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致灾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凤贤 《农业考古》2002,(1):290-294
农业灾害诸灾种在周秦两汉时期大致都有发生,主要灾种为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霜灾、雪灾、低温灾、冻害、蝗灾、虫灾、火灾、草害、沙尘爆、水土流失等等,涉及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环境灾害三大灾类,农业灾害系统初步形成。 农业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自然的因素发挥着主要的影响作用,社会因素则对农业灾害的危害程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太湖流域水涝灾害频仍,苏州地区尤重。明清时期区域发生多次大涝、特大涝灾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出现"庐舍无存""颗粒无收""死亡十之八九"及"人相食"的惨状;与此同时,水灾往往还会引发次生灾害,衍生多种灾害,形成灾害链;水灾与疫病、地质灾害、寒灾、虫灾等灾害的并发连发,对受灾群众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扰乱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历来备受农业灾害的困扰.明代山东洪涝、干旱、蝗灾三大农业灾害时有发生,呈现出灾害连续性、群发性明显且有一定的时空规律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危害性大等众多特征.灾害发生后,面对嗷嗷待哺的灾民,政府往往通过蠲免、赈济、折输、缓征、停征等灾后应急措施,以解灾民燃眉之急;同时也通过改善种植制度、改进耕作技术、引进高产作物等农业手段进行防灾以尽快恢复灾后生产,以期灾民尽快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史上灾害频发,水灾、旱灾、虫灾以及疫灾等,这些灾害或多或少都对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产生了危害,其中水旱灾害的发生更是对农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水旱灾害发生的 原因探析中国近代史上水旱灾害对农村社会以及农村人民产生的危害,进而探讨中国近代史上乡村 在水旱灾害打击下的农业经济、社会冲突及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农业考古》2021,(3):150-156
历史时期疫灾的发生存在阶段性的高峰变化,人口变动趋势与疫灾频度变化存在线性关系,战争是导致疫灾频发、形成疫灾高峰波段的直接要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时期疫灾出现的首个高峰时期,气候的寒冷特征导致的气温、降水异常是促使该时期疫灾发生呈现峰值变化的导向原因,存在如旱、水、兵—饥—疫等复合型灾害链的灾害表现形式。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应对措施是影响疫灾广度与深度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军队作为疫灾发生的重灾区,在应对疫病流行的治理上未显现出应有的正面处置措施,甚至借疾疫充当完成政治目的的手段,加剧了疫灾流行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6.
气象灾害对新疆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农业受灾面积统计数据,从经济学的角度 ,利用时间序列变动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气象灾害对新疆农业危害的严重性排序,得出结论,影响新疆农业的四种气象灾害依次是风雹灾、水灾、旱灾、霜冻灾,结合受灾面积分析,风雹灾对新疆危害面积最大,而且受灾面积较其它灾害波动性小,说明风雹灾发生面积对农业受灾的发生面积具有稳定性,并且发生面积大,是新疆农业的主要灾害,其次是水灾、旱灾、霜冻灾.[ ZK)〗  相似文献   

7.
罗梦森  扶定  郭军  周璇  平海波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612-613,636
基于信息扩散原理,利用正态信息扩散技术将单一的样本观测值变为一模糊集的模糊数学方法,设计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定量分析模型,对江苏盐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盐城市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信息.盐城农业灾害以一般性灾害为主,平均发生率为0.32,即受灾平均3年一遇,大灾发生的概率较小,成灾指数发生灾...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卜逢贤惠富平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饥荒之国度”[1],农业灾害灾种多杂、灾害后果严重,旱涝风雹,饥馑荐臻。在中国农业灾害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两条趋势性的规律:一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正确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掌握第一手资料,检验农业气象服务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和效果,气象部门较多地分析了灾害发生的机制和成因。自然气象灾害发生后我国相关部门及时开展了实地考查和调研。通过考察,提出了农业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春季农业生产的应对策略;同时,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业务需求和科研方向,为开展农业防灾减灾的科研、业务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代灾害学理论,灾害事件在灾情方面的轻重差别是评估灾害等级的基本依据。采用农业灾害灾度等级量化方法对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史资料中的灾害史料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农业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农业灾害的年内季节分布特征、农业灾害在年际间的规律性和重大农业灾年等问题,认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年内发生频次差距缩小,农业灾害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之间的差距大大减小,出现季节分布的均衡化趋势。春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增幅较大,夏秋两季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冬季农业灾害的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江南、山西、山东成为三大农业重灾区。江南地区是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的重灾区。山东、山西农业区与江南农业区一起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的农业重灾区,形成了农业灾害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农业灾害在年际间出现七个多发期。总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等以上农业灾年出现291次,在本时期360年时间中占81%。其中中等灾年166次,重灾年107次,特重灾年18次。  相似文献   

11.
地处南洞庭湖区的湘阴县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对主要粮食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利用湘阴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10年近4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和概率、影响特点,建议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应对,突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使农业生产不断地趋利避害。该研究为做好县级为农气象预报服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阜阳市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旱涝、连阴雨、干热风以及霜冻等频发的农业气象灾害给阜阳市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介绍阜阳市农业气候条件,并提出政府主导建立灾前预防、灾时应急、灾后补救的防灾减灾综合措施体系,以有效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胡其伟 《农业考古》2016,(4):102-107
先秦时期,农业是人们的命脉所系,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所遭遇的虫灾是其中常见的天灾之一。人们对虫灾的认识,经过了由最初的被动到主动,由蒙昧地迷信鬼神之力到较开化理性地认识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也掌握了由单纯地依靠祭祀禳灾到顺应时节、人工除虫等防治技术,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人们对虫灾认识和防治的变化,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和精彩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政策类保险,是我国为保障农民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独特的优点可在农业保险的各个阶段进行应用,尤其是在大面积灾害发生后,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规模快速有效的灾损分析,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指导农民进行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气象因子中,灾害性天气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往往由于灾害性天气的突然袭击而预防又不得力,使大面积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减产欠收,根据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特点,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加大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力度,成果较为明显。为此,本文将提出几种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以及有效的应对方法。其中包括农民种植作物期间,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的不同致灾因子分析,以及对其存在的风险做出的测评,以达成减灾、免灾的实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灾因链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往往会形成一种因素链,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作用于承灾体,当其综合作用力超出承灾体稳定性阈值时就会发生灾害。因此,应从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的灾因链入手,采取危机管理、风险管理、GCSP管理、法制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等措施,将林业生物灾害降低到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8.
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往往是大范围且不可避免的,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农作物因气象灾害而损失严重。如何预防和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是农业生产领域长期探讨的严峻课题。本文分析了气象灾害的特性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南方地区发生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重大损失,渔业生产也遭受了严重影响。现在雪灾已过,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广大群众尽快恢复渔业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力争今年渔业生产有个好收成,农渔民收入不受大的影响。现将灾后渔业生产恢复增收技巧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机制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庆来 《农学学报》2013,3(8):75-78
摘 要:安徽省地貌环境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是我国重大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灾情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开展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策略研究,建立应对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与长效机制,对安徽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安徽省农业灾害发生实际,分析农业灾害发生原因和应对灾害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点农业科技防灾减灾对策,以期对我国开展防灾减灾有所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