针对拉卜愣寺彩画的破坏程度和受病害种类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徽派古民居重视环境选择,重视服从自然、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从而保持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它们在整体上追求水墨画的潇洒写意。在具体的建筑中则讲究“工笔画”的典雅精细。在众多的建筑构件中,尤以门窗的雕琢最为精彩.宛如一道通透典丽的木构图案,镶嵌在厚重的砖石材料之中.显得格外的轻盈空灵.  相似文献   

5.
<正>富川百柱庙是罕见的木构建筑精品,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一座全部采用月梁、斗拱、驼峰、托脚、叉手、榫枋建造而成的宋式风格大庙宇。它也是中国南方瑶族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木构古建筑,为岭南地区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被誉为"岭南宋式木构建筑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百柱庙是可与容县真武阁齐名媲美的广西木制  相似文献   

6.
<正>梳理广西木制建筑,不得不提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乡鸟巢。它是广西目前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被建筑学家公认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堪称"广西木构建筑新一绝"。2010年10月,侗乡鸟巢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主体为木结构的侗族特色场馆"称号。侗乡鸟巢外观雄伟,布局开阔,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它以巧夺天工的木构营造技艺和古朴神秘的  相似文献   

7.
再野化是新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方法,使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我设计的方式实现生态恢复,广泛应用于多种尺度的区域,它既是一种空间层面的生态保护方法,又是一种以自然过程为主导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修复方法。但再野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人的、绝对的自然,人工的修复工程与再野化修复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同。本文详细介绍了再野化的三种模式类型及其异同,提供了在自然保护地、乡村地区、城市地区三种不同情境下再野化模式的应用方式,并探讨了在生态修复工作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景观规划师的所承担的责任与展望,即: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识别识别重要的生态单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土地空间规划的方法,划定保护或修复的生态空间并通过空间引导人类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8.
以建水旅游开发为背景,在将古民居改造为酒店并保护民居的同时,也为旅游增加新的机遇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建水琴鹤堂的文化内涵、空间布局和景观特色,着重探索了琴鹤堂的改造要点。从将部分房间改造成公共交流空间、原始景观的保留和改造、民居改造客房和展示厅等方面展开了分析,深入探讨了古民居改造客栈的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客户评价分析,指出了古民居改造客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是记录当地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势在必行。该文以牟平区古树名木现状调查结果数据为参考,选取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案例,列举了近几年采取的保护修复措施,分析采取措施后树木生长状态、取得经验及建议意见,从而为保护修复古树名木提供经验及办法。  相似文献   

10.
江西婺源县在历史上属徽州府辖,其境内多有各式各样的古民居以及大量的古树,这里山重水复,空气清新,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优越的条件如今已经成为婺源地区开发旅游的宝贵资源。应该说婺源的古民居很有特色,而且保存得相当不错。不过由于与其相邻的...  相似文献   

11.
杨文忠  靳莉  王卫斌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63-166,177
在云南怒江峡谷贡山和福贡2县,通过对传统民居结构和材料的调查,将民居按屋顶、墙体和地板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中主要民居类型的民用材消耗量及民居结构导致的薪材消耗量进行了估算,表明传统民居的用材选择和建筑结构是决定当地森林资源消耗方式和数量的主导因素。因此,在科学保护传统民居文化的前提下,通过推广节材民居类型,改良现有建筑结构,降低民用材和薪材消耗;同时加强集体林、自留山森林资源管理,增加森林蓄积量,最终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风水林这一特殊森林群落出发,概述了梅州客家人聚居之地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村落、民居、风水林及其文化内涵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传统村落民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但现阶段传统村落民居利用率较低,提高利用率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以典型传统村落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民居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将传统村落民居激活后再利用作为教育利用、旅居利用和生产利用的三种途径和方法,并阐述了对其的前景展望。最终采用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结合的思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达到保留文化脉络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建筑都依靠机械性措施来维持室内舒适度,造成了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回归传统,希望通过研究传统民居自身是如何通过被动性设计来适应地域气候的,来寻找出路。基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气候特点,从空间设计、材料应用、技术应用、结构设计几个方面对三多堂进行气候适应性分析,寻求地域气候和传统民居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太谷县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语言模式:主宅坐北朝南;适宜厚度的维护结构;向内型封闭空间;逐渐升高的台基;南大北无的窗洞;夏笼布冬窗纸;火炕。  相似文献   

15.
木结构民居是云南藏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其木质框架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榫卯为主要连接方式的构造.文中阐述传统木结构藏族民居的分类、构成形式、营建材料,从形制尺度、木框架构造等方面对云南藏区传统木结构民居及其框架构造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构造方式、建筑材料、工作性能等特性,对传统民居营建技术替代、建筑群风貌缺失等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乡土景观的含义,并结合广东省从化市溪头村新农村规划案例,从乡土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估、乡村整体格局保护规划、乡村街巷空间保护规划、乡村开放空间保护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以及乡村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于如何在新农村规划中对当地的乡土景观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地加以开发利用,在保护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建筑在传承地方文脉的基础上,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具有现代化气息、又不失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这种充满个性化的创新设计,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还充分体现了当代生产力技术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本研究分析了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出继承传统、并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住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以陕北传统窑洞门窗为研究对象,对窗格造型、选材、结构等进行解析,从民俗文化角度,阐述图案纹样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与思想,对保护、传承窑洞木门窗技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下,乡土景观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系统分析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乡土景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核心内容和根本使命的乡土景观研究新框架。以云南阿者科哈尼族乡土景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其空间组成结构,进而研究了阿者科哈尼族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及互动方式。最后探讨了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利用风景园林学理论展开相关后续研究内容的实践途径,并提出此新框架不仅拓展乡土景观的研究视野,也有助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基于城市老街区改造为商业街区的项目。通过对佛山岭南天地项目中有代表性的广场、街道、建筑等节点进行调研,选取开放空间的3个特色要素——空间形态和尺度,传统装饰元素,植物和水景布置,探析"新天地"模式中开放空间营造的特色手法,包括保持街巷形态和宜人尺度,增强街区公共属性;保护传统建筑构件,利用传统材料、技术;保留古树,并结合植物和水景布置,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