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地下式通风库的改造技术及其贮藏苹果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依靠自然低温以调节果库温度的半地下式通风贮藏库,目前仍是我国北方果产区最主要的贮藏场所。但是,由于库体结构不够合理,库温随外界气温的升降而高低波动,达不到贮果所需的较低而平稳的温度条件,尤其是在元帅系苹果采收季节(9月中下  相似文献   

2.
1980至1981年度,我们在我公司半地下果窖,应用双层帐加硅窗自然降氧的方法贮藏小国光苹果,取得良好效果。我公司的半地下果库建于50年代,属于砖木结构的自然通风库,高度在3米以上,如果只搞一层大帐,装果高度只能达到1.2米,这样上层空间不能合理利用。为充分利用果库,我们因库制宜设计了高2.45米、宽  相似文献   

3.
果树信息     
自然通风贮藏柑橘具体方法是将处理后的橘果装入垫纸或薄膜的果箱,果箱按品字形整齐码堆,每堆不超过500公斤,高不超过7层。贮藏期间注意通风换气(10~11月应日夜开窗,以降温散湿。12~2月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日最低气温≤4℃时紧闭门窗,以保温防冻),结合库内洒水等措施,尽可能使库内温度稳定在6~12℃,湿度保持85~95%,能有效地保持果实新鲜饱满。贮后每隔20~30天翻果检查1次,剔除有腐烂迹象及不耐贮藏的果实。翻果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增加新的机械损伤,对烂果应用纸包起,轻轻放入有盖的桶内,带出库外集中深埋;对与烂果接触的果箱及好果要用蘸有…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一带贮藏苹果大多利用通风库,但由于入库初期温度高<20℃左右>常引起烂耗严重、品质下降等不良后果。近几年来,我们大连果品公司在通风库内利用塑料大帐进行简易气调贮藏取得了果实鲜、果肉脆、硬度大、损耗低的良好效果。现将情况简介如下:一、大帐的准备:应用厚度在0.09~0.1mm 的高压聚乙烯膜做成容量为四吨和八吨的两种规格的大帐。  相似文献   

5.
前言半地下式自然逦风贮藏库是我国华北、东北水果集中产区主要的贮藏型式。但由于完全依靠库内外温差而进行自然通风,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地区和季节,难以维持理想的温度条件,影响了贮藏效果。有必要在原库基础上加以适当改进,达到投资少,效果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水果产地贮藏保鲜,是解决果品集中上市积运积销,逐步实现均衡供应的有效措施。为了充分利用水果集中产地现有的普通库房和半地下库等贮藏场所,进一步提高保鲜能力,我们分别在4处重点产果大队,在普通库房和半地下库中,应用聚乙烯薄膜进行贮藏试验。现将贮藏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硅窗气调贮藏山楂,对果实保鲜、减少腐烂、延长市场供应期都有良好效果。果实经114天贮藏后,损耗比一般贮藏方法减少41%,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果实调入后,用杭州化工研究所提供的0.16毫米聚乙烯薄膜,热合加工成方袋,用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提供的 GE 4—0.06硅橡胶薄膜镶嵌在袋高三分之二处,硅窗用南京大学产704粘合剂粘合。试验分每斤果实0.7平方厘米、每斤果0.6平方厘米硅橡胶气窗两个处理,装果后将袋口扎紧。以同一库内散装为对照。试验在地下式库内进行,库温7—15℃,相对湿度85—90%。  相似文献   

8.
红荷包杏结果树春暖式大棚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上旬,对4-7年生荷包杏结果树进行春暖式大棚栽培,扣棚前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扣棚后通过白天通风。夜间生火调节温度,通过通风和喷水调节湿度,花期人工授粉并放风,高产棚每666.7m^2可产杏果1100kg,成熟期提前10-20天。  相似文献   

9.
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凡 《中国果菜》2004,(1):27-27
果蔬贮藏保鲜方法,主要依据不同果蔬的采后生理变化,果蔬的基本贮藏原理,以及果蔬贮藏期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而定。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贮藏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低温贮藏,即利用自然冷源或人工降温,使贮藏环境保持低温进行贮藏,另一类是控制气体成分贮藏。 1 自然冷源贮藏法 自然冷源贮藏法是低温贮藏的一个方法,是利用和调节自然低温而进行贮藏,主要包括堆藏、窖藏、沟藏、通风库藏、冻藏等。利用自然贮藏法,场所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应用。 1.1 堆藏。堆藏是设置在果园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苹果贮藏有半地下通风库、机械制冷库、气调库 ,这些贮藏方法对于普通果农来说 ,成本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下面介绍一种取材方便、简便易行的富士苹果贮藏技术。10月下旬或 11月上旬 ,将采收的富士苹果进行分级 ,剔除受伤果、病虫果。按 2 m的长度截取厚0 .1mm、直径为 10 0 cm的筒形塑料薄膜 ,扎紧 1个筒口后作为果袋。将果实两两梗洼相对贴紧放入果袋内 ,果袋上部和底部 10 cm左右处分别装次果 ,防止好果遭受挤压和萎焉。果袋装果不得超过 1.6m,每袋约装果 2 0 0 kg。在室内或室外背阴的地方选择坚实的地面 ,在地面 (或沙上 )铺干树…  相似文献   

11.
西瓜收获期短 ,上市集中 ,突出表现为淡 -旺 -淡的市场规律。因此搞好西瓜的贮藏保鲜可以调节市场供应 ,满足消费者需要 ,增加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收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西瓜贮藏保鲜方法 :1常温贮藏保鲜法(1)贮藏场地 :尽可能选择阴凉通风场所 ,普通民房、仓库、草棚都可用来贮藏西瓜。如选择地下室、地窖作为贮藏库 ,应采取通风措施。西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6℃左右 ,相对湿度为60 %~80 %。西瓜进库时 ,用太阳晒过的凉干草垫底 ,尽量保持温度稳定 ,并采取降湿措施 ,使库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 %~85 % ,10天后相对湿度以70 %~80%为宜。 (2…  相似文献   

12.
<正> 于1984~1986年,在河北省河间县南八里铺果园和辛集市新垒头果园分期采收鸭梨2~3次,每期采果120箱,分别贮藏于冷库和通风库中。通风库中为自然气温,相对湿度80~90%,贮藏4~5个月;冷库中起始温度12℃以卞,最后保持在  相似文献   

13.
富士系苹果低温气调贮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现有通风土窑洞增加制冷设备,采用人工控制低温双变气调技术贮藏富士苹果。结果表明,在通风土窑洞条件下,低温硅窗气调贮藏与低温冷藏相比,富士系苹果水分损耗减少6.8%,次(烂)果损耗减少3.1%;与自然通风库堆藏相比,减少损失14%~19%;苹果的新鲜度也好。  相似文献   

14.
枣果设施增温制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替换传统的枣果制干方法,解决枣果自然晾晒阴雨浆烂问题,提高成品率和枣果品质,降低制干成本,规模生产卫生、安全的红枣产品,进行了枣果设施增温制干设备和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水暖增温设施制干室,增温制干效果良好,枣果入室制干至出室存放所需时间为30h。设施制干的成品率显著高于自然晾晒,尤其是阴雨年份更加显著,成品枣较自然晾晒高79.46%;设施制干枣果的蔗糖含量高,是自然晾晒的2.1倍,葡萄糖和果糖显著低于自然晾晒。设施制干的增温时间以26h为宜,减少或延长增温时间成品率下降;随着增温时间的加长,葡萄糖和果糖增加,蔗糖减少。设施制干室的温度通过调节炉火火力及通风排气控制,其温度控制可分为缓慢增温均衡受热、增温蒸发干燥、停火降温散热3个阶段。设施制干成品率高、红枣品质好,且设备投资适中,回收投资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我场伏令夏橙果实1974年在4月30日采收,当时大部分果实蒂部周围因春初返青后尚未褪绿,果子含酸量尚高,色泽和品质均不够好。为了完成后熟作用,增进品质和调节市场供应,我场在1973年应用2,4—D十多菌灵1200倍混合液浸果,并留一部分果子不处理作对照,随即装入果箱,堆码贮藏于我场通风贮藏库内。试验于6月29日结束,贮藏期60天。在贮藏期间,库内平均温度为19.8°—22.7℃,平均湿度91—94%。在这种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正是适于青、绿霉病的迅速发生,但经过两个月的贮藏,仍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红星苹果高CO_2处理的最佳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定量式气调手段,研究新红星苹果高 CO_2处理的直接效应和残留效应。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红星苹果通风库 MA 贮藏的高 CO_2处理的最佳指标是25%-30%CO_2处理46天。处理后的果实于通风库内 MA(自发气调)贮藏5个多月(采后194天)。果实无CO_2伤害,品质好,果肉硬度高达6.2kg/cm~,虎皮病指数为零,贮效极显著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前较广泛栽培的20多种食用菌,都属于好气性真菌,特别是在子实体生长阶段.有氧呼吸强度增强,对CO_2比较敏感.CO_2浓度过高时,轻则子实体生长受抑制,多畸形,产量品质下降,重则菌体窒息死亡而绝收.笔者针对目前食用菌生产中盲目通风的现象,以猴头的半地下式菇房栽培为例,探讨了菇房中CO_2浓度变化及通风调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1 果库贮藏 (1) 消毒。每100m~3的空间,用1~1.5kg硫磺点燃熏杀消毒,或用1%福尔马林,或4%的漂白粉溶液喷库壁及地面,喷库底细沙可上下翻动喷匀。库内用药后立即关闭门窗气孔48小时。 (2) 库内应有干湿温度计,如有空调装制更好。①苹果入库前两天将库温降至0~1℃。②将采收精选的苹果放在800倍液甲基托布津中浸洗一下,干后以24小时内入库贮藏。③库温  相似文献   

19.
为探寻高效无毒、成本低廉、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的保鲜材料,1990~1991年度,我们应用碳酸氢钠进行了柑桔防腐保鲜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试验在通风贮藏库内进行,供试品种为椪柑,在八分成熟时采摘,剔除病虫害果,残次小果。处理设碳酸氢钠(医用)1200ppm 2,4-D250ppm、50%多菌灵(江苏镇江农药厂产)250ppm 2,4—D250ppm和SE保鲜剂(四川简阳国光保鲜剂厂产)30000ppm为对照。每处理果实50公斤。4次重复,采后立即浸果1分钟,晾干后预贮2~3天,塑料薄膜单果包装,置于塑料集装箱里,入库堆码存放。库内温度8~10℃,相对温度85~90%,贮期120天,每30天检查一次腐烂失重情况,并分析其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春冬季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长,有着很大的自然冷源蕴藏量,可以用于蔬菜的贮藏。本文介绍了利用自然冷源贮藏蔬菜的装置及其适用区域,主要包括适用于家庭的小型蔬菜贮藏装置和与冷库结合使用的大型蔬菜贮藏装置。分析表明:小型蔬菜贮藏装置通风效果好,利用室外冷源或室内热源,节约能源,提高蔬菜贮藏品质;大型蔬菜贮藏装置与冷库结合使用,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气温较低、冬季较长的区域,可利用室外空气循环降温的时段较长,节能与环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