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Stenger 记述了采自海水环境的各种大  相似文献   

2.
淡水鲻鱼的性腺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鲻鱼(Mugil cophalus Linnaeus)是鲻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且最早被人类利用及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抗病性强、食物链级次低,可在淡水、半咸水及海水中正常生长。有关鲻鱼生长发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不少工作。鲻鱼的生长情况与鲻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鲻鱼性腺的发育,关系到鲻鱼人工繁殖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鲻鱼隶属于鲻科、鲻属,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厚等优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重要经济鱼。鲻鱼适应水温广泛,可生活在从咸水到半咸水以及淡水的多种水域中,在自然水域中主要以藻类及有机碎屑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食物来源广泛,对饲料营养要求不高,非常适宜池塘养殖。本文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靖江基地养殖试验情况对鲻鱼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于1984—1985年 1985—1986年在鲻鱼养殖季节,研究鲻鱼的性腺发育。佛罗里达东北沿海水域中,秋季和初冬,发现鲻鱼卵巢开始发育。1985年8月采集到性腺成熟指数小于1的雌性标本。9月中旬采集到雌鱼性腺成熟指数普遍很低。到9月底,采集的雌鱼性腺成熟指数急剧上升,接  相似文献   

6.
福建莆田近海鲻鱼渔业现状及秋冬季产卵群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珊 《福建水产》2012,34(4):316-319
本文主要根据2010年11月—2011年2月福建莆田近海流刺网作业鲻鱼生产调查资料,分析秋冬季渔获鲻鱼产卵群体组成、性腺成熟度分布等生物学特点及鲻鱼生产基本情况。结果表明:秋冬季(11月至翌年1月)是鲻鱼产卵盛期,也是鲻鱼渔业生产旺季;鲻鱼产卵群体主要为流刺网作业所利用,渔获群体优势叉长450~550 mm;近岸众多的流刺网作业过度捕捞亲鱼是造成鲻鱼资源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莆田近海鲻鱼资源,建议进一步开展流刺网及张网作业对鲻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专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家鱼经过培育后,虽然性腺发育成熟,但在池塘里缺乏象江河那样的综合生态条件的刺激,雌鱼的卵巢不能向第Ⅴ期过渡,故不能在池塘里自然产卵,必须经过人工注射催情剂(激素)才能产卵。  相似文献   

8.
唐志勇 《科学养鱼》2006,(10):25-25
鲻鱼(图见彩中插2)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一种优良的搭配养殖鱼类。2004年我县开始进行鲻鱼、河蟹、草鱼池塘混养技术示范,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底淤泥厚如超过10厘米,应进行清淤,每亩用茶饼15~20千克或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9.
鲻饵中蛋白质适宜含量在淡水池塘中研究了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鲻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4种试验饵料分别含粗蛋白25%,30%,35%和40%,鱼种平均体重4g,试验期84天。试验鱼养在设置于池塘中的网箱里,放养密度40尾/,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1月-1987年1月,江苏省启东县鱼虾养殖场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的鲻鱼人工繁殖试验项目,在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池塘培育鲻鱼亲体的性腺成熟率达26.5%的初步结果;并且多次成功地进行了催产和孵化;孵出的鱼苗最长成活时间为16天。  相似文献   

11.
黄山浦溪河光唇鱼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黄山浦溪河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性腺的发育分为六6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产卵时间始于四月,持续到八月。光唇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每年成熟一次。在整个性腺发育过程中,雌性个体右侧性腺先于左侧性腺发育;雄性个体右侧性腺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  相似文献   

12.
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等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成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近年来沿海才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鲻鱼、乌头鲻(青鲻)、梭鱼(黄尾鲚)、棱梭(俗称棱鲻)等。笔者结合多年生产经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宜在南方进行的梭鱼(Liza haemacocheila)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梭鱼(Mugilsoiuy)是海水经济鱼类,又是淡水和咸淡水养殖对象。60年代开始,国内外开展了梭鱼人工繁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提高这项工作的效果,有必要了解它们性腺发育变化的规律。鱼类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关于鲻科鱼类这方面的资料很少,而且开始也比较晚。Kuo,C.M.,Nash,C.E.and Shehadeh197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河北省水产研究所1980年分别描述了普通鲻鱼和梭鱼卵母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筠 《水产学报》1965,2(3):49-58
青、草、鲢、鳙(以下简称家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的经济鱼类。养殖的历史起于唐朝。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池塘坏境中生长起来的家鱼不能繁殖,所持的理由是池养家鱼性腺不发育。因此,千多年来,鱼种的来源,完全依靠江河捕捞。 解放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水产科学和生物科学工作者解放了思想,对于以往认为生长在池塘坏境中的家鱼性腺不发育的看法,觉得有重新审查的必要,特别是在大跃进的年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厦门市淡水养殖以养罗非鱼为主体,品种较为单一,为了调整养殖结构,丰富厦门市淡水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挑选了目前市场价格较好的彭泽鲫、团头鲂、建鲤、鲻鱼等进行池塘混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崇明水域鲻鱼耳石元素微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对长江口崇明水域鲻鱼(Mugil cephalus)的耳石进行了锶和钙沉积特征的初步研究.元素定量线分析和面分布分析结果均直观而明显地表明,长江口鲻鱼存在着多样化的洄游活动.其孵化和早期发育需要盐度适中的生境,而在随后的继续生长和发育阶段,鲻鱼可以灵活地利用长江口淡水、河口半咸水和海水环境,个体之间洄游的"履历"差异很大,反映出了鲻鱼生活史过程中较为复杂的生存策略.本研究旨在探讨鲻鱼的生存环境背景,为今后开展人工养殖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淡水(盐份在0.5‰以下)培育的梭鱼移入2-18.9‰的混合中盐水内过渡,并进行强化培育促使梭鱼性腺发育达到成熟。在梭、鲤、鲫鱼脑垂体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催情剂的作用下获得产卵育苗。对性腺成熟好的亲鱼不使用催情剂同佯能获得人工授精卵并育出鱼苗。同时还证明了成熟好的亲鱼不经人工催情可在667-1000m~2面积池塘内自行产卵并育出鱼苗。通过不同时间的混合中盐水过渡(55-187天)的梭鱼都能促使性腺在五月上、中旬发育成熟,获得产卵育苗的结果。对四种不同的孵化方法的试验,初步得出闭封充氧方法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孵化率95.8%。  相似文献   

18.
正无公害养殖池塘水质就是要创造条件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使养殖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从而确保产品的健康和安全性。现将无公害养殖池塘水质控制点及调控技术介绍如下。一、水温1.水温对养殖动物的影响鱼是一种变温动物,鱼的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因而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水温还影响鱼类性腺的发育和决定产卵  相似文献   

19.
鲻鱼     
鲻鱼属鲻形目、鲻科、鲻属.俗名白眼,乌鲻、乌头、乌仔鱼、黑耳鲻等.我国沿海约有10多种,常见的有??鲻和梭鲻.??鲻亦称梭鱼. 鲻鱼为浅海中上层鱼类,性活泼、喜跳跃、广盐性,对环境适应性强,在淡水、咸淡水和盐度高达40‰的海中都能生活.适温范围3~35℃,喜暖水,幼鱼有明显的趋光性.鲻鱼广泛分布于温热带海域,常喜栖于浅海或河口水深1-16米  相似文献   

20.
厦门杏林湾普通鲻鱼性腺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对厦门郊区封闭的海湾杏林湾普通鲻鱼性腺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观察结果表明,普通鲻鱼成熟系数变化周期和性腺发育情况相一致,首次成熟年龄为3岁,成熟时间在11、12月。杏林湾普通鲻鱼生长发育与美国的相似,而比地中海、黑海的同种鱼要快。普通鲻鱼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吸收过程分三个阶段,从11月下旬开始,延续到翌年1-2月结束。大生长期的卵母细胞吸收过程主要依靠滤泡上皮细胞活性提高,产生分泌物质促进透明层、胶质层和卵母细胞内含物的分解,滤泡上皮细胞还直接吞噬卵黄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