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自开展人工养殖以来就不断地发生各种病害。其中发生较普遍,危害较大的有“绿烂病”、“白烂病”和“点烂病”三种。“绿烂病”先发生于叶片尖梢并很快地向叶片中部漫延,发病部分由褐色变为绿色,而后腐烂脱落。“白烂病”通常是先发生于叶片尖梢的叶绿,然后向叶片中部发展,发病部分呈现白色。“点烂病”则先是从叶片中部叶绿上或同时于梢部叶绿上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小白点,随着白点的增加和扩大,使该部叶片变白腐烂或形成一些不规则的孔洞。  相似文献   

2.
白烂,是海带因细胞藻褐素和叶绿素被分解而呈现白色以致死亡的一种病害,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光照过强和营养条件不良。一方面,从历年的发病情况来看,白烂多是当海带长到一定大小、水温达到一定高度而海水透明度突然增大时发生的。另一方面,在营养条件不良的海区,尤其是缺氮的贫区,白烂也会经常发生。由于该病发病面广,扩散速度快,因而对海带养殖生产的危害极大,必须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3.
海带渡夏苗人工培育工作,是发展海带养殖的重要环节。人工培育的海带渡夏苗的数量及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当年菌种的供应,从而影响产量。通过几年来我们的生产实践及经验,我们认为为了预防海带渡夏苗人工培育中病烂的发生,在生产技术上,应着重贯彻如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烂颈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烂颈病”的中华鳖颈部组织逐渐变硬、坏死,呈化脓性溃烂;从典型病鳖颈部病灶上分离、提纯培养得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学鉴定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杆菌;该菌株对健康中华鳖进行人工感染,出现与自然病鳖基本一致的病理症状,接种健康鲫鱼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采取3g/m^3水体的漂白粉浓度全池泼洒及在饲料中添加丁胺卡那霉素15mg/kg鳖体重.d,连续用药5d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烂颈病”病因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病中华鳖颈部组织逐渐变硬、坏死,呈化脓性溃烂。从典型病鳖颈部病灶上分离、提纯培养 得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学鉴定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该菌经人工感染健康中华鳖,出现与自然病鳖基本一 致的病理症状,接种健康鲫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 恩诺沙星高度敏感。采取3 g/m~3水体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及在饲料中添加丁胺卡那霉素,按每天15mg/kg 鳖体 重,连续用药5d 后,能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学》1983,(2):49-50
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海带幼苗病烂”学术讨论会于83年5月10-14日在大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海洋处,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山东海洋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浙江省水产研究所、辽宁省养殖公司、大连市水产局、养殖公司及石庙、付家庄、长海县育苗场、长海县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厅养殖处、莆田海带育苗室、  相似文献   

7.
威海市自1958年开始进行群众性的海带养殖生产,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单产也不断提高。到1984年全市内湾海带养殖面积已达9000亩,平均单产1.3吨。  相似文献   

8.
9.
1997年烟台海带养殖区北大风显著减少,海区透明度大,加之分苗晚,导致大面积强光性病害,减产40%。报道了发病症状、特点及规律,指出不能无限制开展浅水层养殖,要早分苗,早施肥。  相似文献   

10.
杨震  唐学玺  严小军 《水产学报》2001,25(4):355-359
用褐藻酸降解菌对海带进行人为感染,经培养使其产生烂斑,通过组织显微切片观察表明1、褐藻酸降解菌首先侵入内皮层,然后再逐渐侵入到外皮层、髓部和表皮,最终导致海带病烂.2、感染后内皮层伤害最重,其次是外皮层和髓部,表皮的伤害最轻.3、浸染海带内皮层的细胞中,有大量颗粒状储藏物质,其直径范围在1.5~4.0μm之间,平均直径为2.7 μm.形状为椭圆或圆形.  相似文献   

11.
对虾白黑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黑斑病已被证实为一种生理性疾病,与细菌等生物性病原没有直接关系。根据这一结果作者一改过去以抗菌素为主治疗该病的方法,而采取生成防中强对虾营养的措施,在实验室小水体及生产养虾池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鱼病。其组织病理变化可以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鳃组织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三个进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的鳃组织病理变化,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以炎性水肿和坏死为主。患细菌性烂鳃病的草鱼的肝脏、肾脏也发生病理变化。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水样变性、醣元颗粒消失,以至坏死;其肾组织主要发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水样变性、坏死,在坏死的肾小管周围的造血组织中的一些细胞核固缩,个别肾小球萎缩。人工感染患细菌性烂鳃病的当年草鱼的白细胞数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虽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告了常用渔用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消毒剂对不同种类单细胞藻生长的影响不同,在试验所用的3种藻类中,扁藻最敏感,其次是三角褐指藻,最后是金藻3011;消毒剂对不同浓度单细胞藻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液浓度的降低,消毒剂对其杀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区裙带菜斑点烂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裙带菜斑点烂病典型病藻上分离出多株细菌,其中三株经感染健康藻得到与病藻相同的症状,证明所分离菌是裙带菜斑点烂病的病原菌,经系统分类鉴定定名为优美德利菌(Deleyavenusta)。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台湾群体耶尔森氏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9,23(2):174-180
从中华鳖台湾群体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97-7-2C,97-9-2A‘,用这两种菌株人工感染10-15g稚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经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测定,鉴定97-7-2C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97-9-2A’为结核耶尔森氏菌,这两种菌都会引起鳖败血症。  相似文献   

16.
用配合饲料Ⅰ、配合饲料Ⅱ、白鲢肉、泥鳅肉、猪肉和田螺肉等六种饵料,在室内循环水簇缸内饲养黄颡鱼60d,试验结果表明:①六种饵料在黄颡鱼消化道中出现率为:配合饲料Ⅰ、白鲢肉>田螺肉、猪肉>泥鳅肉、配合饲料Ⅱ。各试验组的增重效果表现出与前者一致的关系。②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加,表明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③在水温21℃,黄颡鱼耗氧率为144mg/h.kg,比养殖前增高了13.8%,窒息点在0.309mg/L,与养殖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黄颡鱼进行人工养殖是可行的,加之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由患不同程度褐斑病对虾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各时期的褐斑病都包括甲壳及壳下内部组织两部分的病变;都有增生性和非增生性两种组织应答。故推论是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污染所致。在早期褐斑病虾之甲壳表面发现有粘液状分泌物,说明此时在对虾甲壳表面已有了局部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养殖措施防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泥池、土池及不同水处理方法等不同措施养殖对虾,研究养殖升旗与对虾暴发性病毒发生的关系,探讨合理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水泥池、沙滤水、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和使用防病药物等措施对防治暴发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使用优质饵料强化对虾体质,合理使用防病药物及水质净化剂,优化养殖生态环境对增强对虾抗病能力有效;虾池内放养部分肉食性鱼类能延缓对虾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9.
草鱼出血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鱼全身出血,鱼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都明显地低于健康鱼。病毒侵袭草鱼后,小血管的内皮广泛受损,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引起广泛性出血。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和小血管阻塞,导致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缺氧而变性和坏死;尤其是造血组织的坏死,更加速病鱼死亡。此外,还在草鱼血液中首次发现嗜碱粒细胞,查明了草鱼出血病同草鱼肠炎病的肠道组织病变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75年作者于湖北省阳斯县竹林塘渔场家鱼人工繁殖中,首次发现大批初孵的草鱼苗腹部发白,当地人称之为“自肚病”;患病鱼苗移动缓慢,接着陆续死亡。以后在湖北省江陵县、江苏省江阴县、无锡县等一些养鱼场中也相继发现此病。据调查,在家鱼人工繁殖中得此病的鱼苗死亡率一般为6%左右,严重的达60~70%;有时甚至全部覆灭,如1975年与1976年竹林塘渔场与阳新县军垦农场的数批草鱼苗有300万尾以上,患此病的几乎全部死亡;1981~1983年江阴县水产场每年因此病死苗的超过两百万尾。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这种疾病,而且迄今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从1983年以来,我们对患有此病的草、鲢、镛鱼苗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主要通过细胞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及模拟生态学等方法进行观察,发现该病起源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温度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