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应急灯已进入普通家庭。许多寻常百姓家为了防止停电后影响小孩完成作业和大人看书学习或忙家务,都配备了应急灯。 使用应急灯,首先应学会充电。把灯具的插头插入220伏交流电源插座后,灯上的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应色泽明亮,显示充电。通常应急灯最大容量的充电时间约为20小时,但使用者应酌情而定。首次使用的应急灯,用前应充电20小时;平时常用的应急灯,应随用随充,用一倍的时间则以三倍的时间充电;长期停用和仅在偶然停电时用的应急灯,则应每月充电一次,时间8小时以上,以补充电池自放电。充电后期,灯内的充电器可能会使电池盒产生微热,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当发光二极管色彩暗淡时,表明充电过程已完毕。  相似文献   

2.
由于新蓄电池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作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池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步骤和方法如下:(1)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2)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安的蓄电池可用10安的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到24伏时,把电流降低一半,然后转入第二阶段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时间在20~30小时,直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比重不再上升,单格…  相似文献   

3.
应急灯电瓶的修理应急灯的普及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大多数应急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均会出现充电时间长,照明时间短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进一步增加,会出现充不进电的现象。这种故障是灯内电池出现了问题,取出灯内电池用外接电源充电,如仍然不能使用,唯一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蓄电地极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使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地应按下述步骤和方法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1)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2)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应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安的蓄电池可用10安的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至2.4伏时,把电流降低一半,然后转入第二阶段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时间在20-30小时、直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比重不再上升…  相似文献   

5.
镉镍碱性蓄电池具有可靠性高,输出容量大,运行维护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于变电所220V控制和保护直流电源。运行人员掌握镉镍电池的使用性能,正确地进行初充电、浮充电、强充电,保证电池的容量充足和使用寿命,是非常必要的。(1)电解液的配制:电解液的...  相似文献   

6.
正1问题描述国网河南获嘉县供电公司综合机房采用基于交流系统的独立式充电应急灯作为事故照明,目前已运行十余年。充电应急灯因制造工艺、灯具及内置蓄电池寿命等原因,陆续故障损坏,只能采取更换的办法加以解决,投资不断。综合判断,该类型事故照明系统在技术上、使用寿命上均已进入淘汰期,需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7.
一、蓄电池存电不足导致电解液密度下降时 ,添加电解液这种做法会使蓄电池充电后 ,电解液密度超过允许值 ,使极板产生硫化 ,其容量反而下降 ,并可导致蓄电池损坏。因为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 ,电解液中的硫酸并没有消耗 ,只是随着放电逐渐转移到极板上 ,与活性物质生成硫酸铅 ,使电解液浓度下降。放电越多 ,浓度下降越多。但是 ,当用直流电源对蓄电池充电后 ,硫酸铅又会还原成硫酸和铅 ,电解液浓度又恢复。正确的做法是 :将蓄电池从车上卸下来进行补充充电 ,若电解液液面下降 ,应补充蒸馏水后再补充充电。二、干荷蓄电池不进行初充电对于储存时…  相似文献   

8.
<正>(1)蓄电池在存放时,应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如有条件,最好将室温控制在10~30℃之间.但应注意:蓄电池尽量不要长期存放,如若长期存放,则应每3或4个月充电一次.(2)蓄电池使用前,检查电解液是否足量,一般电解液要高出极板15mm左右为宜.检查浓度是否适当,蒸馏水与硫酸调配成密度为 1.28 g/cm~3(25℃)的电解液为适当.如果蓄电池存放了很长时间(半年以上),应先充电12h以上尔后使用.(3)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若达到40℃以上,则要减小充电电流、电压,同时测密度,直至调配合适.在充电时,除观察仪表外,还可以看电  相似文献   

9.
蓄电池作为汽车、拖拉机的主要电源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车外充电。按照正确的充电方法充电是蓄电池可靠工作,提高使用寿命的保证,也是汽车、拖拉机起动可靠,使用正常的保证。一、电解液的配制电解液的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用来配制电解液的硫酸应符合规定。电解液是用比重1.835~1.84的化学纯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10.
1.蓄电池自行放电。多因充电的蓄电池久放不用,逐渐失去电量,导线短路,隔板损坏,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过多,电解液溢出太多等而引起。可将它全部放电或过放电,使极板上的杂质进入电解液后,将电解液全部倒出,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最后灌入新电解液,进行充电即可。  相似文献   

11.
对蓄电池外壳破裂进行检查,应在充电过程中或充电后进行.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1.观察法时常缺少电解液的单格电池外壁就有可能有裂纹。小的裂纹用眼睛不易发现,可将此单格加请电解液,存放1至3天,再仔细对外壳进行观察。2.打气法将电解液加到高出极板10-15毫米,用带有单向阎(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特制塞子旋入加液日上,用打气筒向单格电池内打气,气压保持在2个大气压以内,如外壳有裂纹,电解液会从裂纹处渗漏出来.3.高压电检查法上述两种方法简便,但不可8。高压电检查法的方法是;用一孩电机作高压电源,在高压线路上并联…  相似文献   

12.
6蓄电池极板硫化后如何处理?答:对于极板硫化轻微的可以采用过充电办法排除。方法是用正常充电第2阶段充电电流的二分之一(或更小)进行长期充电,直到电解液出现大量气泡(沸腾)、密度达到128g/cm3为止。这时极板的活性物质复原。对于极板硫化严重的采用如下方法排除:(1)将蓄电池以10h放电率电流(8~14V)放电至终止电压(约175V),倒出电解液。(2)加入蒸馏水,用初充电第二阶段电流连续充电,至电解液密度为115g/cm3左右。(3)以额定容量的1/10电流值放电至终止电压。(4)再用上述充电电流充电,直至电解液密度不再上升。(5)把电解液密度调…  相似文献   

13.
温室高架存放存放前先将蓄电池外部清洗干净,加足电解液,充足电,旋紧螺塞。以后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电解液液面高度,不足时立即添加。提高电解液配比电解液由水和硫酸组成,电解液中硫酸的含量越高,电解液的比重就越高,电解液结冰的温度就越低。为此,各地可根据当地冬季最低温度来选择合适的电解液比重,防止电解液结冰。保持足电状态冬季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不允许超过50%。要经常检查电池的存电情况,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提高电解温度应把机车停  相似文献   

14.
1.新蓄电池的电解液比重,夏季以1.25~1.27、冬季以1.28~1.30为宜。电解液比重不可过大或过小,过大易腐蚀隔板,过小则会使蓄电池容量减小。新蓄电池不可加入电解液直接使用,通常应将电解液加到高出隔板10~15mm,放置4~6小时后,进行循环充放电,快速充电10小时或常规充电45~60小时后,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5.
蓄电池的六例特殊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蓄电池内部发生短路 蓄电池有时会出现突然失去启动能力;在启动发动机时有单格电解液喷出的现象;充电时出现温度高,电压低,电解液密度低,充电初期气泡较少或发生气泡太晚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是农业机械重要组成部分。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化学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通过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不断地进行充电和放电,而这一过程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介质——电解液。电解液是蓄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我们要重视对它的使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17.
1.蓄电池因存电不足导致电解波密度下降时不能添加稀硫酸蓄电池在使用中,电解液中的硫酸并没有消耗,只是随着放电的进行,逐渐转移到两极板上,使电解液密度下降。放电越多,电解液密度越小,只要用直流电源对蓄电池充电,硫酸就会从极板上析出,电解液密度又恢复如初。所以当蓄电池充电不足时,向其中添加稀硫酸,不仅不能提高充电量,还会损坏蓄电池。正确的作法是:将亏电的蓄电池卸下来,进行补充充电。2、在拆卸和装配液压管道时不能将其任意弯曲弯曲的液压管道造成的压力损失会远远超过正常值。管道上压力损失越大,传送到做功部件…  相似文献   

18.
1·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因为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变化与其放电程度成正比关系,所以,若知道蓄电池在完全充电时的电解液密度,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只加过纯水而未再添加过电解液,那么,就可根据测得的电解液密度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试验表明,电解液密度比充足电时的密度每下降0·01,则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由此推之,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04,蓄电池放电则近于总容量的25%。例如:蓄电池充足电时的电解液密度为1·29,现测得的密度为1·21,则蓄电池已放电50%。二者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对应表充电终止时的电解液密度放电2…  相似文献   

19.
一、电解液密度过小 1.原因分析。电解液的密度过小使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的电压和容量都很低,其原因主要有:蒸馏水添加太多,极板不可逆硫酸盐化,电解液中含有杂质,电解液内沉积物过多,隔板损坏等。  相似文献   

20.
一、充电时如何判断蓄电池是否充足充电时,蓄电池是否充足可根据下面现象来判断:蓄电池内部激烈放出大量的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蓄电池电压达到2.7V,并保持3h不变,电解液比重达到最大值且3h内不再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充电量的增加,当单格电池的电压达到2.4V时,其极板上的硫酸铅几乎都转化为二氧化铅和铅,如再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