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完达山南麓,气候寒冷,无霜期120天左右,蜜蜂越冬期长达半年之久。蜜源自4月中旬柳树至9月中旬矢车菊止约150天左右,基本相连不断。深山区7月椴树是主要蜜源,浅山区8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与春,而对于蜂农来说却是一年之际在于秋.因为秋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关系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所以,养蜂人常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工作的开始.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止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 1 提前储备越冬"口粮" 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蜜蜂所需的蜜源,得在大流蜜期准备好,每隔半个月还得开箱检查蜜源消耗情况. 每年的9月到11月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因为外界蜜源减少,蜂群粮储备相对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3.
关毅 《蜜蜂杂志》2010,30(9):23-24
<正>我市是黑龙江省养蜂重点地区,也是全省蜂业生产和科研中心,全市放养规模10万群,是我市的重点特色产业。根据牡丹江地区蜜源类型、气候特点和蜂群发展规律,蜜蜂的饲养管理全年可分为:蜂群繁殖期,蜂群生产期,蜂群越冬准备期,蜂群越冬期。  相似文献   

4.
甘薯不但是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且也是蜜蜂从秋季过渡到冬季,以及整个越冬期的主要蜜源植物。蜂群能采到大量商品蜜,群单产约5~15公斤,群势下降少,是蜂群越冬不可多得的好蜜源。一、分布及泌蜜规律在福建,甘薯花期时间长,泌蜜量大,一般开花后即流蜜,其中流蜜较好的地区有莆田、惠安、晋江、南安、泉州、福清等地。花期从10月上旬至11月底,冬季温暖的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上党地区,四季分明.秋季最后一个蜜源植物为九月菊,温湿度适宜的年份蜜粉俱佳.此期正值9月中下旬,花期结束后气温逐渐下降,蜜蜂便随气候变化,无能力飞行,这意味着越冬期来临.因此做好越冬准备,为蜂群越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来年高产至关重要.为此我谈点具体做法,供上党地区蜂农尤其是新养蜂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蜂群的秋季管理,主要是为蜂群的越冬打好基础。在云南的广大地区,秋季蜜粉源丰富,且冬季不冷,是主要采蜜期之一,应加强生产。秋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培养适龄越冬蜂 越冬蜂是那些在秋季出生很少或者没有哺育过幼虫的蜜蜂。它的任务是渡过冬季,延续蜂群的生存。培养越冬蜂要选择秋天外界气温较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蜂农来说却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因为秋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关系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所以,养蜂人常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工作的开始。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治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一、提前储备越冬"口粮"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蜜蜂所需的蜜源需准备好,每隔半个月还得开箱检查蜜源消  相似文献   

8.
要想使蜂群安全地越冬,必须从秋季开始,做好蜂群越冬前的下列管理工作。一、繁殖越冬蜂:利用秋季蜜源繁殖越冬蜂,在管理上应做到,抽出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在不影响繁殖的情况下谨慎取蜜,保持巢内有充足的饲料;在晚秋粉源缺乏时,要不断地进行奖饲,切不可忘记“蜜蜂生产蜂蜜,蜂蜜产生蜜蜂”的格  相似文献   

9.
秋季气温降低,蜜源减少,最后一次主要蜜源——荞麦花结束后(9~10月),蜜蜂死亡率显著增加,产卵停止,群势下降,接着便进入越冬准备阶级。秋季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力争做到群壮、王好、幼蜂多、饲料充足、质量好。为此,秋季管理需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培育适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是指秋季羽化出房后,经过排泄飞行,尚未参加哺育和采集活动的蜜蜂。这种蜜蜂保持了生理青春,能忍受冬季困守蜂巢的生活。这种蜂多,越冬饲料则消耗少,死亡率低,来年蜂群发展快。因此,应充分利用秋季蜜源植物花期,采取  相似文献   

11.
王治容 《中国蜂业》2013,(12):24-24
越冬蜂的质与量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础,蜜蜂及蜂王能否安全越冬直接关系到来年春繁和第一个主要蜜源的产蜜量。蜜蜂越冬期是蜂群困难期,切记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一、蜂群的秋季管理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强大群势,采集荞麦蜜、粉,留足越冬蜂蜜,注意保温,培育幼龄越冬蜜蜂,预防盗蜂,做好越冬准备。(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留足越冬蜜:荞麦是陕北最后一个蜜源,只有维持强大群势,才能在荞麦花期采到商品蜜,备足  相似文献   

13.
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因气候和蜜源植物分布的差别,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蜜蜂越冬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怀军 《蜜蜂杂志》2006,26(8):28-29
我地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内蒙古的东北部,年均气温-2~2℃,最低气温-30℃左右,属严寒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6个月,所以蜂群的越冬安全极为重要。为了使蜜蜂顺利越冬,以最小的饲料消耗换取健康强盛的越冬蜂群,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适龄强壮的蜂群采用新王,双王繁殖,加快繁殖速度在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培育蜂王,蜜源前期用处女王采蜜。中后期新王产卵,应加强管理,以繁殖为主:把原群换下的老王,组织成双王群,发挥老王余热;繁完越冬蜂后,淘汰老王,再将蜜蜂合并到新王群里,增强越冬群势。供足蜜粉是培育健康适龄蜂的主要条件在蜜源结束即进入繁…  相似文献   

15.
培育越冬蜂在黑龙江海林地区,蜂群在采完苕条或养麦以后,就进入越冬准备阶段。这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留足优质越冬饲料,培育好越冬适龄蜂,调整好蜂巢。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就要着手准备留足越冬饲料蜜,不足时可用糖饲喂,要提早喂够。最晚不超过10月初。喂糖蜜蜂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才能  相似文献   

16.
蜜蜂进入越冬期后,新陈代谢减弱,并逐步开始结成球形蜂团,这就是蜜蜂在越冬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在川西平原,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一、越冬前的准备①繁殖越冬适龄蜂。在秋季参加采集活动的蜜蜂,一般是活不到来年春季的。越冬时老蜂多,群势  相似文献   

17.
荞麦是陕北秋季的最后一个蜜源,采过荞麦蜜后,蜂群就要准备过冬了。因此,荞麦花期蜂群管理的好坏,就直接影响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下面谈几点荞麦花期的管理要点。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陕北的秋季天气变化较大,旱涝不匀,阴雨连绵是常有的事,要想使蜂群既能采到较多的蜂蜜,又能繁殖大批幼龄越冬蜜蜂,只有饲养强群才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属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7月下旬至9月末为秋季管理阶段,此时不仅是养蜂的黄金季节,也是为下一年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下面就黑龙江地区蜜源与气候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管理经验谈谈体会,供蜂友参考。一、储备越冬饲料,生产王浆秋季,黑龙江地区百花盛开,农田作物有大豆、白瓜、向日葵。浅山区有苕条、益母草等,草原地带有毛水苏、水芹菜,都是良好的秋季蜜源。虽然这些植物流蜜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蜜源丰富,尤其是完达山脉椴树生长集中,是比较高产的椴树蜜产区,只要花期气候正常,群势强壮,一般都能获得高产。但这个地区冬季气候严寒,越冬期长,蜂群越冬死亡率高,加上春繁时间晚,秋季蜜源相对不足,如采用一般的方法管理是不易培养强群和获得高产的,必须采取一些适合本地气候和蜜源特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区包括吉林省的延边、通化、吉林,黑龙江的牡丹江、松花江,辽宁省的本溪、丹东等地区。这里秋季蜜源种类多,花期长,粉源充足,有利于越冬蜂的增殖。在气候好的年分,还可以收到一定数量的商品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