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陆志伟,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中最年轻的常务理事,从事岭南盆景创作已近30年。陆志伟是盆景岂术大师陆学明的次子,自幼接受父亲严格的专业训练。儿时父亲给他的玩具是小品盆景,学龄时在课余长年累月参与家中盆景园的栽培管理。近三十年来,经他制作的盆景有数万盆。父亲的悉心指导加上自身的刻苦勤奋,使他很快就成为岭南盆景创作的好手。岭南盆景要求枝位要长得恰到好处,这要用嫁接的办法解决问题。以往用的是靠接法,但成活后伤口必留卜不能消除的“脐带”,直接破坏了盆景的美观。针对这一情况,陆志伟与父亲共同研究,摸索出“丁”字枝嫁接法:他们选用有一横枝(分叉枝)的枝条,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在浙江杭州植物园举办的盆景展上,杭州市萧山邮政局退休职工肖月忠的一盆名为《云游四海》的榆树盆景荣获二等奖。这样的奖项对他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今年73岁的肖月忠一生喜欢盆景,从事盆景制作已有40多年了,在当地有点名气。他在萧山邮政局也从事  相似文献   

3.
1994年9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朱宝祥先生与世长辞了。缅怀一代宗师,盆景界人士无不悲痛。在他80年的风雨历程中,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那谦和与朴实的音容笑貌和近万盆雍容严谨的通派盆景精品,还有鲜为人知的由他创始的水旱丛林式盆景——“岭盆”。朱宝祥12岁开始学艺,他的恩师就是晚清末年大名鼎鼎的朱汇泉。后来,朱宝样与师傅的养女朱舜  相似文献   

4.
电话铃响了,是好友碧源兄打来的。他说刚制好一盆盆景,要我过去看看。来到碧源家院内,一盆长约180厘米,宽90厘米,高60厘米盆景放在石桌上,格外醒目。碧源说:“这是以我国重点风景区三清山为蓝本制作的。”蜿蜒曲折的江河两岸,群峰拔地而起,姿态万千,竞相争秀。  相似文献   

5.
生日礼物     
我的家在四川省射洪县伏龙乡。 1994年10月20日,是我的父亲65周岁寿辰。当时为了表达做儿子的一片孝心,我从北京邮局直接订阅了一份《中国花卉盆景》月刊,然后月月再转寄给他。1995年5月我收到了父亲的信,内容简单又感人:  相似文献   

6.
我今年53岁。是我厂盆景协会会长。业余爱好盆景已有20多年,制作了各种风格、流派的盆景120多盆。先后在岳阳市和湖南省举办的盆景展上获奖。1994年还在我们厂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得到大家好评,省电视台还播放了我制作  相似文献   

7.
<正>七八年前,记者有幸在国际盆景艺术大师、"东皋花神"花汉民的带领下,参观了他位于江苏如皋的居所"花神居",清雅的院落内一盆盆精致独特的盆景至今记忆犹新。2017年,大师驾鹤西去,人世间少了一位"花神"。但幸运的是他的儿子花永怒得到了父亲真传,一直活跃在盆景世界,近日,记者采访了他。受父辈熏陶从事盆景事业花永怒从事盆景事业,受到父亲花汉民的影响。而花汉民  相似文献   

8.
吕坚是江苏南通市花木公司的盆景师傅,今年34岁。他的微型盆景《无声胜有声》,获1985年全国盆景评比一等奖。吕坚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他在微型山水盆景的制作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他制作的120盆微型盆景,已于7月15日运往意大利,  相似文献   

9.
这是不久前制作的一个作品。我生长在江南水乡又痴迷于盆景,面对着诗画般的江南水乡,一直想用盆景来表现家乡的秀美。心动后就开始行动。我在家中众多已养护多年的盆桩中,选定了一个老榆桩培养,它桩老样端,临水飞扬。我灵机一动,心想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就在我们太仓的刘家港,历史胜地,世界闻名。可用这个  相似文献   

10.
用榕树树枝造出环环相扣的五个圆圈,圆圈上还站着一个舞者,这就是一个像奥运标志的盆景。不久前,万江盆景爱好者胡泽林老人向《东莞日报》表示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到来之际,能将自己的两个盆景作品赠予北京奥组委,以表他的一片心意。据胡伯伯介绍,他想送给北京奥组委的两个盆景,一个是舟,一个是奥运标志,这两个作品都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方定型的。随后,记者跟胡伯伯来到他位于万江的艺术盆景场。刚到盆  相似文献   

11.
《新生》是我的一盆竹桩盆景,制成后深得周围花友赞扬,他们纷纷问我是如何制成的。 这盆盆景的材料取自我园中一蔸2001年栽就的小佛肚竹。受田发建先生竹桩盆景的启发,我决定试着制作一盆竹桩盆景。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小盆铭     
三叶木通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制作盆景有一定困难,但只要方法得当,是能够制作成功的。山东省青州市盆景爱好者朱光亭先生,1998年购得一株木质藤本三叶木通。朱先生根据多年制作盆景的经验,感觉这株八月炸的株型美观,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上盆后当年就每枝留2-4片叶进行短截。以后每年每枝留2-4片叶就打顶,每个新枝都这样做,每年打顶数次。上盆后第三年开始开花,第四年开始结果,第五年结果8个。制成盆景已经8  相似文献   

13.
您见过像图1这样的榕树盆景吗?多股根合栽在一起代替主干,且扭曲为龙形,一副龙欲腾飞的模样。制作这样一盆90厘米高的盆景,我仅用了4年时间。它既不是山采野桩,也不是扦插苗,而是我用榕树的气生根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一、微型盆景的制作●选盆制作微型盆景,首先要购置各种工艺精细、形态典雅的特小花盆。因为微型盆景犹如一件掌中珍玩,宜细看、耐看,盆不佳,欣赏趣味就低。但也不可强求精致小盆,只要有适当的特小盆就可以了,盆如果略为大一些也是可以的。●选材选材的原则是叶小、  相似文献   

15.
我爸是个盆景迷。早在1986年我刚记事的时候,他养花做盆景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盆景,先后参加过省市和全国举办的盆景展,还出席了华东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在父亲的薰陶下,我不知不觉地也不知从何时起,也摆弄起树疙瘩和石块块来啦。近几年我和爸爸利用业余时间去山区、农村采挖  相似文献   

16.
初冬的南方,依然温暖如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拜访了八十高龄的广西花卉盆景协会艺术顾问、南宁市回族政协委员马广明同志。马老将我迎进了兼作卧室的会客厅,向我介绍了他从事盆景制作的经历。他特意谈起了六十年代初,周瘦鹃同志访问南宁和他会面的情景:周瘦鹃同志在盆展会上,指着马老制作名曰“秋江”的盆景说,我的一盆“秋江”送到广州展出了,  相似文献   

17.
我的盆友是一位年逾古稀的业余盆景爱好者,每当我走进他家超过200多盆松柏黄杨盆景庭院时,总被那一件件多彩多姿的作品激起浓厚的兴趣。这里向大家推荐两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昌冠先生虽属业余爱好,笔者浮浅看来,他制作的盆景至少有三点特色:一是主干走势稳重厚实,这与他的人品、胸襟、学养有着密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卉盆景》2014,(5):68-69
杨海峰,年轻的盆景艺术家,河南得园盆景园园主。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家看到一盆小叶女贞盆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盆景。到处参观学习,遍访盆景高手。由于年轻,家庭经济条件又不好,他自己上山挖桩,制作盆景。从最开始的门外汉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做起。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2004年,他参加了《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江苏新沂举办的园艺与盆景艺术培训班,得到赵庆泉、王选民、刘传刚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的点拨,受益匪浅,打开了新的眼界。与此同时,他成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9.
枯木逢春     
石榴是河南中州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尤其在我们商丘,拥有一大批石榴盆景爱好者,随便走道哪个盆景爱好者家中,都会发现收藏有石榴盆景,少则几盆,多到几十盆,上百盆,有的甚至别无所爱全部是石榴盆景。笔者从数百盆精关的石榴盆景中选了几盆与大家共赏,并由此可见商丘石榴盆景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盆景是以山石为主要素材,通过人工截选、雕琢、拼配,在浅浅的盆中,创作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山水风光,咫尺之间,气象万千。盆中盛水后,则“山环水绕,山水相映”。若在石头上种上植物苔藓,点缀些亭桥阁宇、风帆、人物,则景物更富生机和情趣。日本盆石则是在一种涂有黑漆的盆上,放置天然的石块,并在其周围以粗细不同的白色砂粒绘制出溪流、波浪、远山、松柏、日月、云雪等自然景物,使盆面的砂画与盆上的石头结合起来,形成一幅有立体感的风景画。有时盆中还放上柴门、牌坊等摆件,以丰富盆石所表现的内容。无论是制作山水盆景或日本盆石,都需要鲜明的主题和精巧的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