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我所于1983年进行了蔗渣和稻草混合料制备蘑菇原种和栽培种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菌种和配方:菌种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102-2菌株。培养料设三种配方,配方1,熟稻草(切碎后经沤制,下同)50斤、蔗渣(细碎、干,下同)50斤、麸皮5斤、花生麸3斤、石膏2斤、过磷酸钙1斤;配方2,熟稻草50斤、蔗渣30斤、生稻草10斤、麸皮5斤、花生麸3斤,石膏2斤、过磷酸钙1.5斤;配方3,生稻草60斤、蔗渣40斤、堆沤过的干牛粪10斤,麸皮10斤、石膏1斤、过磷酸钙1斤。含水量均以手捏料指缝有少量水渗出为准。试验结果:三个配方的菌丝生长均较旺盛洁白,绒毛菌丝多。栽培种在9月2日接种,至10月10日大部份长满全瓶,生长速度与常规粪草料基本相同,放置三个月后来见菌丝有明显衰退现象。将上述菌种混合,同时与麦粒种、粪草种作出菇试验。11月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推行双包责任制后,我县蘑菇生产发展很快,菌种需求量多,但肥料来源有限,如仍按常规堆料法生产菌种,由于用肥量大,势必因缺肥造成养分不足,影响菌种质量。为此,我们巴中罐头厂菌种场于1982年开始采用简易法堆料生产蘑菇栽培种,当年制种24万瓶,合格率达87.5%。培养料配方:麦秆6000斤,湿猪、牛粪10000斤(常规法为30000斤), 相似文献
5.
麦粒种是双孢蘑菇的理想栽培用种.但生产麦粒种杂茵污染率较高,损失大.笔者从平菇、金针菇菌袋污染料重新灭菌接种栽培得到启发,能否用同样方法处理双孢蘑菇的污染菌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①品种:蘑菇152,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②污染菌瓶:从常规菌种生产中挑出,受污染部分不超过整瓶50%,共选用接种污染菌料100瓶.2 试验方法 将污染瓶菌料加少许腐熟牛粪作封口 相似文献
6.
在平菇栽培中,受杂菌污染的培养料一般都是作报废处理,若要想再种平菇,必须重新装袋,进锅灭菌,工序繁,成本大。1993年秋,笔者与菇农倪元培一起利用蘑菇增温剂处理污染料再种平菇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达125%,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通常蘑菇料发酵需翻堆四(稻草)、五(麦秸)次,时间近1个月。翻堆的间隔时间,因南北方温度和堆制材料的不同分别有5、4、3、2天;5、5、4、4、3天;还有7、6、5、4、3天,并且不易堆制出高质量的生产料。笔者在推广生产中,翻堆时没有机械地搬用书中所规定的间隔时间,而是以温度做指标,料温达到70℃时进行翻堆,这样用麦草做原料,即使不用石灰水进行预处理,就可堆制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的培养料。在这基础上我们参考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增温剂发酵法,进行了一次翻堆堆料发酵新方法的试验推广,通过生产实践获得成功,通过了青岛市科委的鉴定、验收,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前食用菌生产中所采用的培养料(基质)大部分是棉籽壳,而棉籽壳价格昂贵,由原来的0.36元/kg猛增到1.1元/kg,且货源紧张,而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价格仍没有提高,投入产出比差距很小,严重影响着菇农生产的积极性和食用菌的发展,为此,采用麦秸代料生产食... 相似文献
19.
20.
1984年我县种植蘑菇775万平方尺,其中后发酵占95%,1985年后发酵面积下降为80%。经调查,后发酵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菇房长年失修,密封性差,煤的价格提高了一倍多,农本增加。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针对上述问题,借鉴有关资料,试用太阳能在室外搞后发酵,初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