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菜用大豆利用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北方春大豆在秋季完熟前,即鼓粒期后及时采摘鲜荚,煮熟食用和速冻后食用,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鲜荚大豆的直接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大豆,而且剩余绿色茎叶可做青饲料也可还田培肥地力。为实现鲜荚大豆的高产高效,必须运用优良品种、选地施肥、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项栽培技术及掌握好采摘时期。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10个日本菜用大豆和8个辽宁省育成的普通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日本菜用大豆品种的株高显著矮于辽宁省育成的普通大豆,且抗倒能力也显著强于普通大豆,而且以有限结荚习性居多,籽粒较大,百粒重显著大于普通大豆品种.虽然日本菜用大豆的产量要明显低于辽宁普通大豆的产量,但品质要显著好于辽宁普通大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有些品种高达50%.结果还表明:多数菜用大豆的油酸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245 mg·g~(-1),而普通大豆平均含量为238 mg·g~(-1).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菜用大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菜用大豆黄建成,徐树传(福建省农科院福州,350013)菜用大豆亦称白毛豆,其子叶营养丰富,而且香甜柔糯。自1987年引进试种以来,面积逐年增加,现已发展到年种植面积4000公顷,种植范围由原来集中在闽南向闽中、闽北发展。随着科学研究的开展和不...  相似文献   

4.
我国菜用大豆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相似文献   

5.
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S.Shanmugasundaram,S.C.S.Tsou,T.L.Hong(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引言菜用大豆是指在R_6和R_7生育阶段青割食用的大豆。日本人称之为“枝豆”,中国叫“毛豆”。菜用大豆同普通大豆一样,富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菜用大豆生产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福建省菜用大豆生产与研究动态徐树传(福建省农科院)刘德全(福建农业大学)菜用大豆亦称毛豆,日本称枝豆,是指豆荚鼓粒饱满,荚色、籽粒色呈翠绿时采青食用的总称,属大豆的专用型品种。但并非所有大豆品种都可以作为菜用大豆生产,根据台湾、日本市场对菜用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7.
菜用大豆品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菜用大豆是指在豆英鼓粒饱满,英色、籽粒色翠绿时采青食用的大豆专用型品种。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菜用大豆的品质性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外观、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其中菜用大豆的外观性状包括绿质地和香味,有研究认为以菜用大豆食味品质影响最大是籽粒中蔗糖、谷氨酸、丙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菜用大豆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作物,不仅籽粒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的组成较均衡,而且油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4.33%,是一种高品质油。  相似文献   

8.
AVRDC的菜用大豆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 (AVRDC)成立于 1 971年 ,总部设在我国台湾省南部的善化 ,大豆是其最初确定研究的六大作物之一。一开始AVRDC主要从事粒用大豆育种研究 ,菜用大豆育种并未受到重视。 1 976—1 978年才开始对少量大粒种质资源作为菜用大豆进行筛选 ,1 985年后随着台湾省对日本菜用大豆出口的增加 ,菜用大豆育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90年代后菜用大豆已成为AVRDC大豆育种的主要内容 ,而粒用大豆育种逐渐转至泰国的亚洲区域中心 (ARC/AVRDC)。本文根据AVRDC1 980年至 1 995年的年度报告《AnnualPr…  相似文献   

9.
优质菜用大豆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质菜用大豆的筛选研究杭州市种子公司管耀祖肖山市农业局夏国绵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汪自强大豆是杭州市主要旱作之一,随着食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大豆的种植面积和社会需求逐年增加,种植面积逐年上升,1993年为328万亩,1994年为36?..  相似文献   

10.
菜用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谢水明  夏国绵 《大豆科技》1999,(6):14-14,23
  相似文献   

11.
菜用大豆粒荚选择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武天龙  汤楠 《大豆科学》2000,19(2):164-188
通过对12个菜用大豆的粒荚性状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菜用大豆专用品种二粒荚粒荚选择标准:百粒重29.72-34.58g;百粒鲜重60.79-70.55g;鲜百荚皮重135.89-161.05g;百荚鲜重257.47-302.75g;鲜荚皮长5.24-5.98cm;鲜荚皮宽1.45-1.62cm,在此范围内三粒荚需占0-52.9%。各种类的粒荚12个性状间均表现极显著的相关,建议以干百粒重、荚皮宽、  相似文献   

12.
王萍  王罡  季静 《大豆科学》2005,24(4):314-316
以8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MS(附加高浓度2,4-D)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八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均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出愈率为14.71%~100%.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变化在0~36.76%之间,绿子叶菜用大豆没有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可正常萌发产生小植株,移栽成活结实.菜用大豆的出愈率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与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菜用大豆荚皮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菜用大豆的四个杂交组合,对其荚皮性状即荚皮的长、宽、表面积以及荚皮的内膜层、革质层等性状进行试验观察,并分别与子粒、产量进行相关分析.荚皮的长、宽、表面积、荚皮内膜层、荚皮革质层与产量有极显著正相关,荚皮表面积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6795**,内膜层鲜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分析均达到0.8433**.革质层与子粒的相关性较大,百荚革质层的鲜重、风干重与百粒重的相关系数达0.6681**、0.6112**,荚皮厚与子粒鲜、干重及产量均呈极小不显著的正负相关(-0.0706~0.2810).在育种工作中应重视荚皮的表面积、内膜层和革质层等对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用36个菜用大豆品种(早熟品种8个,中熟品种14个,晚熟品种14个),在其荚果发育过程中分期取样,对不同时期鲜豆粒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脂肪、淀粉和可溶性糖、Vc等生化物质的含量及百荚鲜重进行了系统测定,分析其积累规律,进而确定不同熟期菜用大豆品种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适宜采摘期为花后35 d左右,中熟品种为40 d左右,晚熟品种为45 d左右.  相似文献   

15.
覆膜菜用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地膜覆盖条件下菜用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膜菜用大豆较裸地菜用大豆生育进程明显提前,在前期表现更加突出,各个阶段的生长量显著增加,主茎高度、节数、有效分枝数、鲜荚荚长、荚宽、百粒鲜重均大于裸地,采摘的鲜荚产量F测验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菜用大豆“292”秋播花后干物质积累及鼓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国强  黄建成 《大豆科学》1997,16(4):293-297
本文对菜用大豆品种“292”秋播花后干物质积累和鼓粒特性的研究作了阐述。结果表明,籽粒增重和籽粒含水下降过程均呈“S”形曲线,但趋向相反;平均鼓粒速度在物质积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鼓粒前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重,鼓粒中期以生殖生长为主,鼓粒末期营养生长则停止。  相似文献   

17.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定菜用大豆感官品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摸索一套合理的烹煮方法及品尝方式,采用感官评定来评定菜用大豆的感官品质。参照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及市场上认定的品质特征,确立其品质的6项主要因子(粒色、粒英外观、生食口感、熟食口味、熟食香味、生样可剥性)及各因子五等级(低劣、较差、一般、较好、优良)隶属标准,合理确定各个因子以重,运用模糊综合感官评判法评定菜用大豆品质。该方法应用于菜用大豆品质育种,证明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菜用大豆品种筛选与最佳播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省外引进的3个菜用大豆品种及湖南省的湘春豆18号为材料,研究了湖南长沙春播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菜用大豆产量、产值、生育期及主要经济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长沙地区种植的2个优良菜用大豆品种淮早1号和宁沪95-1;明确了湖南长沙春播菜用大豆栽培时期,3月27日至4月4日播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栽培与野生大豆资源抗种子劣变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寿惠霞  宋文坚 《大豆科学》1998,17(1):59-64,T002
用甲醇胁迫,高温高湿等加速老化法,鉴定了10个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品种的抗种子劣变性,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各野生大豆品种仍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而栽培大豆的种子活力下降较快,电镜观察发现,野生大豆的种皮栅状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层厚度大大高于栽培大豆,种皮发芽孔小于栽培大豆,这正是野生大豆高抗种子劣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菜用大豆种子劣变与生理生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孟祥栋 《大豆科学》1993,12(3):259-264
本文以菜用大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活力种子发生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劣变,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浸泡液电导率增加;当种子丧失生活力后,细胞膜损伤严重,并失去修复能力,内含物大量外渗。高活力种子吸胀葫发过程中呼吸代谢旺盛,而低活力种子呼吸强度较弱。当种子失去生活力后,胚轴中测不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胚轴、子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减少,峰高降低;胚轴酯酶同工酶谱带减少,峰高降低,而子叶酯酶同工酶很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