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泰  刘忠堂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种子》2007,26(10):97-99
合丰49号是以合交93-88(北丰9号×合丰34号)为母本,绥农10号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粗脂肪含量19.58%,粗蛋白质含量40.56%,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45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98.6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10.7%,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SMV 1号株系,适宜黑龙江省二、三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兴安盟等地区大面积种植,200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为抗灰斑病、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种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油大豆合丰4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丰46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92年以合丰35号为母本,公交84112—1—3为父本有性杂交,并于F2代辐射诱变育成,200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对其育种方法研究表明,辐射诱变不但对提早熟期和诱发抗病突变体有作用而且对提高大豆油分也有一定的作用;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是选育早熟、高产、高油、抗病大豆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合丰41号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及育种经验.合丰41号是采用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及异地鉴定的方法育成的优良品种.具有耐瘠薄、高油、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深受生产欢迎,一般产量2407~3000kg/hm2,增产幅度为10.5%~12.9%,具有4201.5kg/hm2的产量潜力.该品种的育成在育种目标制定和育种方法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抗灰斑病的美国大豆品种拉姆配吉(Rampage)、俄亥俄(Ohio)、维尔金(Wilkin)作为亲本,与东北春大豆品种进行有性杂交、回交改良,已育成合丰27、28、29、32号4个高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利用国外抗病资源,在连续接种条件下定向选择,既可改良丰产感病的推广品种,又可创造新的品种类型,提高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合丰29号的育成经过、抗灰斑病性、产量表现和在生产上、育种上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丰40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大豆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随着大豆育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大豆生产的发展以及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大豆品种不仅要求产量高,而且向提高品质及专用化方向发展.所以,选育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种质合丰39的选育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 ,常年大豆播种面积 2 33万hm2 ,占全国大豆播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自 1984年合丰 2 5大豆推广以后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的生态类型发生了变化 ,主茎型、亚有限结荚类型代替了无限结荚、多分枝类型。根据生产上的需求 ,合江农科所确定了选育亚有  相似文献   

9.
大豆灰斑病是中国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必须鉴定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东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抗灰斑病差异,积累优异抗源材料,本研究采用叶面喷雾法,以东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大豆灰斑病优势和强毒性小种进行混合接种。结果表明,306份鉴定材料中高抗26份,占供试材料的8.5%;抗病67份,中抗47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1.9%和15.4%;不同地区大豆种质对灰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辽宁省表现为抗病的种质所占本省比例要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育成品种在不同抗性级别的品种所占比例均高于地方品种。高抗种质的农艺性状类型较为丰富,紫花或圆叶居多,百粒重和生育期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与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潜力,对高油大豆种质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种质具有含油量高(22.5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及优良性状遗传力高等突出特点,集优良性状与基因于一体.作为品种生产直接利用,年最大推广面积64.9 hm2,累计推广面积445.9万hm2,增产大豆17.5亿kg,创社...  相似文献   

11.
郭泰  齐宁 《种子》2001,(6):60-61
本文报导了合丰41号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及育种经验,合丰41号是采用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及异地鉴定的方法育成的优良品种。具有耐瘠簿、高油、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深受生产欢迎,一般产量2407-3000kg/hm^2,增产幅度为10.5%-12.9%,具有4201.5kg/hm^2的产量潜力,该品种的育成在育种目标制定和育种方法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胡喜平 《中国种业》2007,(10):49-50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995年以北丰11号为母本.与美国矮秆大豆品种hobbit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7年选育成半矮秆、早熟、高油、高产大豆合丰42号。该品种叶圆形.花白色.茸毛灰白色。荚熟褐色,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浅褐色,脂肪含量23.04%,蛋白质含量38.65%.生育日数112d.需活动积温2270℃.在黑龙江省为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北豆35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选育出来的大豆新品种,原代号钢9777-1,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审豆2010011),属高抗灰斑病大豆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完达山丘陵温和半湿润区(6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简单回交方法在大豆抗灰斑病育种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3个回交组合育种效果及育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交育种方法是抗灰斑病育种有效方法之一,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显著,对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生产上应用效果好。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利用此方法育成了合丰27号、合丰30号和合丰32号3个高抗灰斑病大豆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6.7万hm^2,创纯社会经济效益4.0亿元,对解决生产上大豆灰斑病的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泰  魏淑红  于勇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32-132
研究以国外大豆种质资源(SPRIT87、HOBBIT)为核心亲本,与国内当地育成的品种(合丰42号)为改良亲本,在杂交育种遗传改良的基础上,与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选育出合辐04-40、合辐04-46和合辐04-52等3个高油新种质,油分含量23.95%~24.20%,产量2259.0~2779.5 kg/hm2,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11.6%~21.2%,抗灰斑病。报道高油种质创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的主要常见病害。该病害不仅影响大豆产量也影响大豆品质。综述与大豆灰斑病抗性育种相关领域的研究,即病原菌生理小种、灰斑病抗性遗传、抗性基因定位与分子标记和传统抗病育种等4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变化和传统灰斑病抗性育种效率低问题,提出提高大豆灰斑病抗性水平和育种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豆油分含量低是造成商品大豆市场上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我国大豆主产区东北生产的大豆含油率平均为20%,较进口大豆含油量低1~2个百分点.提高国产大豆含油量一是选育高油大豆新品种,二是研究并制定高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通过中试示范,从良繁体系、栽培技术体系、高产生育动态及高产生理指标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新大豆2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所为了加快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在高产、广适应性育种的基础上,加大了优质育种投入,在高油育种上取得重大进展,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先后育成油分含量22.0%~23.5%的合丰40号、合丰41号、合丰42号、合丰47等高脂肪品种,育成的高油品系合辐93155-6、合00-23、合00-126、合00-152和合00-1023。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发掘大豆品种资源中抗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优异等位变异,为培育抗灰斑病品种提供遗传信息和载体材料。以202份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鉴定材料抗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利用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采用TASSEL 3.0软件的GLM模型和MLM模型对大豆品种的灰斑病抗性与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2种模型共同检测到12个与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抗性显著关联的位点,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2.00%~15.47%,共同检测到增效作用的等位变异共有20个,其中增效表型效应值最大的等位变异是Satt549-263(18.88),载体材料为‘合丰29’;其次为Satt372-291(17.92),载体材料为‘合丰34’。发掘到的等位变异信息和载体材料为培育抗灰斑病品种亲本选配和后代等位条带辅助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