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公司隶属江西中成医药集团,专业从事中药成份研究、中药原料、中药制剂研发、中药生物产品开发、中药功能料研发及中药预混料的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技术企业集团。集团始创于1968年,专注中药研究开发四十余年,诠释中药现代化的理念。我们的产业:以中药产业为纽带,旗下有六大产业: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药微粉的开发应用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当前中药的应用情况及中药应用微粉化技术的情况,从中药传统理论、中药有效成份提取、中药成份化学等多方面阐述了中药微粉化的优势;讨论了目前微粉中药生产、研究中存在的有关概念和术语混乱、微粉尺度缺乏明确界定、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提出需加强中药微粉的规范化研究,推动微粉中药的研究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3.
杨鸿雁  郑成江 《猪业科学》2002,19(12):31-32
本文阐述了我国兽药行业在中药原粉制剂、中西药复方制剂、中药西制和纳米中药方面的研制与应用现状.针对目前国内外对绿色食品、绿色兽药的巨大市场,提出在兽医中药领域应摒弃传统的中药原粉制剂,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开发中药西制和纳米中药.  相似文献   

4.
选用患有鸡沙门氏菌病6日龄黄羽肉鸡120羽,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抗生素组、组方中药Ⅰ组、组方中药Ⅱ组和组方中药Ⅲ组,对照组不作治疗处理,抗生素组用2.5mL/kg的环丙沙星饮水治疗;组方中药Ⅰ组、组方中药Ⅱ组和组方中药Ⅲ组分别利用自拟的组方试剂2.0mL/kg、4.0mL/kg、6.0mL/kg拌料饲喂;每组24羽,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8羽;试验治疗疗程5d,观察期7d;试验过程记录鸡群的精神及死亡情况。结果显示,抗生素组和组方中药Ⅱ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组方中药Ⅰ组和组方中药Ⅲ组(P<0.05);组方中药Ⅱ组有效率显著的高于抗生素组、组方中药Ⅰ组和组方中药Ⅲ组(P<0.05);组方中药Ⅱ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组方中药Ⅲ组(P<0.05),极显著的高于组方中药Ⅰ组(P<0.01);组方中药Ⅱ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抗生素组和中药组方Ⅲ组,极显著的低于中药组方Ⅰ组(P<0.01)。4.0mL/kg组方中药用量在治疗鸡沙门氏菌病上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中医农业"思想,探索中药复方农药与中药复方肥料配伍施用后防治当归麻口病并提高其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采用单一变量比较法,将4块实验田随机分成4组进行不同处理种植,分别为中药复方农药组、中药复方肥料组、中药复方农药与中药复方肥料复合处理的复合组、对照组,观测其对当归的生长、产量和麻口病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农药或中药复方肥料处理种植的当归品质明显优于未处理组,且中药复方农药与中药复方肥料复合处理种植的当归麻口病防治效果最佳、产量高。结论:中药复方肥料与中药复方农药可在当归种植基地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发展综合化,技术发展高新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这一发展趋势在中药剂型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药现代化是中药国际化的必要基础,中药国际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现代中药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产物。现代中药应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是中药的一种传统炮制方法,随着现代发酵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中药的研究更加深入,应用更加广泛.微生物发酵中药具有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利用率、增强中药药效、降低中药毒副作用、节省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同时,微生物发酵中药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发酵机理不明确、生产标准不规范等,因此,该领域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近年来中药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中药免疫调节成分、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目前中药免疫调节产品的开发、应用状况,展示中药在免疫调节方面的重要作用,预测中药免疫调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以来,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已成为我国中药研究和产业界的热点。中药指纹图谱可全面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宏观、综合地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尤其现阶段中药的有效成分绝大多数尚不明确,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的方式可有效表征中药质量,  相似文献   

10.
犬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宠物犬的生命健康。临床治疗用药主要有强心苷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和中药,尤以中药研究应用非常广泛。论文就中药治疗犬心力衰竭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分别从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组进行总结概括,以期为犬心力衰竭的中药临床治疗、防治机理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独具一格的研究方法,它使中药药理从中药和药理学中脱胎而出,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本文系统论述了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定义、分类、作用;详细地分析了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指出中药药理动物模型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将为中药药理学和实验动物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兽药是兽医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兽用中药制剂的质量与中药材前处理及中药提取工艺密切相关。文章从车间布局、设施设备和车间环境要求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前处理车间和中药提取车间的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中药前处理车间和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建议,给兽药企业中药前处理车间和提取车间GMP改造提供参考,以期在设计和建造中降低企业成本,满足兽用中药提取物及中药制剂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从单味中药、中药组方、中药单体成份的抗病毒研究近况和中药抗病毒机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中草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中药研究的思路与出发点。为进一步发掘祖国的医药资源和研发高效低毒的抗病毒中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生素被养殖业限制和禁用,中药在养殖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药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药品,对病后恢复及治疗有很好的效果。而发酵中药正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养殖技术,发酵中药能促进肠胃道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日粮中有效成分吸收利用。而发酵能增加中药生物利用度,增强中药活性,达到延长中药保存期限、降低成本、促进猪生长发育等目的。中药经过有益微生物(如酵母菌等),发酵后会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降解产生益生菌或抗菌素等物质使中药得到进一步优化。另外中药在发酵过程中还能释放出一些活性物质如多糖、肽类等物质,不仅能有效促进中药提取物分解转化为有效成分发挥其药用价值,而且还能提高中药吸收利用率和提高中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检测,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而中药有具有疗效稳定、相对安全、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疗效显著等特点。但是,中药汤剂的特点不适应现代兽医临床用药,为此,中药颗粒剂代替中药汤剂正在成为必然。中药颗粒剂是在中药汤剂和糖浆等剂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与其它剂型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发展前景非常良好。1中药颗粒剂的优势1.1与中药片剂比较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临县中药植物资源、分布规律,分析该县中药植物多样性特征,为该县中药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为期5年的学生实习实践实地样方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实物、专家鉴定对临县中药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临县中药植物共330余种,分属77科221属;其中菊科最多(46种),最大的属为蒿属(13种)。说明临县中药资源丰富,多样性高,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当地中药植物资源特色优势,科学合理开发,促进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药蜜炙近20年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对中药蜜炙研究提供参考和指明研究方向。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对中药蜜炙文献的发表年代、作者、机构、来源分布、基金资助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2006~2017年是中药蜜炙文献的集中发表时期;中药蜜炙研究文献作者及发文机构主要集中于山东省、四川省、广东省、辽宁省等地的相关科研单位及高校;中药蜜炙的热点药材是黄芪、甘草、桑白皮、远志、款冬和马兜铃等;中药蜜炙热点研究方向是中药蜜炙的方法工艺;国家级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是中药蜜炙研究的最大资助来源。结论:中药蜜炙研究中药理、中药蜜炙前后的化学成分及中药蜜炙的新工艺还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清热解毒类中药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此类中药种类繁多,临床效果显著。中药在抗病毒方面以其低毒、高效,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作为天然药品的中药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很高。本文从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方面对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进行整理,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中药抗病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发酵源于古代人民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酿酒、制作生产酱醋等辅料,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的药材,进而形成发酵中药。发酵中药在我国起源较早,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开发中药。如中药发酵技术,由于其绿色、高效,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畜牧养殖中,中药经微生物发酵后或可使药性得以改变、药效提高、毒性减小,能有效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该文系统地分析中药发酵技术在养猪、养鸡、养鱼方面的应用,以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生长能力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