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作者综述了猪β-干扰素的基本特性、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γ-干扰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以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综述了γ-干扰素的基本特性、生物学活性和在畜牧业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Isaacs和Lindenmann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以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种类、基本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Issaacs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以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Isaacs和Lindenmann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以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种类、基本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发现了干扰素。由于其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类干扰素20世纪70年代进行临床试验,80年代基因重组干扰素获得成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以及抗纤维化、抗寄生虫感染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干扰素研究的深入和商品化的猪、犬、鸡等重组干扰素产品面市。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调节因子-1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作者重点综述了IRF-1基因的结构、其对干扰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鸡α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以获得能够表达鸡α干扰素的酵母工程菌株。首先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α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以略阳乌鸡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鸡α干扰素基因片段。然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鸡α-干扰素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菌落PCR和DNA测序确定目标载体,构建成功后转化至酿酒酵母AH109,再通过营养缺陷培养、质粒提取和PCR鉴定带JMB440-ChIFN-α载体的重组酵母菌株。最终通过酵母培养、总蛋白收集、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等,确定鸡α干扰素基因能够与酵母菌株重组,并表达α干扰素,蛋白条带大小约为23ku,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鸡干扰素基因的工程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以及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现已成为病毒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肿瘤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干扰素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工程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重要的抗病毒、抗肿瘤的治疗药物,它们具有抗病毒活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其抗病毒活性最为公认。本文从干扰素的结构、生物活性及基因改造等方面对干扰素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因枪转化技术无论在动物还是植物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粒子介导的转基因方法简单、安全、高效,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化技术不仅能够用于组织、细胞、器官,甚至可用于一些较难转染的靶目标,同时还可用于体内和体外信息的转换。目前手提式基因枪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组织、各种细胞或内脏器官的转染,应用最广的领域是基因治疗,主要包括基因免疫和抑制肿瘤生长。近几年,基因枪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者主要叙述了基因枪转化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人们对基因枪转化技术条件的改进,同时就基因枪在动物转基因中的应用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作了阐述,主要包括利用基因枪基因免疫、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癌症、胚胎转基因、各种动物细胞和器官组织转基因等,并对基因枪技术在动物上应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一些分析,最后展望了基因枪转化技术在动物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脂质体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Allison首次报道脂质体具有免疫佐剂效应以来,脂质体在生物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成为生物领域内的一项高新技术。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主要被应用于基因转染和基因组功能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作为一种新的药物剂型,脂质体在生物药品的制剂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除了用做疫苗的佐剂之外,还被用作激素类、多肽类、酶类等药物的载体,从而开辟了生物药制剂技术的新时代。尽管脂质体这种新技术在生物领域内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脂质体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难题。文章对脂质体在生物领域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可为脂质体在生物领域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报告基因在监测基因转移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虫荧素酶(luc)等报道分子的应用使人们能够对基因的转移和表达进行灵敏的监测。对GFP进行修饰可增加其荧光强度和热稳定性,同时也改变了它的光学特性,因而使GFP在进行基因转移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成像技术的改进及其在生物学研究方面日益广泛的使用,推动了luc在基因转移,尤其是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进行基因筛选以及在监测温度变化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日粮或营养物质在基因学范畴中,在某个特定时刻,对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产生影响的一门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营养素也是一种基因表达的调控物质,可直接或独立地调控基因表达。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正在开展的家畜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顺利进行,营养科学已经从机体代谢和组织细胞的层面发展到基因层面上来;且从研究营养素对单个基因的表达及作用开始向基因组及表达产物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即营养基因组研究方向发展。本文将就营养基因组学的概念、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ob基因自从被克隆后,围绕其表达产物的作用机理和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近研究证明Leptin对小鼠大脑发育有重要功能,标志着Leptin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后将从单一的营养调控研究转向兼顾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更深入研究Leptin作用机理。同时国内外学者从分子领域探究ob基因在畜禽育种上的作用,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本文总结了ob基因的重要生物学效应,为理解ob基因的作用机制和进一步研究人类肥胖治疗和提高动物生长繁殖性状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蜜蜂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NA干扰作用(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界一种古老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自发现以来便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作者重点介绍了RNA干扰技术发现的历史过程和作用机制,阐述了其在昆虫功能基因组学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其在蜜蜂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脂蛋白分解酶作为一个在脂肪分解、转运、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水解酶,其基因多态性对动物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PL基因的异常可导致动物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哺乳动物LPL基因可以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综述了家畜LPL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胴体品质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家畜胴体品质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动物腺病毒与人腺病毒具有相似基因组结构 ,用其构建的动物腺病毒载体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人体细胞内表达 ,却又不能在其中复制繁殖 ,且人体内不存在针对它们的免疫应答 ,有望代替人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和基因免疫的载体 ,目前已构建了多种动物腺病毒载体。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牛腺病毒载体构建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Fec B基因是一个影响绵羊排卵率的基因。本文就该基因的提出、基因型判定、生理效应以及分离克隆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繁殖性状作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到多种转录调控因子、信号通路的共同调控,直接影响规模化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繁殖力已成为当今家畜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Luman/CREB3募集因子(LRF或CREBRF)是一种未折叠蛋白应答响应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其在进化过程中保持稳定且具有保守的蛋白结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REBRF基因在机体代谢、疾病治疗以及动物繁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主要就CREBRF基因的发现与结构特征、表达规律及其与动物繁殖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挖掘CREBRF基因在动物机体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