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度全国农业气象条件概述(1995年12月~1996年11月)宋迎波娄秀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6年度全国大部地区农业气象条件较好。虽然夏季暴雨洪涝影响范围较广,但仅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损失较大。北方春、夏干旱范围较大,但...  相似文献   

2.
2013年夏季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夏季(6-8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1~2℃,光照正常或略偏多,南方大部降水正常,北方大部降水明显偏多;夏季主要农区光温水条件匹配良好,大部时段农田墒情适宜.不同地区发生了台风、病虫害和阶段低温等灾害,但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大部地区秋收作物旺盛生长和产量形成.东北地区和华南沿海等地暴雨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伏旱,对区域农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4年夏季(6~8)全国农业气象条件简析娄秀荣,太华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日照条件较好,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十分有利。我国南北维持着两条明显的多雨带。华南大部地区多次受台风影响,大雨、暴雨频繁,两广部分地...  相似文献   

4.
1993年秋季(9~11月)全国农业气象条件简析娄秀荣,太华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入秋之后,北方大部地区热量条件转好,有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北方冬小麦过早停止生长,冬前积温偏少,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东北:进入9月,各地热量条件出现转机,上中旬平均...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七年度(1996年12月~1997年11月)全国农业气象条件概述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7年度,冬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夏秋季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秋季粮棉生长发育和冬小麦苗情受到严重影响。其...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国2433个气象台站2023年实时和历史同期(1991-2020年)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和试验站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利用农业气象评价指标、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农业气象灾害指数等方法,综合评估2023年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大部农区光温适宜、降水充沛,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南方高温热害、寒露风等灾害影响偏轻,总体上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但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强降水导致部分农田发生较重渍涝灾害,华北、黄淮和新疆等地夏季高温极端性强,北方地区春季阶段性低温,湖北湖南部分晚稻遭受寒露风灾害,西南地区南部春旱持续时间长,北方部分农区夏季阶段性干旱,部分农作物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5年春季(3~5月)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吴金栋,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日照充沛,光、温条件良好。但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土壤墒情不断下降,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受到较大影响,西北东部和黄淮中西部地区旱情尤...  相似文献   

8.
1996年秋季(9~11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杨霏云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入秋后,我国大部地区天气以晴为主,光、热充沛,利于秋季粮棉作物的成熟、收获。东北地区初霜出现晚,大部地区作物在霜前正常成熟。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良好,光...  相似文献   

9.
1994年秋季(9~11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沙奕卓,太华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入秋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天气以晴为主,热量充足,光照充沛,利于秋粮的成熟、收获。东北地区初霜出现晚,对作物成熟有利,仅中北部地区降水偏多,出现秋涝,...  相似文献   

10.
冬季(1995年12月~1996年2月)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钱栓,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全国大部地区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北方冬暖、南方冬冷都十分明显。东北、内蒙季降雪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将给春播生产造成不利的影...  相似文献   

11.
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农科院、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农业厅和锦州市等辽西经济区七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锦州)北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销会”即将召开。该农展会能够辐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和内蒙古等省(区),通过前五届农展会,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北方地区得以迅速推广,为参展单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历届农展会参展单位为300—400家,参加交易人数3—4万人,为各单位产品打入中国北方市场创造了巨大商机,热忱欢迎各涉农单位参展。现将会议有关事项敬告如下:展销范围:农、林…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春季(3~5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春季,全国主要农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北方主要农区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少2~4成,局部地区少5~8成;南方大部与常年同期接近。华北、西北大部地区春...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51−2018年各省(自治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等数据,构建了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特征指标,并分析近70a各省(自治区)空间尺度的农业干旱灾害的分布、发生次数、变化趋势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阶段性变化特点。研究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河北省等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干旱成灾面积、干旱影响强度和干旱成灾强度的多年平均值均位于前列;(2)中度及以上干旱等级发生次数最多的前10位均为北方省份(自治区),总次数均≥25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陕西省位居农业干旱发生次数最多前三位;(3)16省(自治区)的干旱受灾面积和干旱影响强度存在减小趋势,但大部分地区即23个省(自治区)的干旱成灾面积和27个省(自治区)的干旱成灾强度存在增加趋势;(4)受气候变化影响,各省(自治区)在气候较冷的I阶段(1951−1984年)农业干旱较轻,在气候增暖明显的II阶段(1985−1997年)农业干旱大幅加重,在气候增暖趋缓的III阶段(1998−2018年)农业干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干旱影响强度普遍减小,但其成灾强度在加重。总之,农业干旱具有明显的南轻北重特征,且北方农业干旱更加频繁,因此北方地区仍需加强防御,减轻重大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夏收夏播期间天气较好,北方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收获和夏播顺利;江南、华南晚稻播种-分蘖阶段光、温、水条件总体较为适宜,晚稻长势普遍较好;大部棉区棉花现蕾开花期间热量充足,土壤墒情适宜,棉花长势较好;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大部时段光温适宜,土壤墒情较好,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农业气象灾害,利于一季稻、玉米和大豆等其它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是,夏季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生频繁或持续,东北地区中北部出现低温冷害,玉米、大豆和一季稻等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南方强降水和高温天气交替出现,部分地区早稻灌浆期缩短,一季稻穗分化及抽穗开花和晚稻孕穗抽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局部地区因高温干旱和强降水受灾较重;西南地区、江淮、江汉东部阴雨寡照天气较多,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夏末部分地区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期出现暴雨大风天气,造成作物倒伏,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总体来看,2009年夏季气候条件较为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对秋收作物产量形成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夏季(6~8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沙奕卓,王石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东北地区夏季未发生大范围旱涝,但大部时段气温偏低,使水稻玉米等作物受冷害,发育期普遍推迟,产量受到影响6月上中旬东北大部地区出现几次较大降水,降水量为70~200mm...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40年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态影响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松嫩平原30个县(市)、40年完整的气象资料及农业产量资料的系统统计分析,得出松嫩平原40年来气候确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松嫩平原东部作物高产优势逐渐向南、北两个方向分化,玉米高产中心南移,麦豆高产中心北移,这是农业发展战略上需要注意的。据此,提出了该区农业综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夏季(6-8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光照正常,北方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南方接近常年或偏多.夏收区天气较好,夏收进展为近5a最快;夏播区降水及时、土壤墒情好,夏播顺利.全国主要农区光、温、水匹配较好,农田土壤墒情较适宜,对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利.夏季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区域性特点,河南西部、陕西关中、辽宁中西部、内蒙古东南部等玉米主产区发生了近5a来最为严重的夏伏旱;南方强降水过程多,出现了阶段性阴雨寡照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程度明显轻于去年和常年;台风个数少但影响大,部分农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8.
沙奕卓  太华杰 《中国农业气象》1994,15(4):52-56,F003,39
本年度全国大部地区降水较为充沛,无明显的大范围干旱发生。汛期持续性大范围的暴雨洪涝灾害较少,各大江河水势平稳,但局地性暴雨洪涝仍较频繁。全国大部地区本年度热量条件偏差,尤其是春末及夏季的低温,低温的同时伴有连阴雨、甚至大到暴雨,以及寡照天气,是制约本年度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秋季大部地区光温条件转好,北方大部地区初霜来得晚,南方寒露风危害偏轻,有利于秋收作物成熟、收获。秋末北方冷空气活动期偏早,且降温幅度大,致使小麦未经充分的抗寒锻炼即进入越冬期,进入越冬期的时间较常年偏早20d左右。本年度有7个台风和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其个数与常年相当。综上所述,本年度农业气象条件为一般偏好的年份。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农业》、《中国种业》、《中国兽药》、《中国农机化》、《农药》、《饲料博览》、《北方瓜菜报》、《致富信息报》、《农民致富之友》、《农村养殖技术》、《畜禽业》、《蔬菜》、《农家顾问》、《致富天地》、《农友》、《农技服务》等全国50家农业专业媒体联合主办,黑龙江国际博览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北方农业博览会”定于2002年2月下旬在黑龙江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预计参会的涉农企业代表、经销商和农牧民将达三十余万人。欢迎届时参会展示新产品,推广新项目。一、本次“农博会”拥有的独具优势:(一)天时最佳本次“农…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春季(3−5月),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略偏少。北方冬麦区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春播区大部水热条件良好,利于作物播种出苗,春播进度总体略快于常年。但春季北方多大风沙尘天气,南方部分地区强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农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阴雨寡照,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给局部地区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和春播作物苗期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