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李伟伟 《种子科技》2022,(2):136-138
玉米栽培技术所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在品种选择以及种植管理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对于玉米种植,若不能及时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管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质量以及产量.文章将围绕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试验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此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丹参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检测丹参根部干物质以及有效成分积累动态,明确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185 d前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Ⅲ(18万株/hm2)>密度Ⅱ(15万株/hm2)>密度Ⅰ(12万株/hm2),后期密度Ⅲ下丹参营养和生长空间受限,移栽后215 d时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Ⅰ。种植密度对不同的有效成分影响不同,丹参素、原儿茶醛、隐丹参酮含量与种植密度负相关,丹参酮ⅡA含量与种植密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密度Ⅱ(15万株/hm2)下丹参产量、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大国,粮食问题的安全与稳定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粮食作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其生产技术的改进一直都是我国农业研究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玉米作为我国的一种主要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着大面积的玉米种植。对于玉米种植技术的改进,对于我国粮食的安全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不同玉米种植密度下的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探究,分析种植密度对于玉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希望可以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改善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高权 《种子科技》2022,(3):124-126
在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之际,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也在深入展开,为了保证草牧业能够良好地发展,必须提升玉米的产量、品质。因此,广大农民必须要寻找可行途径来确保目标顺利达成。从当下饲料加工、畜牧养殖现状来看,对玉米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而且对玉米品质要求提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对玉米种植展开深入研究,依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确定玉米种植密度,保证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概述了我国玉米种植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指出了产生上述影响的具体原因,提出了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包括科学确定玉米种植密度、合理应用品种特征、合理播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提升玉米种植的现代化水平和病虫害防治等,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玉米种植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首先介绍了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可以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方法,目的在于推动朔州市农牧业的发展,为农民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新疆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提升玉米种植品质和产量,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在玉米种植期间,种植密度会对玉米品质及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若密度过大,玉米会过度争抢养分,而若密度过小,又严重浪费土地资源。所以,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玉米种植情况,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以及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促进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提升的对策,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贾莉 《种子科技》2020,(5):97-97,99
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储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养殖业、能源工业和人民生活需求,只有不断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才能增加玉米作物的社会有效供给量。经相关研究表明,玉米种植密度与玉米产量和品质有着必然的关联,合理密植是一种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制种区瓜农盲目增加种植密度追求产量,造成无籽西瓜种子千粒重下降,影响种子质量。在保证单位面积制种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3个种植密度和3种整枝方式的比较,筛选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千粒重的最适密度和整枝方式。结果表明:株距25cm,每667m2保苗2465株,采用单蔓整枝主蔓结瓜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千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3个中长绒棉品系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光截获率的动态变化,阐明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中长绒棉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密度对中长绒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西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优质小西瓜倍受青睐。由于大棚小西瓜上市早、品质优、销路畅 ,经济效益高 ,因此近几年来 ,我县大棚小西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使瓜农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但同时在生产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由于种植密度及整枝留蔓和留瓜数量难掌握 ,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探索适宜我县大棚小西瓜高产栽培的种植密度及整枝留蔓、留瓜方式 ,进行了本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供试品种与方法本试验采用大棚爬地、地膜全覆盖 (除沟外 )加小拱棚栽培 ,供试小西瓜品种为日本“早春红…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简化栽培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以3种类型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等密度(5.2万株/hm2)条件下研究常规整枝和不整枝2种栽培方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枝措施对不同类型棉花品种的铃重、籽指、衣分、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对纤维比强度影响显著(F=7.27);整枝和品种类型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和纤维品质性状均没有互作效应。在种植密度5.2万株/hm2时,整枝措施能提高棉花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铃重、籽指、衣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合理密植条件下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效果,在新疆干旱区大田研究了灌溉量(饱和灌溉、正常灌溉、调亏灌溉)和种植密度(12万、18万、24万株·hm-2)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但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调亏灌溉显著抑制营养生长,但提高了收获指数;调亏灌溉下适当提高密度,显著提高了生物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调亏灌溉下高密度处理组合在用水量减少20%的情况下,棉花产量与正常灌溉下中、高密度以及饱和灌溉下低密度等高产组合的产量相当。调亏灌溉配合合理密植是旱区棉花节水增产的有效栽培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Bt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ransgenic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including the introduced, indigenous Chinese non‐hybrid and hybrid cotton, is spreading very rapidly in China. Agronomic and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optimum plant density for planting Bt cotton may vary with genotypes. With three types of commercial Bt cotton varieties,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yield performance and leaf photosynthetic rate (Pn) during 2000 and 2001, and yield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ety and plant density during 2001 and 2002 in Yellow River region in northern China. The firs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indigenous Chinese Bt cotton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the introduced Bt cotton (IBtC) in plant growth and yield components. As a result of manipulation of boll numbers, boll weight and lint percentag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nt yield between Chinese non‐hybrid Bt cotton (CBtC) and the IBtC, but two Chinese hybrid Bt cotton (HBtC) varieti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int yield than all other varieties in either 2000 or 2001. Hybrid cotton SCRC15 showed a one‐peak curvilinear change in diurnal course of Pn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while non‐hybrid cotton 33B and SCRC16 exhibited severe mid‐day depression in Pn in squaring, flowering or boll‐setting stage. The secon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main effect of plant population on lint yield was not significant, and yield difference among all treatments was derived from varie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density and variety. The optimal plant densities in terms of lint yield for the introduced, indigenous CBtC and HBtC genotypes were 6.0, 4.5 and 3.0 plants 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棉花分离世代产量性状表现及育种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裂区设计对F2代4个群体在三种密度下表现进行了研究,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在不同密度、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F2代群体与密度间存在互作,不同群体要求的适宜密度不同。F2代群体间单株结铃数差异显著,单株结铃数在不同密度差异显著,随密度增加单株结铃数减少,但小区总结铃数呈增加趋势;密度与群体间存在互作,密度的大小对4个F2群体的单株结铃数影响程度不同。F2代4个群体间衣分差异显著,但单铃重、衣分在不同密度下差异不显著,且互作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不同群体的育种选择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苎麻新品种0501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等4个因素对苎麻产量(Y1)和纤维支数(Y2)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Y2=2071.17-41.43X1+28.32X2+88.81X3-67.48X12+52.91X32。根据回归方程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措施与策略,当4个因子的编码值X1=l.682、X2=1.682、X3=-1.682、X4=1.682时,原麻理论产量(三季麻)可达最大值5722.6 kg/hm2;当氮肥施用量为978.3 kg/hm2,有机肥施用量为3006.9 kg/hm2,钾肥为1666.6 kg/hm2,密度为24885株/hm2时,原麻理论纤维支数可达最大值2417.84公支。  相似文献   

16.
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9~1991年采用均匀设计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研究了氮肥与化控配合应用对棉花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以皮棉产量、纯利润、霜前花率、僵瓣率和纤维长度等为目标性状的二元二次函数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增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适量施氮产量、效益高;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霜前花比例下降,僵瓣率提高。适当化控有改进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作用。氮肥与化控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表明增施氮肥同时适当化控有利于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在本棉区中等偏上肥力水平的条件下,每公顷产皮棉1200~1425kg、纯利润8100~9600元的优化方案是:纯氮112.5~150.0kg/hm~2,化控缩节安量为30~72g/hm~2。  相似文献   

17.
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对棉花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与产量的效应模型呈二次抛物线型,施氮量250kg·hm-2时,棉花产量最高;氮对纤维品质有一定影响,能提高比强度,并有降低麦克隆值、增加细度的趋势,纤维品质受氮磷钾影响顺序为伸长度>麦克隆值>比强度>整齐度>2.5%跨距长度;施氮能增加棉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但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例无明显影响;土壤中氮的含量与棉株对氮的吸收和棉株体对氮的积累量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机采棉杂交后代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从株型、产量及品质众多复杂因素中找出影响机械化生产较大的因素并进行遗传改良,选育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棉花育种的效率。【方法】以陆地棉Z571与中棉所49杂交的F2:3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软件SAS V8等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变异、方差和相关性。【结果】F2:3群体株系材料间农艺性状发生了显著分离,且后代中出现了许多超亲个体,在田间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农艺性状之间复杂的关系;株高、单株果枝数与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马克隆值呈现正相关;单株营养枝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现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单位面积铃数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铃重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与单位面积铃数相反。【结论】株型性状与产量和品质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高产高品质的株型特征为单株营养枝数较多;选育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时要选择铃数较多、铃重较小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绿色棉遗传规律分析及其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天然红叶绿色棉和绿叶白色棉的杂交,统计分析F1,F2代叶与纤维色泽的遗传分离规律,以及色素对纤维生长的影响。验证了红叶色素和绿色长绒色素性状是由两对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由独立遗传的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而绿短绒为完全显性遗传,并且与绿长绒性状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距离为1.26 cM。同时, t测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绿纤维棉株的衣分和绒长极显著低于白色棉,说明纤维中绿色色泽有阻碍棉花纤维生长发育作用;红叶对铃重与铃数以及纤维长度和衣分都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改良彩棉纤维色泽的同时要与提高纤维品质研究相结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1套陆地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亲本材料,采用株系间随机成对杂交组配F1,在5个环境下鉴定片段代换系亲本及F1的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中棉所36)相比,F1在铃重与皮棉产量性状上具有一定的对照优势,亲本与F1的纤维长度与比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对照优势,且环境间表现一致。F1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在各个环境下的中亲优势均值全部为正,且相对较大。除个别环境外,纤维长度、马克隆值与比强度的中亲优势均值也全部为正,但数值相对较小。片段代换系及F1的遗传变异丰富,部分亲本与F1在多个环境下的综合表现优异,其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得到同步提高,群体材料的遗传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