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法律制度的变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即国家主导型和自然演进型。中国近代的法律制度变迁采取了国家主导型的变迁模式。采取国家主导型的变迁方式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这一变迁方式导致了两个后果:国家悖论和民众对国家制定法的疏离。  相似文献   

2.
从制度思想史角度对西欧中世纪言论自由的实现及近代转换进行了初步考察。黑暗时期 ,政教分离的制度范式成为防止思想完全禁锢的有效屏障。在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阶段 ,绝对主义的制度范式在内容和结构上阻碍着出版自由的可能性 ;近代国家的立宪主义制度范式 ,确立了个体言论自由的法律保障和实现形式 ,在制度内容和结构上达成一致。奥古斯丁、霍布斯和洛克等分别为这些制度范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节约用水制度是水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落实节约用水制度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石嘴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于8月29日正式通过.新水法强调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把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保护放到了重要位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新水法共八章八十二条,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民国时期区域性治水方略的出现,和治水权利从士绅向近代国家的转移趋势。在这个基础上采用了水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施工组织制度。民国时期为了解决广东的粮食问题,大力兴建各类水利设施,在平原实行筑闸联围,增建堤段;在山区大建各种类型灌溉设施。为此,民国时期广东的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超过明清时期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尹北直 《农业考古》2015,(3):300-304
李仪祉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在引介西方先进水利科学技术理论方面功不可没,其编著的通用水利教材《水功学》,融合了中国传统治水要义与西方近代工程理论,填补了中文水利教材的空白。通过分析《水功学》的由来、成书经过、体例、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该书内容体系方面的独特性,展示了中国水利科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具有较高的科学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日本、韩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2009,(8):20-22
日本、韩国所有重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都是首先从制定有关法律开始,以法制来约束和指导管理工作.这些国家对法制建设高度重视,根据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形成了系列化、完整化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日本、韩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认真解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家对水利的战略定位、在水利政策和制度上的突破、未来我国民生水利发展的着力点、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对基层水利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治水方针,促进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一方平安,我们在依法管水、治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水利作力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 坚持不懈地开展水法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水法意识。除了平时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外,我们充分利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3个法律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72-2874
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3个法律制定的建立,即:农业支持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农村基础设施法律制度。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法律制度的作用,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从依靠政策为主过渡到依靠法律制度为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对水权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回顾,参照我国水权理论的法律基础,对水权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对水权所包括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水权制度框架提出建议,包括理顺水权概念和体系、加强水法的立法工作、引入第三方机构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我国农村空闲宅基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宅基地的合理规划、利用关系到国家节约用地目标的实现和农村治安状况的改善。本文在分析现有农村空闲宅基地实况及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空闲宅基地管理法律制度作出几点思考:一是对农村"空闲宅基地"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确立空置权;二是完善农村空闲宅基地国家法律制度;三是制定合理的农村空闲宅基地配套法律制度措施;四是完善农村空闲宅基地的收回的执法与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3.
王培华 《古今农业》2004,1(2):60-67
清代河西走廊建立了渠坝,进行农业灌溉。水利纷争是清代河西走廊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这种争水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同一流域上下游各县之间的争水,一县中各渠坝之间的争水。争水矛盾的产生,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地方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分水制度,力求调节共同用水和平均用水,发挥了国家的社会职能。但水资源短缺限制了河西走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河西走廊的分水制度,对今天由“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事业,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农地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制定颁布《农地改革法》,对农地进行全面改革。政府买进佃耕农地及超过3hm2的个人所有农地,以分配给自耕农,取消佃耕制度。从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经济进入恢复期,政府通过积极推进土地改革并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基本消除了寄生地主制度,建立了自耕农经营体制。经过60年代以来经济急速增长,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从一个落后的小农经济国家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为了保护和开发农地资源,韩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形成了一整套农地保护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农地的保护为了加强农地保护,1972年韩国制定有…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新《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颁布施行的重大意义,针对中宁县水利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3个方面提出了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基层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水利项目工程实际制定了有效的项目资金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由于每个国家基本国情不同,决定了农民教育体系、培育措施、农业支持制度等的差异。通过对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相关法律、培训体系、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和扶持政策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设计和制定相关政策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18.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它为立法行为立出了铁规矩,从而为提高立法质量、制定良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英国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出现的,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得到洗礼和升华,成为一种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赵延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67-1568,1570
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重农思想对封建农业影响深远.相应地,在国家制定的法律中,农业法占了较大的比重.主要表现为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法律保护农业的重要地位,考核农业官吏促进农业管理,保护农业生产,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并对保护林、牧业等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