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8岁的陈小明是江西省临川市茅排镇人。1994年,高考落榜的他来到广东打工。但不安分的他在打工的8年多时间里,换了不下20个厂,直到2002年,仍然只是一个普通打工仔。  相似文献   

2.
家住湖南省石门县磨市镇深山里的陈建贤,高考落榜后,就一直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打工10年,陈建贤处处留心学技术,处处勤于留意适合自己发展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一直在外打工的几个邻居小伙子,今年一反往常,在附近的木材厂和水泥制品厂打工。大半年下来,每人已挣得工资5000多元,他们都觉得就近打工比出远门打工合算。  相似文献   

4.
张洪文 《农家致富》2007,(15):10-10
今年40岁的杨正春,是江苏省阜宁县杨集镇蟠龙村人。1986年杨正春高考落榜,经人介绍,到无锡打工。1990年,杨正春用打工攒下来的1万多元做起了水产品批发生意,一年下来,收益2万多元,是当时打工收入的4倍左右。尝到了水产品批发生意,一年下来,收益2万多元,是当时打工收入的4倍左右。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他决定在创业路上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5.
霜凌 《农家参谋》2014,(6):51-51
山东女孩马金琴高考落榜后来到上海一家服装厂打工,本来一个月可以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可一番克扣下来,只拿了不到600元,于是她一气之下离开了服装厂。  相似文献   

6.
王丽娜,今年25岁,现在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作为一位农村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她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面对不富裕的家境,她没有屈服于现实,明白自己已不能再踏进校园。但这却没有挡住她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随之产生了离乡打工赚钱供自己上学的念头。开始,因为没有出过远门,她只能和同乡的一些小姐妹们跟随本村的包工头去砖厂打工,一年辛苦下来收入少得可怜,而且也学不到一点技术。回到家后,经过几天思考,她悟出了只有学到一门技术,才能闯出一条致富路,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道理。随后她下定决心,用自己打工赚来的2000元钱到市劳动就业训…  相似文献   

7.
张思全 《新农村》2003,(10):28-28
一直在外打工的几个邻居小伙子,今年一反往常的做法,在附近的一家木材厂和水泥制品厂打工,大半年下来,每人已挣得工资5000多元,他们都觉得就近打工比出远门打工合算。  相似文献   

8.
春申 《云南农业》2005,(4):35-35
一直在外打工的几个邻居小伙子,今年一反往常,在附近的木材厂和水泥制品厂打工。大半年下来,每人已挣得工资5000多元,他们都觉得就近打工比出远门打工合算。如今,各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不少农村年轻人总是两眼向外,此山望着那山高,导致一些乡村劳动力需求矛盾日渐凸现  相似文献   

9.
内官镇以前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收入微薄,因为内官普遍地少人多,一个人占地不到一亩,虽然镇周围大部分是水川地,但种植粮食的收入确实是入不敷出。平时农民总是填不保肚子,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但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人们只能为温保而奔波。后来政府就想到要调整种植业结  相似文献   

10.
陈振豪 《新农村》2005,(10):7-7
郑开波是奉化市江口街道郑家塔上横村人,今年44岁,他种的葡萄品质好,价格高,市场销路好。说起种葡萄,他原先是个外行,中学毕业后曾在村里的五金厂和溪口液压件厂工作。为赚到更多的钱,他又到深圳去做车床工和检验工,但是打工只能解决温饱,不能使郑开波致富。1997年他回到老家看到别人在种葡萄,他觉得种葡萄比打工有前途,于是就参加了镇举办的农函大培训班,买来葡萄栽培技术书,钻研起葡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8,(8)
我叫张庆林,今年62岁,是江苏省仪征市十二圩镇蒲新村十圩组村民,家中有7口人,三代同堂。父母年老多病,妻子体弱只能算半劳动力,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一个女儿帮我种田,以前,全家人披星戴月,辛勤劳动,省吃俭用,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我原先是个文盲。第一次栽种平菇,技术员叫喷“多壮素”,我却喷“多菌灵”,结果一茬平菇绝收。1985年冬季我参加扫盲班学文化,1996年12月通过了脱盲考试。我人老心不老,有了文化便想闯闯科技致富路。1988年秋季,我家栽种的平菇出菌率高,长势喜人。可是在头茬采摘前两天,由于菇床紧靠猪圈,杂菌污染严重,平菇彻底完蛋了。这次教训使我  相似文献   

12.
《农村百事通》2008,(3):29-29
一名从陕西贫困农村走出来的高考落榜生。在清华大学食堂打工15年后,又毅然回头参加高考.2007年被陕西省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相似文献   

13.
说“日子”     
<正>今年是江苏农垦建垦70周年。若说垦区70年什么改变令人印象最深,我想,恐怕是农场人的“日子”,尤其是“过日子”中的“吃”这件事。从记事起我就记得,农场农业连队庄子上的人,虽然不至于忍饥挨饿,但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一年四季,只有麦收过后可以吃上两三个月的细粮,也就是新上市的小麦面或大麦面,其他时间都以玉米、山芋、南瓜、胡萝卜及杂豆为主食,根本吃不上大米饭。拿玉米面做饼,口感很粗糙,要是加点油、拌些葱花,做成锅盔饼,倒还好吃些。  相似文献   

14.
正初夏,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搬罾镇干堰塘村一处无公害葡萄园里挂着一串串翠绿的葡萄,藤蔓上系着的彩色纸牌上,写着姓名、祝福语或"心灵鸡汤"。"这是我们新的营销模式——葡萄认种。根据葡萄的品质,每株认种价格从200元到600元不等。"菜篮农业果蔬专业合作社业主董文斌介绍说。向往田园当起农夫董文斌出生于1984年,父母是当地村民。2001年高考落榜后,他选择外出打工。2002年,他来到某星级酒  相似文献   

15.
周振 《农村新技术》2009,(10):65-65
高考落榜后我一蹶不振,未来道路一片迷茫,但生活还是要继续。20岁的我不懂什么是创业,我曾在家乡种过果树,从事药材栽培,终因种种原因都赔了钱。创业失败后我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6年打工生涯,道不尽的辛酸苦辣,看到身边不少朋友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虎子 《农村百事通》2009,(11):37-39
郭荣庆,一个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的人,15年来靠蹬三轮车和卖菜为生的人,现在却是中国社科院正式录取的一名研究生。今年8月,自己回山东老家的村子,为两个月后去社科院读法律研究生准备材料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是真的,除了他的父亲。所有人都半信半疑  相似文献   

17.
发现"学生用品"商机今年34岁的张某出生在一个穷山沟。高中毕业那年,他跟随几个同乡到了广东。打工之余,张某参加了一家培训中心的电工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8.
"多亏我们村就业服务站帮俺在本乡镇找到了工作,车间有空调,雨天有车接,一月能挣一千五六百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平邑县卞桥镇益客康惠食品厂打工的佟家庄村中年妇女李殿红高兴地对笔者说。今年,该镇依托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村)就业服务平台,在18个中心行政村建立了就业服务站,开设招工信息栏,提供各类就  相似文献   

19.
广州去讨 债打工取商经 刘劲松,2008年34岁,全家7口人.1998年,他从西湖制药厂下岗,其间他先后开过出租车、贩过大米、卖过桔子、跑过运输.2000年,办了个脱水菜厂,结果不仅赔光了老本,还负了一身债.为了催收货款,2000年夏天刘劲松只身来到广州.为了寻找债主,他每天都要到一些农副产品市场穿梭.  相似文献   

20.
刘龙珠家在江西赣县茅店镇洋塘村.地处偏僻,山多水广田少,自然资源极其贫乏。1981年.年仅17岁的刘龙珠开始学稻田养鱼.一干就是十多年.渐渐成为半个“养鱼专家”.但由于缺少投入,又是采用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一年到头只能混个温饱。直到1993年.他颇费一番周折.争取到茅店镇信用社2万元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