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水槽实验法,观察了菊黄东方鲀的游泳行为,测量了其爆发游速及临界游速,同时观察了鱼体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变化,分析了游泳对菊黄东方鲀免疫力影响,为菊黄东方鲀的健康养殖及科学的增殖放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体长在(18.1-19.8)cm的菊黄东方鲀的临界游速在45-62cm/s,体长在(18.8-20.6)cm的菊黄东方鲀的爆发游速为(58.5-78.2)cm/s;与对照组相比,爆发游速实验组菊黄东方鲀肝脏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实验组菊黄东方鲀(P?0.05);临界游速实验组菊黄东方鲀溶菌酶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急性应激反应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的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5)
利用垂直循环回流水槽和PVC水槽,分别测定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并分析了鱼类游泳后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为1022cm的许氏平鲉其临界游速为44.6922cm的许氏平鲉其临界游速为44.6969.07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1169.07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114.69 BL/s;体长为104.69 BL/s;体长为10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临界游速为42.39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临界游速为42.3982.93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4582.93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454.90 BL/s;体长为104.90 BL/s;体长为1022 cm的许氏平鲉其爆发游速为76.6822 cm的许氏平鲉其爆发游速为76.68118.18 cm/s;体长为10118.18 cm/s;体长为10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爆发游速为81.69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爆发游速为81.69121.25 cm/s。根据临界游速测定结果,估算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最大游泳距离分别为6 776.4 m和7 423.2 m;根据爆发游速的测定结果估算出两种鱼的最适逃逸距离为15121.25 cm/s。根据临界游速测定结果,估算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最大游泳距离分别为6 776.4 m和7 423.2 m;根据爆发游速的测定结果估算出两种鱼的最适逃逸距离为1525 m。临界游泳疲劳后,许氏平鲉血糖、血乳酸和肌肉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糖元、肌肉蛋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泷六线鱼血乳酸、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肌糖元、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爆发游泳疲劳后,许氏平鲉血糖、血乳酸、肌肉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糖元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泷六线鱼血糖、肌糖元、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利用垂直循环回流水槽和PVC水槽,分别测定了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并分析了鱼类游泳后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为10~22cm的许氏平鲉其临界游速为44.69~69.07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11~4.69 BL/s;体长为10~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临界游速为42.39~82.93 cm/s,其相对临界游速为3.45~4.90 BL/s;体长为10~22 cm的许氏平鲉其爆发游速为76.68~118.18 cm/s;体长为10~22 cm的大泷六线鱼其爆发游速为81.69~121.25 cm/s。根据临界游速测定结果,估算出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最大游泳距离分别为6 776.4 m和7 423.2 m;根据爆发游速的测定结果估算出两种鱼的最适逃逸距离为15~25 m。临界游泳疲劳后,许氏平鲉血糖、血乳酸和肌肉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糖元、肌肉蛋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泷六线鱼血乳酸、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肌糖元、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爆发游泳疲劳后,许氏平鲉血糖、血乳酸、肌肉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糖元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大泷六线鱼血糖、肌糖元、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肌肉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鱼类寄生虫病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及所致危害等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又从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分子免疫学等3个方面对鱼类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199.0g的罗非鱼66d,考察蚕豆对罗非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60.65%,28.61%;饵料系数为2.24,4.64;肥满度为16.18,11.64;粗蛋白含量为17.85%,17.06%;粗脂肪含量为0.56%,1.37%;肌肉失水率为13.72%,9.32%;耐折力为312.2μm,394.7μm。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罗非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粗蛋白含景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耐析力栅显著根高(P〈0.01)。上述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罗非鱼肌肉具有一定的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蚕豆对罗非鱼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199.0g的罗非鱼66d,考察蚕豆对罗非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60.65%,28.61%;饵料系数为2.24,4.64;肥满度为16.18,11.64;粗蛋白含量为17.85%,17.06%;粗脂肪含量为0.56%,1.37%;肌肉失水率为13.72%,9.32%;耐折力为312.2μm,394.7μm。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罗非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粗蛋白含景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耐析力栅显著根高(P〈0.01)。上述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罗非鱼肌肉具有一定的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鳜鱼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0±0.5℃,不间断充氧条件下,以5 mg/L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鳜鱼120 min,再将其转入水泥池中微流水饲养,研究用药前后孔雀石绿对鳜鱼机体组织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药浴前后,鳜鱼的血液细胞、背肌及腹肌组织和肠道细胞在形态上均与对照组鳜鱼无明显差异,只是红细胞在细胞数量及密度水平上以及肠道杯状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有所不同;随着药浴时间的延长,鳜鱼体表粘液增加,上表皮层炎症细胞增多,鳃丝肿胀,充血加重,肾脏和脾脏充血,出现轻微水肿,但这些症状在停药微流水饲养1~2 d后逐步恢复正常;同时,鳜鱼肝脏的变化较显著,表现为充血,出现轻微肿胀,肝细胞间隙增大,排列紊乱,部分肝细胞空泡化、细胞质分布不均匀以及细胞核异位、固缩,微流水饲养4~8 d后症状才逐渐好转。这表明肝脏组织是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鳜鱼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了鄱阳湖鳜鱼(翘嘴鳜)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研究结果;在水温23~24℃时,鄱阳湖鳜鱼的耗氧率为154.08mg/kg·h,耗氧率随个体增大而减少,鄱阳湖鳜鱼窒息点为0.48mg/L。 相似文献
10.
以鲢鱼、镛鱼和罗非鱼肌肉组织为材料,研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盐析提取方法及农药敏感性。结果表明,3种淡水鱼肌肉组织在55%硫酸铵饱和度时得到的沉淀酶总活力最高,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分别达到0.264,0.263,0.221 U/mg,纯化倍数分别为1.222,1.277,1.190,回收率分别为27.626%,37.621%,26.441%。5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辛硫磷,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对3种淡水鱼肌肉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其中罗非鱼AChE对敌敌畏最敏感,抑制中浓度I50为0.14μg/mL,对马拉硫磷最不敏感,抑制中浓度I50为11.202μg/mL 相似文献
11.
不同血清型柱状嗜纤维菌脂多糖蛋白质成分及其对鳜的免疫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从3种不同血清型的柱状嗜纤维菌中提取菌体脂多糖(LPS),测定了其中蛋白质含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并分别作为免疫原接种翘嘴鳜,对LPS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的柱状嗜纤维菌菌体LPS中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别(t检测,P〉0.05),而其中蛋白质成分则有明显的血清型特异性。不同血清型的菌体LPS对翘嘴鳜的免疫原性没有明显差别(t测验,P〉0.05)。 相似文献
12.
太湖鳜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研究了太湖鳜鱼的食物组成,摄食习性与季节的关系,摄食习性与体长的关系等,并探讨了其在大湖渔业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鳜鱼对大湖经济鱼类危害不大,并且能抑制野杂鱼的过度繁殖,因此提出了保护和增殖鳜鱼的主张。本研究还为鳜鱼的人工养殖在饵料选择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种群银鲫的RAPD分析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产于方正、彭泽和淇河地区的三个银鲫种群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显示14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2 ̄13条之间,片段长度在300 ̄4000bp之间。根据RAPD结果,进行了银鲫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分析。14个引物中,引物OPV-07、OPV-14和OPV-20等对三种群银鲫扩增出的指纹图谱差异显著,可作为银鲫种群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产于方正、彭泽和淇河地区的三个银鲫种群进行了RAPD检测结果显示14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2 ̄13条之间,片段长度在300 ̄4000bp之间。根据RAPD结果,进行了银鲫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分析。14个引物中,引物OPV-07、OPV-14和OPV-20等对三种群银鲫扩增出的指纹图谱差异显著,可作为银鲫种群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16.
鳜鱼不同生长阶段中趋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光梯度方法研究了鳜鱼生长发育中对 6种光的趋光特性。结果表明 :鳜鱼 (全长 4.7~10 5 .0mm)在水平光梯度下对 3× 10 -1~ 2× 10 3lx的不同色光表现出不同的趋光反应。平游、开食阶段的鳜苗(全长 4.7~ 5 .8mm)对蓝光以外的各色强光均具有强烈的趋光性 ,其中对黄光的趋光反应最为强烈和稳定 ,最大趋光率为 98.2 7%。随着鳜的生长发育 ,对强光的趋光性逐渐减弱 ,而对弱光的趋光性逐步增强 ,其适宜照度逐渐由强光区移至弱光区。全长 30~ 40mm的夏花阶段是鳜鱼的趋光特性明显转变的过渡时期。鳜鱼在不同照度下的适宜光色不尽相同 ,随其生长 ,弱光区的适宜光色为短波段的蓝、绿光 ,而强光区的适宜光色由长波段的黄、橙、红光移至短波段的绿光 相似文献
17.
对高体革、鲈和鳜肌肉及内脏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体革内脏占鱼体重的32.90%,而其中脂肪含量高达87.06%;高体革肌肉及内脏中的水分、灰分和蛋白质含量都比鲈、鳜低,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鲈和鳜;对3种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确定19种脂肪酸,其中20∶5ω3(EPA)和22∶6ω3(DHA)总量占鱼内脏比例最高的是高体革,达4.115%;高体革、鲈和鳜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最高的为高体革,达42.18%,氨基酸分(AAS)分别为116、75和73。 相似文献
18.
高体革鯻、鲈和鳜的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体革、鲈和鳜肌肉及内脏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体革内脏占鱼体重的32.90%,而其中脂肪含量高达87.06%;高体革肌肉及内脏中的水分、灰分和蛋白质含量都比鲈、鳜低,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鲈和鳜;对3种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确定19种脂肪酸,其中20∶5ω3(EPA)和22∶6ω3(DHA)总量占鱼内脏比例最高的是高体革,达4.115%;高体革、鲈和鳜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最高的为高体革,达42.18%,氨基酸分(AAS)分别为116、75和7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