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上依赖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程度,它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指标。农产品国际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依赖国际农产品贸易取得产、消平衡的程度。具体指标计算:农产品进、出口量或值÷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基础产业部门,自给性生产比重比较大,一般农产品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起二三产业都要低,其指标值比较敏感。因此,农产品国际贸易依存度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研究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发达国家农产品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上依赖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程度,它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油料对外依存度是指一国油料生产和消费依赖国际贸易取得产销平衡的程度,是一个相对指标,在不同的公式下,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如何构建准确的测算指标成为关键。本文详细总结了目前较为普遍的几种测算油料对外依存度的算法,并给出了各自的适用性与优缺点。以进口为重点,采用折算法具体测算了油料整体及分品种油料的进口依存度。研究表明:对油料整体和分品种油料而言,以进口原料为主的贸易格局决定了折算后进口依存度与折算前进口依存度的差值呈急剧缩小态势。2017年,油料进口依存度为71%。相较于其他油料,大豆在油料进口依存度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同期进口依存度达89.36%。基于关联产品视角,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油料进口利弊评判、油料进口替代以及油料安全供给水平评估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24—2019年美国大豆生产分布县域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美国大豆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重心迁移轨迹,为中国了解美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应对大豆国际市场变化,制定大豆生产、贸易进出口政策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近百年美国大豆生产经历了引种扎根、迅速发展、波动性发展、稳定成熟四个发展阶段。1924—2019年,美国大豆的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产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7%、4.17%、1.55%。②中西部地区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研究时段内大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地位上升,南部地区地位下降。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艾奥瓦州的大豆产量多年位于全美前列,大豆高产的州多位于大豆主产区。各州之间大豆产量、面积差距逐渐缩小,单产差距不大。③美国大豆产量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且集聚性逐渐增强。高高集聚区和低高集聚区分布较广,此两类集聚区均呈现扩张趋势。④1930—2010年,美国大豆生产重心总体呈倒“几”字形向西北方向移动,2010年后又向东南方向移动,总体移动距离为63.54千米。基于美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大豆生产应注重安排轮作模式,制定大豆品种种植规划;改革创新大豆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大豆科技创新;推进大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培养壮大中国大豆行业协会,争夺中国大豆行业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发展变化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依存度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指标之一.如何客观认识外贸依存度问题,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结构和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因此,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客观把握我国外贸依存度的适度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之一,作为大豆的下游加工品,豆油和豆粕的贸易状况对大豆供求结构也存在显著影响,分析全球大豆及其加工品的贸易网络演化特征,对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大豆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2002年和2017年全球大豆、豆油、豆粕进口量前五十位国家的贸易数据,分别构建无权贸易网络和加权贸易网络,对总体网络特征、国别关系特征和国别地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球大豆、豆油、豆粕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贸易密集性和聚集程度不断增强,出口较进口更为集中,核心国在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一定程度掌控贸易流向。随着大豆国际贸易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均衡,更多国家参与到大豆贸易中来。在中美贸易摩擦与高进口依存度背景下,我国应立足大豆的基本供求特征,通过积极开发大豆贸易市场、寻求豆油和豆粕的替代品、推进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国际化等手段,扭转进口集聚导致的被动地位,构建我国为主导地位的大豆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徐豆22是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豆9号/泗豆288杂交育成,属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品种审定编号:苏审豆201604。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206.9千克,比对照徐豆13增产7.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222.9千克,比对照徐豆13增产8%。  相似文献   

9.
国家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进口依存度超过70%,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较大。一是大豆进口依存度上升、自给率下降将降低我国粮食安全等级;二是国际价格波动更易通过传递效应降低国家整体福利水平;对大豆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黄淮平原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下,夏大豆迎茬1 ̄4年,单株空荚发生率增加8.8 ̄35.3个百分点;大豆减产12.1% ̄44.9%;迎茬年限与单株空荚发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95**;单株空荚发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945**。夏大豆迎茬每增加1年,单株空荚发生率约增加8.8%;单株空荚率每增加1%,大豆约减产43.6kg/hm2。迎茬造成大豆荚而不实和减产的生理生态效应为:株高降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及粒重减少,百粒重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不良变化,根腐病、霜霉病及灰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程度加重;土壤速效性磷、钾、硼等大量、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明显亏缺;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下降。预防迎茬大豆荚而不实的措施有:合理轮作倒茬;选用耐迎茬商豆1099等优良大豆品种;氮磷钾硼肥平衡施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1.
台湾外销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型态主要有二种,一是产业间的贸易,其贸易发达程度取决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二是产业内贸易,其贸易程度则取决于产品分工与合作程度.在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内贸易更为普遍.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有多种,本文主要采取常用的劳埃得-格鲁贝尔指数,对台湾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布瑞克数据库数据及其他成果测算对比1996/1997-2016/2017产季全球包括美国、中国、巴西、欧盟在内的主产国(地区)玉米生产、贸易、消费及库存状况。结果表明:中国玉米产量增加受玉米收获面积增长拉动明显,中国玉米生产效率水平提高对玉米产量增加的贡献显著低于美国同期;2007/2008—2016/2017产季中国成为全球玉米主产国(地区)中唯一的玉米净进口国,相较其他主产国(地区),中国玉米贸易变化异常;对比美国,中国玉米消费受饲用消费拉动明显,整体消费结构单一,且近年来表现出玉米产能不能匹配持续增加的玉米产量的趋势;相较其他主产国(地区),中国玉米期末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均居高不下。根据数据测算对比结果,总结出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玉米主产国,目前玉米存在生产效率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内消费结构单一,产能不足、库存压力巨大等问题,文章就中国玉米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 《农家科技》2006,(6):11-11
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有三种形式:一是麦林点套夏玉米,二是麦林点套夏大豆,三是麦林点套玉米和大豆。麦林套种夏玉米夏大豆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原因主要是,第一,能提早生育,趋利避害,麦后直播玉米、大豆,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正遇上伏旱,产量不高、不稳;采取麦林点套,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4.
利用FAO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归纳分析了世界油菜籽的生产和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一是世界油菜籽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油菜籽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加拿大和印度的产量最多,但它们在世界油菜籽产量中的比重在下降。二是中国、加拿大、印度3国的单产世界排名相对落后,其生产基本属于粗放型。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国家的单产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三是世界油菜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加拿大是第一出口大国,日本和中国是主要进口国,其进口严重依赖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量都很大,但其贸易格局相对分散。  相似文献   

15.
于彦 《中国农垦》2012,(7):72-73
中国大豆进口始于1996年,2000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此后这个数字一路攀升,2011年进口量达到5263万吨,进口依存度约75%。由于国际粮商控制国际大豆贸易,现在基本形成了"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价格"的畸形格局。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黑龙江垦区旗下的九三油脂(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大豆生产布局及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大豆产业布局,重点关注美国、巴西、阿根廷3大大豆出口国的产业现状。同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布局和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最后针对中国大豆产业落后和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提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来破除大豆产业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琼  张晓明 《农学学报》2018,8(4):23-27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五国是世界大豆主产国,世界上近90%的大豆产量来自这五个国家。病虫害的发生,常引起大豆产量减产,给这五个国家大豆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概述了这五个国家大豆常见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总结出影响五国大豆产量较严重的病害为锈病、孢囊线虫病、褐斑病、炭疽病、炭腐病;害虫主要有黎豆夜蛾、斜纹夜蛾、稻绿蝽。为五个国家大豆病虫害防治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慎举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51-3952,3981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 ̄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明显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约减产66 ̄70kg/hm2,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75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施氮肥(N)62.4~74.0kg/hm2、磷肥(P2O5)109.2~129.5kg/hm2、钾肥(K2O)78.0~92.5kg/hm2,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万~19.9万株/hm2;应用多效唑1818~1980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338~1542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较为彻底的大宗农产品之一,当前大豆进口依存高,外资在大豆加工业中占有绝对份额,整个行业利润率低,资产负债率高,大豆产业发展处于困境,存在很多问题。一、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国内粮食市场深受国际大豆价格波动之害随着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连连攀升,大豆市场早已失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由于外资粮商控制着国际市场的大豆供给,我国虽然身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却  相似文献   

20.
我省淮北地区是夏大豆主要产区,但目前单产较低,限制着大豆生产的发展。1983~1985年在淮北夏大豆产区的灌云县,我们进行了万亩夏大豆亩产150公斤的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相应的一套栽培模式。1985年示范推广面积达20万亩,平均亩产115公斤;其中,试验区1.14万亩单产达157.9公斤,创本区夏大豆大面积单产最高水平。本文就三年研究结果,对夏大豆亩产150公斤的生育形态指标及栽培模式进行总结。这一技术适于苏、皖、鲁、豫黄淮夏大豆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