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与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性质进行界定,提出要根据其类型分别确定它的性质和供给主体。在回顾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历程和对辽宁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体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实行“三权归县”,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考核制度和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2.
3.
4.
5.
动物卫生监督是对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关系到公共卫生,是对动物性产品安全的保障.尤其是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工作重点.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对动物和动物性产品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列举这些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合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维持社会稳定发展,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完善相关动物卫生监督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降低疫病的传播率。但是,由于机构不够健全,法规不配套等问题,导致执法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就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希望能促进养殖行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动物卫生监督是一项关乎民众生命健康、关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工作,对于有效预防动物重大疫情、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基层部门,由于相关的技术设备不完善、加上群众的卫生意识薄弱以及基层的特定因素,造成当前动物卫生监督在基层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给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促进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少的困扰。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动物卫生监督在基层中的问题和对策的一些分析,旨在为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层动物卫生检疫队伍是疫病防控系统的基础,是进行动物防疫的中坚力量。如何做好基层动物卫生检疫队伍建设,成为当前提升基层动物检疫水平的关键。文章在对基层动物卫生防疫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层动物卫生检疫队伍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为考察城市公益林生态效益,势必要构建城市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分析。主要为扩建和保护公益林生态为目的,在探究城市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基础上,分析城市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程序。 相似文献
12.
建立公益林动态补偿机制既是完善补偿机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林农利益的根本要求.该研究在对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的概念内涵与基本原则进行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生态公益林动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小红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31-33
随着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开展,如何才能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成为图书馆人探讨的核心问题。在阐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保障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上,用客观的数据比对等方式,着重分析了政府经费投入、管理服务意识创新等方面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保障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冠层结构动态是林冠生长动态的一个表现,冠层结构对森林群落生产力、生态系统功能、群落更新与演替等具有重要作用。准确量化森林群落冠层结构和林下辐射特征可以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供基础。以亚热带山地的红花荷林、密花树次生林、樟树人工林、杉木林、杉木-红锥混交林和毛竹林为对象,利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探讨不同林型冠层结构与林下辐射动态,揭示冠层结构与林下辐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群落类型有比较固定的冠层结构和林下辐射特征,且不同林型的冠层结构与林下辐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樟树林的林冠开度最小(16.47%),其次是杉木林(17.12%)、杉木-红锥混交林(17.45%)、红花荷林(20.21%)以及密花树次生林(20.93%),毛竹林的林冠开度最大(21.32%)。而叶面积指数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樟树林的叶面积指数最大(2.04),毛竹林的叶面积指数最小(1.78)。另外,樟树人工林的林下直射光(4.34 mol·m-2·d-1)、林下散射光(3.52 mol·m-2·d-1)和林下总光照(7.86 mol·m-2·d-1)均小于其他林型;而杉木林由于其冠幅较窄,林下直射光最强(5.22 mol·m-2·d-1)。不同林型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林下总光照的月际动态变化极显著(P<0.0001),生长季的林下辐射强度最大。不同林型冠层结构与林下辐射相关性存在差异,越简单的群落结构,林冠开度与林下光照的相关性越强,叶面积指数与林下光照的相关性越强。研究冠层结构与林下辐射异质性为营造最适的冠层、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效能,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益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亚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1)
高校图书馆从本质上具有社会公益性,社会化服务是其社会公益性的具体形式.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图书馆社会公益性的实践探索有多种形式,包括面向社会读者开放、提供教育资源、参与公益活动以及为企业服务等.但是,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却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观念问题、服务能力问题和体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以具体的数据简述云南省文山州国家级公益林的现状并作出客观分析,提出文山州国家级公益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对农业等公益型研究机构的管理和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菊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5):35-39,71
文中着重研究报道了农业等的公益型研究机构的重新定位与分类管理;建立符合现代事业机构的经营与管理体制;机构重组与管理体制;经费拨款制度改革;监督与评估机制;项目宏观管理等内容。供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和公益型科研机构改革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数量偏多、公益目标模糊、产出效率低的问题,自2001年我国开始了对该类机构的分类改革。目标有二:一是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从公益类机构内部剥离出去;二是推动公益类研究由事业型管理模式向高度社会化的非营利型组织(NPO)管理模式转变。实践表明这两项创新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本文分析了创新过程中“一所两制”管理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以典型发达国家为参照,评价了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提出了当前应该稳定“一所两制”管理模式并推进准非营利型组织(quasi-NPO)管理模式的看法,为最终实现改革设计的目标积累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