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春豆11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泉豆937为母本,以桂早一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广西第十三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9.35kg/hm2,比对照品种桂春1号增产2.5%;2020年参加广西第十三周期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93.65kg/hm2,比对照品种桂春1号增产3.9%。202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油、抗倒伏、抗病、抗虫等特点,适合清种亦适合间套种,适宜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浙春5号 (原代号6895 )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与衢州市农科所合作,以灰33作母本、78C3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浙春5号1999~2000年两年参加衢州市春大豆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1731kg hm2 和2100kg hm2,比对照品种浙春3号增产5.58%和6.48%。2000年参加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4.5kg 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8.83%。该品种1997年衢县云溪乡锦桥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3.
韦清源  陈渊  汤复跃  陈文杰  郭小红  梁江 《种子》2020,(2):122-124,127,F0002
以桂M 32为母本,桂夏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了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桂夏7号(广西区域试验代号桂166,国家区域试验代号桂夏7号)。2012—2014年参加广西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53.5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9.4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9%。2016—2017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99.5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8.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12.0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12.2%。生育期夏播101 d,株高80.3 cm,主茎节数15.5节,有效分枝3.5个,底荚高度18.5 cm,单株有效荚数53.5个,单株粒数109.5粒,单株粒重17.5 g,百粒重17.4 g。籽粒粗蛋白含量39.99%。粗脂肪含量20.63%。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5005号),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80033),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中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桂春豆1号是以桂春1号(靖西早黄豆×吉三选三)为母本,桂199(拉城黄豆系选)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31.60kg/hm2,较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15.1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07.00kg/hm2,较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14.64%,蛋白质含量39.91%,油分含量19.46%,抗SC11和SC13,耐酸铝能力较强,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报导了桂春豆1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淮豆10号(原名淮03-16)是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2003年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在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530.85 kg/667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7.74%;在2007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15.79 kg/667 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2.10%。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SMV抗性经接种鉴定,对大豆流行株系SC 3抗病,对大豆流行株系SC 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百粒干重26~28 g。鲜豆百粒重53 g,出仁率50%。口感香甜柔糯。适宜在江苏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作为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27号是以荷引10为母本,以吉农8601-2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17.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6.2%;200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06.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4.9%.粗蛋白含量为38.18%,粗脂肪含量为21.66%.该品种2009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
豫豆 2 6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 1 999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0年农业部 1 2 2号公告认定为优质大豆品种。产量表现 豫豆 2 6于 1 995~ 1 997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 ,53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50 8kg/hm2 ,比对照豫豆 8号增产 9.0 4% ,达显著水平。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 ,2 4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63 7kg/hm2 ,最高单产可达 41 49kg/hm2 ,较对照豫豆 8号增产 8.6%。特征特性 豫豆 2 6有限结荚习性 ,株型收敛 ,根系发达。椭圆叶 ,中等大小。白花 ,…  相似文献   

8.
何永芬  陈颖  林家福 《种子科技》2002,20(4):243-244
早桂 1号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利用矮秆、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的双桂 36与中抗稻瘟病、株形好、米质优的早香 17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籼中熟新品种 ,2 0 0 0年通过广西审定。1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广西区试 ,平均亩产 4 0 9.9kg,比对照桂 713增产 16 .9%。同年在广西玉林、陆川、北流、南宁及广东等地试种示范 4 2 0 0多亩 ,平均亩产 4 6 5 .0kg,比当家种珍桂矮增产 10 .7%。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 :早桂 1号是早籼中熟品种 ,在桂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 119d。2 .2 植株性状 :早桂 1号分蘖力中等 ,亩有效穗 19~2 0万穗。该品种株形…  相似文献   

9.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1,19(4):247-248
(上接第 3期第 185页 )5 大豆5.1 黑河 12号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选育 ,1995年黑龙江审定 ,1999年内蒙古审定。属北方春大豆极早熟品种 ,需≥ 10℃活动积温 180 0℃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 80 cm,籽粒黄色。脂肪含量 18.97% ,蛋白质含量 4 0 .0 0 %。中抗灰斑病 ,病虫粒率低。1991、1992年黑龙江省区试 ,平均亩产 12 4 .1kg,比对照品种增产 18.2 %。 1993、1994年内蒙古区试 ,平均亩产 154.7kg,比对照品种增产 6 .3%。在北部高寒地区以大垅栽培为宜 ,亩保苗 2万株左右。在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可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播种 ,南部以及作…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大豆生长期常常因温度低,湿度大,导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从而影响大豆产量。为选育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于2008年选用地方品种大方猫耳灰为母本,选用本所育种材料黔豆08001[成8307-1×(六枝六月黄×大方白水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复合杂交材料黔豆08014,对该材料用系谱育种法于2009—2013年在贵阳、海南经过8代选育,于2013年选育而成高产、抗花叶病毒病较强的大豆新品系黔豆11号。2014年参加贵州省大豆区试,平均量产为178.60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11%,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187.26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63%,2年平均产量182.9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38%。2015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1.1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8.67%。该品种全生育期109d,为春大豆中熟品种,紫花,灰毛,株型收敛,直立生长,有限结荚,株高41.6cm,底荚高度8.6cm,主茎节数12.1个,分枝数2.0个,单株荚数36.5个,单株粒数70粒,单株粒重11.8g,百粒重17.7g,不倒伏,不裂荚,落叶;蛋白质含量40.37,脂肪含量20.30;田间鉴定不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较抗其它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SC-7鉴定抗性结果,SC-3病情指数22,SC-7病情指数27,对两个株系的抗性评价为中抗。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豆11号,适宜在贵州省及相似地区作为春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吕美琴 《种子》2016,(4):115-117
泉豆12号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间材料“泉系9319”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23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8.30 kg/667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1.80%.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9.12 kg/667 m2,比对照福豆310增产16.80%.蛋白质含量42.41%,脂肪含量19.48%,室内抗炭疽病接菌鉴定表现抗病.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莆豆6号系以粤春04-5为母本、泉豆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高蛋白新品种。在2014~2015年的省多点区试中,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平均产量达2065.8 kg.hm -2,比对照福豆234增产6.55%。2017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福建省春大豆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濮单 3号 (原 P973 4)是由河南省濮阳农科所于 1 995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大穗型杂交种。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濮单 3号 1 997年参加河南省预备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 82 83 .0 kg/ hm2 ,比对照豫玉 1 2号增产 1 9.2 % ,达极显著差异 ,居  相似文献   

14.
II优 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彩粳籼杂交选育的亚种间恢复系宜恢 1313与 II- 32 A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亚种间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7~ 1998年 ,参加宜宾市区试 ,平均亩产 556.1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3% ,两年平均列试验第 1位 ,是唯一点点增产的品种。1998年参加南充市区试 ,平均亩产 545.8kg,比汕优 63增产9.0 7% ,并参加内江、泸州两地区试。 1998年参加贵州省遵义市区试 ,平均亩产 578.4 kg,比汕优多系一号增产 9.3% ,居试验第 1位 ,通过了遵义市品种审定 ,并参加贵州省区…  相似文献   

15.
绿豆新品种绿丰 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以绿丰 1号为母本 ,品系绿选 1 8为父本 ,于 1 982年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创造材料。杂交后代经 7代分离选拔 ,2 0 0 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命名为“绿丰 5号”。  产量表现   绿丰 5号所内两年产量鉴定平均单产为 1 746.3 4kg hm2 ,比对照 (绿丰 3号 )增产 1 4.82 %。1 998年生产试验 5点平均产量为 1 1 66.5 2kg hm2 ,比对照 (绿丰 3号 )增产 1 4.87%。区试、生产试验计 3年 1 2点次全部增产 ,1 999~ 2 0 0 0年进行大面积示范及小面积种植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  相似文献   

16.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晋单 43原名春早单 2号 ,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 ,1 997年用自选系太早 95 0 2 /太早95 0 4为亲本育成的特早熟单交种。 1 997年春播鉴定试验 ,单产 63 75 .0kg/hm2 ,比对照冀承单 3号增产 1 4.9% ,各项选育指标符合育种要求定名春早单 2号。 1 998~ 1 999年参加本所夏播品比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耐旱。 2 0 0 0年 1 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晋单 43。2 产量表现1 998年…  相似文献   

17.
山农丰抗棉 6号 (原系 97- 5 2 )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育成的春棉新品种 ,来源于 91- 2 8/ / 2 69/植4 80 ,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鲁农审字 [2 0 0 1]0 15号 )。产量表现 该品种 1999~ 2 0 0 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89.1kg/ 667m2 和 82 .9kg/ 667m2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2号增产 12 .76%和 14.1% ,均居第一位 ;2 0 0 0年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 ,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2号增产 14.2 %和 16.3%。此品种桠果成铃率高 ,丰产潜力大 ,2 0 0 0年在稀植大棵…  相似文献   

18.
潍豆20 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013 年以潍豆126 为母本、齐黄34 为父本通过系统选育与混合选育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9-2020 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年每667m2 平均产量214.3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4.5% ;2021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0.9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8.8%。该品种产量高,抗倒伏,抗病好,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42.17%,脂肪含量21.58%,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3。  相似文献   

19.
1品种来源濮麦9号系濮阳农科所1994年用徐州174×内乡183的F1代作母本,豫麦24号作父本复合杂交,经多年单株选择,于2000年选育而成。2004年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4009);2005年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5012)。2产量表现2002~2005年参加河南省、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获得5个产量第一位。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518.4kg,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5.02%,居12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3~2004年度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92.6kg,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2.06%,达极显著水平,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春大豆新品种桂春5号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桂春5号系用“桂475”为母本,广西的地方大豆品种“宜山六月黄”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46%,脂肪含量为18.01%,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12日。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7~113d,夏播85d左右,适合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种植。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